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499章 伦敦的冰雨在小李脸上无情的拍

小李厨子踮着脚,踩进克里克特的办公室,一进门,直感觉暖气像注了水,还带着一种近乎过氧乙酸的气味。

空间不大,三面墙被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书脊排列如阅兵般,分门别类,按着时间,一丝不苟。

唯一空着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非洲部落祭祀仪式版画,色彩浓烈,线条粗犷,与房间里冰冷的秩序感形成微妙的对峙。

森内特已经在了。老头悠哉悠哉坐在靠窗的扶手椅里,翘着二郎腿,掐着兰花指,捏着红茶杯,一口口滋溜着。

看见李乐,不怀好意的笑了笑,“呀,来了啊,辛苦辛苦。外面冷吧?快坐,快坐。”

李乐左右瞅瞅,克里克特没在,拉了个椅子坐到老头跟前,“教授,Look,Look in my Eyes。”

“what?嗯,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很好。”

“难道不是黢黑的眼圈和通红的眼睛,还有内缩的腮帮子?来了不到一个月,我都瘦了快十五斤了,教授。Look in my eyes, tell me ,why?why?”

李乐指指自己,“教授,学生给您挖过坑,为您做过饭,为您流过血,无论如何,拉学生一把?”

森内特摸了摸鼻子,“这个,不好吧。你也知道,你比别人少了两个月的学习时间,不就得快马加鞭,只争朝夕?”

“是,我知道,可快马加鞭,也不是克里克特教授这个加法吧?我最近感觉咖啡都不管用,下一步我就得搞点兴奋剂了。”

“哎,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第一年么,就是基础知识理论的巩固和深化,大量文献的阅读理解,加深学科概念和搭建思维框架的过程,忍忍呗。”

“可您不能当甩手掌柜,弃学生于不顾吧?”

“这从何说起?我不也教着么?”

“您好意思?这一个多月,您就给我讲过几个论点,指了指方向。”

“哎,没办法,第一年的教学安排就这样啊,克里斯汀娜为主,我呢,也就敲敲边鼓,明年,我保证,明年就好了。”

“真的?”乐,狐疑。

“我还能骗你?我是你的primary Supervisor。”

李乐瞅着森内特,刚想开口,门被无声而有力地推开。

克里克特走了进来。高而瘦削,深灰色的羊毛套装剪裁利落,一丝褶皱也无,银灰色的短发紧贴着头皮,像一层精心梳理的盔甲。鼻梁上架着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扫过房间,略过森内特,最后钉在李乐身上,没有任何寒暄。

“开始吧。李,你的报告。”

李乐赶紧从包里抽出那份报告,双手递过去。

克里克特没有接,只是用下巴点了点她那张宽大得惊人的橡木书桌,“放那儿。”

她自己在书桌后坐下,身体笔直。

森内特接过李乐的报告副本,温和地翻开,“嗯哼,我们上次讨论了你对礼物交换理论脉络的梳理,这次聚焦莫斯的后续发展,思路很好。”

他轻声点评着李乐的框架,语气里带着鼓励。

李乐刚想松一口气,克里克特的声音像冰锥般刺破了这短暂的温和,“李,”她甚至没有抬头,手指精准地戳在报告第一页的某一行。”

“你这里引用了格雷戈里的关于不可让渡的占有在太平洋社会的论述。很好。那么,请你立刻告诉我,这个概念与韦纳后来提出的守护之物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它们在东亚宗族礼物流动中,哪个更具解释力?为什么?”

空气瞬间凝固。李乐脑子里嗡的一声,他当然读过这些理论,但此刻它们像受了惊扰的鱼群,在熬夜后混沌的思绪里乱窜。

先是看了看森内特,老头眼皮一抬,视线上了天花板。

我@#%¥&。

李乐收回视线,深吸口气,张口,试图组织语言,“呃,格雷戈里更强调物品本身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不可让渡,而韦纳,韦纳似乎更侧重主体在交换过程中通过保留某些关键物品来维持自身地位和权力的策略性。”

“策略性?”克里克特终于抬眼,镜片后的目光冰冷,“李,策略性这个形容词太轻飘飘了。”

“韦纳的核心在于揭示了这种守护行为如何再生产了等级和社会结构,这是结构性的,而非个体随意的策略!”

