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490章 有时候,茶比药管用

薄霜包裹冬夜的清冽,温厚的暖意却在花木葳蕤的茶室里攒动,灯影幽幽间,古器盆栽的叶片披覆着亮润的灯光。

满室绿意葱茏,浓密得似乎要滴下绿来。

墙角的富贵竹抽着新叶,文竹的细蔓爬了半壁,几盆鹿角蕨在木架上静默地举着枝桠,空气里浮着湿润的泥土气,悄然托住室中静谧。

一盆腊梅在茶桌旁暗吐幽香,甜丝丝混着茶叶的醇厚。

李乐伸出两指拈起盖碗,揭盖观茶,细嗅香气,举止竟显出不同平日的温润和贵气。

淋过白瓷小杯后,手执盖碗,碗底微扬,细泉直落杯中,先是一点琥珀般的茶汤注入杯底,继而细流不缓不急,如同引线倒注,往复三巡皆若凤凰颔首而点。

须臾之间,茶汤匀润澄清,灯下一泓金珀生辉。李乐手轻抬盖碗轻旋,复将那醇香朝对面的李建熙一推,竟有几分山间雾霭飘来的意思。

李建熙看着眼前似乎在自己身边从未有过如此神态的女婿,渐渐被这种沉稳抚静了近日里,有些燥闷的心绪。

茶盏递过,澄黄温润的液体静静泊于眼前,接过茶,微微凑近杯沿,一缕浓郁的暖香已然扑入鼻息。

微微闭目,然后极轻地啜饮了一口,似有暖流自舌尖倏然淌过,直至心尖。

喉头微动之间,只微微一点头,那赞许的意味便暖得和茶雾一样轻柔。

窗外朔气寒侵人欲噤,而茶桌之上自有深浓的春意袅袅升腾,和面前这个坐如钟的年轻人,让李建熙忽然生出,那是火候与人心同酿的温度,煨暖了这个冷清的冬天的感觉来。

李乐端起瓷杯,抿了几口,抬眼观瞧,心说,这要是要是其他人,好歹得来上一句“素手转流霜,冰瓯泻玉香”,捧上一捧泡茶的人,这老狐狸,是个不懂茶的。

放下杯子,穿着一件蓝布大袄的李乐把两手一揣,猫儿一样的嘴角翘起,似是试探 似是闲聊,“瞅着您,最近挺累啊?”

“看出来了?”瓷杯在指尖轻轻转动,茶汤映着李建熙略显疲惫却又锐利不减的眼眸。

“猜的。”

瞧了眼李乐说话时,翘起的嘴角,李建熙嘀咕一句,“阿西....”

等了等,这才开口道,“这次,来势汹汹,即便最终能够平息,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目光落在茶案上升腾的水汽上,仿佛在审视着未来的迷雾。

“他们说,芯片涨价是供应紧张?呵,”李建熙话里带着讥讽,“可有些人,只愿意相信他们预设好的剧本。五亿刀的和解费,胃口不小。”

李乐端起自己的杯子,小呷一口,茶香入喉,声音都带了清亮,“丑国的做法,有时候不只是为了钱,更是为了塑造市场规则的权威,顺便敲打一下过于显眼的参与者。尤其在技术领域,他们现在看得很紧,盯着每一个他们认为可能挑战其主导权的苗头。”

“就这么认了?”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您不是高手?”

“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开了这个口子,往后就难了。”李建熙微微摇头,看向李乐,眼神中带着一丝探询,“能经得起后续的压力吗?”

一句话,将未来的棋局摆在了更大的棋盘上。

李乐心中了然,这老狐狸是在掂量新的平衡点。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是我们的老话。对丑国司法程序,该走的流程要走,该做的姿态要做。”

“可以强调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强调稳定市场价格对下游产业的贡献,甚至可以‘主动’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整改方案,或者承诺在未来某个领域加大投资,增加就业。但,关键在于,那屋檐并非只有一处。”

“您见过台风吧?正面硬扛的船,龙骨再硬也难免损伤。但聪明的船,”

李乐拿起盖碗,偏向李建熙面前的茶杯,“会先驶向最近的避风港,等云开雾散。”

“避风港?”李建熙眼中,精光内敛,“风浪若追着船跑呢?”