“你的理解流于表面,混淆了分析层次。”她手中的红笔在报告上划下重重一道,发出刺耳的“嗤啦”声,“这里,表述模糊.....这里,逻辑跳跃.....这个连接词用得不恰当.....标点错误。”

红笔像一把无情的割肉刀,精准地切割着李乐熬夜的成果。

每一个问号和红叉落下,都让李乐的脸颊灼烧一分。偷偷瞥了一眼森内特,老头举着报告副本,挡着脸,可肩膀分明在一抖一抖。

“还有,”克里克特翻到报告末尾,“你的批判性反思部分,只罗列了各家观点差异,没有你自己的立场和剖析。”

“文献综述不是开杂货铺,把东西摆出来就完事。你需要拆解它们的前提假设,指出它们在你研究语境下的洞见与盲点。重写这部分,后天下午五点前,连同你修正后的全文,发给我。”

“后天?”李乐脱口而出,声音干涩。眼前的这份报告综述,自己煎熬了了整整一个礼拜。

“是的,后天。”

衣着精致的老太太摘下眼镜,语气不容置疑。

“李,时间管理是博士生最基本的素养。deadline不是建议,是命令。”她转向森内特,“斯考特,你认为呢?”

老头放下报告,一脸慈悲,流露着无能为力的表情,看向李乐,“克里斯汀娜的批评虽然直接,但确实指出了关键。批判性思维需要刻意练习。时间紧是紧了点,但试试看?你不说了么,不逼一逼,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儿?”

我尼玛......

“好的,教授。”李乐虽然点着头,可心里,已经在琢磨,老头上次说自己吃啥玩意儿过敏来着?

走出大楼,伦敦的冷雨朝着小李厨子的脸上拍。

被红笔凌迟的报告沉甸甸地压在背包里,克里克特那句“重写,后天五点”像至尊宝的铁箍,紧紧勒住了他的大脑。

森内特的态度,将放养的幻想彻底破灭。

在忙碌的几天后,小李的邮箱里,一封克里克特的邮件,关于他初步构想闽粤宗族宗亲内部,礼物流动与权力关系的田野计划。

邮件一如既往的简洁,只要求他在下次非正式碰头时准备好详细的方法论部分,尤其要论证清楚“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如何具体操作,如何规避伦理风险,以及如何确保能接触到核心成员,“证明可行性,而非空想”。

不敢怠慢,查阅了大量方法论文献,精心准备了一套方案,便自信满满的去了克里克特的办公室。

李乐刚阐述完他计划如何通过一位姓梁名灿的朋友的介绍,尝试接触某个海陆丰宗亲会的干事,进而逐步深入。

克里克特一直沉默地听着,突然,她打断李乐:“你这里提到,将部分借鉴布尔迪厄象征资本理论框架来分析礼物交换中的权力运作?”

“噎死。”李乐点头。

“那么,”克里克特放下平板,身体微微前倾,推了推眼镜,“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中,行动者位置的变动与资本转化是核心。”

“你如何确保你的观察和访谈能捕捉到这些动态过程?尤其是当涉及宗亲会内部可能的派系和隐性竞争时?”

“你的访谈提纲里那些问题,在我看来,太过直白,恐怕只能触及表面和谐,挖不到真实的权力博弈。”老太太的质疑层层递进,精准地刺向李乐自己所知道的,计划中最脆弱的部分。

李乐抠着脚指头,努力解释着准备如何通过长期参与、建立信任来获取更深入的信息。

克里克特却微微摇头,做出了一个让李乐始料未及的动作,她拿起桌上的手机,飞快地拨了一个号码,并按下了免提键。

几声响铃后,电话接通,一个苍老的,略带口音的男声传来,“hello?”

“尤尔根?克里斯汀娜. 抱歉打扰,有个学术问题。”

克里克特的语气直率,“我正在指导一位学生研究大陆华南地区的宗亲会的权力运作,我质疑象征资本转化和位置争夺的理论....想听听你最新的思考,特别是针对非正式权力结构穿透....”

电话那头,那位德语口音浓重的尤尔根教授显然对这样的突袭讨论习以为常,两人语速飞快地交流着,专业术语密集如雨点。

李乐听得半懂不懂,欲死欲仙。

放下电话,克里克特看向李乐,没有任何过多的解释,“听到了?你的方法需要调整,过于理想化。结合尤尔根提到的局外人困境和隐性债务的观察切入点,重新设计你的进入策略和资料收集聚焦点。”

“下周组会,我要看到修改稿。”

又顿了一下,补充道,“还有,下次引用他人理论前,确保你不仅理解字面意思,更要吃透其精神实质和潜在缺陷,不要做理论的搬运工,除了锻炼一下四肢,一点儿作用都没。就这样,去吧。”

“好的。”

李乐看着老太太没有丝毫情绪的一张脸,试探着问道,“教授,刚才的尤尔根是?”

“尤尔根·哈贝马斯。”

“嘶~~~~明白了。”听到这个名字,李乐后脊梁骨一麻。

“还有问题么?”

“没有。”

门被李乐关上,没一会儿又被推开,森内特走了进来,“哈哈哈,这小子让你折腾的不轻,刚到我办公室,像只被拔了尾毛的鹦鹉,叽叽喳喳一通。”

正在李乐的方案上写写画画的克里克特抬头,“既然答应了你,我就要按照我的要求来,面试的时候我就说过,他这几年会非常辛苦,这不也是你的想法?”

“是。不过,这两个月过去,你觉得,这小子怎么样?”

“挺好,耐得住,有远见,思维高度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思辨能力有待加强,还有,文笔,像在吃脱了水的法棍。”

“这不是挺像你的风格?”

“那就硬到底吧。”

“对了,你觉得,让他带一带本科生怎么样?”

“你想给他个助教?可以,但得明年,下学期,一门课,要不然,太耽误时间。”

“明白,还有,他下一步的研究课题,我是这么想的......”

那边,老头老太正在规划学业路径,而这头,从森内特办公室里顺了杯咖啡的小李,在图书馆,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键盘上划过,点开了那个几乎成为这俩月唯一的消遣娱乐,和精神避难所的LSE校内论坛。

登录之后,在一个名为“生存或者毁灭”的吐槽版块儿里,瞧见自己前几天写的标题是“导师是学术界的哥特式建筑,又高又冷,细节处还全是吃人的尖刺”的帖子下面,一大堆留言。

“图书馆通宵区空无一人,只有咖啡机低沉的轰鸣和我敲击键盘的哒哒声在回荡。窗外,伦敦的天色由墨黑转成一种绝望的深灰。”

“七点五十分,打印机吐出最后一张带着滚烫余温的图表冲进她办公室,那个缩小版的伏地魔正用银质小勺优雅地搅拌红茶,眼皮都没抬,只有一句,放那儿吧。那一刻,我确信自己只是他精密学术机器上一颗随时可替换的、快要冒烟的螺丝钉。”

“刚把熬了三个大夜、自觉逻辑严密如城堡的第三章初稿发给老家伙,不到十分钟,回复邮件就来了。没有评语,没有鼓励,只有孤零零的一个pdF附件。”

“那天,点开我那洋洋洒洒八千字的杰作,通篇被一种极其刺目的、介于猩红与玫红之间的批注色覆盖。从此处因果倒置,证据链断裂,到原意被曲解,参见其1925年法文版第xx页,甚至一个不起眼的脚注格式,期刊名斜体缺失,都未能逃脱那支红笔的审判。”

“你这不错了,我的那位开膛手杰克老师,是的,我们都这么叫他,对我的文献综述,什么都没改,正在我下拉窃喜时,突然看到下面的批注,文章行文如意识流散文,重写需聚焦论点。我默默关掉文档,走到厨房,把冰箱里仅剩的半盒牛奶一口气灌了下去,凉的,能让人清醒点,或者更麻木点。”

“意识流散文”李乐先是笑,最后咀嚼着这个词,胃里一阵抽搐。

他深吸一口气,放养?自由的学术伊甸园?那不过是抵达真正战场前的海市蜃楼。背包里的计划书沉甸甸的,克里克特那不容置疑的声音在耳边回响:“重写可行性论证”、“证明可行性,而非空想”。

握紧了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他眼中尚未熄灭的、混杂着疲惫与倔强的微光,拨号,接通,说出几个字,“媳妇儿,我想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