“所以要给船找个新锚点。”李乐微笑,“地球很大,有的市场,体量巨大,发展阶段刚好是电子消费爆炸的当口,基础设施、家电、数码产品......需求如虹。”

“三松的的品牌和技术,在这里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丑国给的压力越大,这边可耕耘的土地就越显珍贵。”

“东方不亮西方亮,把这里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牢,将部分产能和重点市场转移,提升本土化程度,不仅能平衡单一市场的风险,更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谈判的底气。”

李乐用词点到为止,话像羽毛拂过,意思却沉甸甸,用新兴市场的增量,对冲刁难。打造成战略后方和增长引擎。

“只是开拓新地,需要更多的投入,更深的渗透,短期内未必能立竿见影。”李建熙道出了顾虑,但语气中的热切并未掩藏。

“一边不加入就得死,加入了,却又变成了血袋子,一边要的是技术,换一块免死金牌,有人的刀锋,自然就钝了三分。”李乐顿了顿,“长线布局,方是久安之策。”

“一边用棒子敲打,无非是忌惮分享的蛋糕太大。那何不把更大的蛋糕胚子,放到另一个更需要它、也更欢迎它的厨房里去发酵?”

李乐的比喻带着特有的思辨色彩,将复杂的全球产业博弈简化为清晰的路径选择。

“加大投入,技术转移的力度可以更灵活,本地化的研发中心要成为真正的创新引擎,而不只是躯壳。根基在那里盘踞得足够深广,棒子挥下来,自己就有了卸力的余地。西方亮了,东方的那点阴霾,也就不足为惧了。”

一番话,如同在沉闷的房间里推开了一扇窗,让李建熙紧锁的眉宇间透进一丝光亮。

他当然知道另一边的潜力,但对面将这种潜力直接提升到战略对冲的高度,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向,技术转移、实质性的本土研发、市场重心的倾斜。这不仅仅是生意,更是一盘棋。

李建熙沉默良久,终于将那杯已微凉的茶饮尽。苦涩之后的回甘在喉间蔓延,长长吁了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块垒随茶气一并吐出。

“东方不亮西方亮,‘东移’的策略,倒与集团内部一些声音不谋而合。”他放下茶杯,话题似乎不经意地一转。

“不过,航向,需要平衡。”

李乐提壶,这次没给倒茶,只是白开水,回手时,听到老李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也透出些许无奈,“船大了,风浪不同,掌舵的心思也不同。”

“一部分人,根深蒂固。他们在华尔街有深厚人脉,视北美市场为命脉,信奉‘融入’才能生存。主张全力配合调查,尽快息事宁人,哪怕付出些代价,也要保住基本盘。认为大陆市场虽大,但规则不透明,风险太高,不宜过度依赖。”

“再有,以元老和部分关联会社为首,更看重国内根基和脚盆欧洲市场,主张收缩防守,优先保障国内利益和产业链安全。对丑国,愤怒却缺乏有效反制手段,对大陆,他谨慎有余,进取不足。”

“还有,多是新晋的少壮力量,看到了大陆爆炸性的增长潜力,主张资源倾斜,大胆开拓。但根基尚浅,声音在决策层还不够响亮。”

李建熙的眼神变得有些复杂,“载容现在.....算了。”

李乐安静地听着,捕捉到了老狐狸话语中对大舅哥倾向的暗示,以及那丝深藏的无奈。

这不仅是商业路线的分歧,更是未来权力格局的预演。

笑了笑,“人教人百言无用吗,事教人一次入心,丑国这堂课,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会让一些人看清某些正途上的荆棘究竟有多锋利。或许,静待其变,也是种智慧。”

茶室再次陷入短暂的安静,只有小炉上水将沸未沸的轻吟。

没一会儿,水又开,冲盏,分杯,敬茶。

茶杯再一次到了李建熙手里,刚浅浅抿了一口,就听到李乐喃喃道。

“家业越大,风雨越多。在风暴来临前,除了加固堤坝,更要清理河道,移除那些可能在狂风中成为破口的障碍物。”

“一些过往的船帆,虽是好帆,若是系得太紧,又沾染了过多旧痕,在风暴中反而可能成为拖累船身、甚至引来雷击的负担。”

听到这话,老狐狸指节在茶杯边缘不易察觉地收紧了一瞬,眼眸深处似乎有惊涛一闪而过,随即又被更深的城府压下。

他当然听懂了。李乐的话里,没有点出定向增发、可转换债券,也没有提及大女儿,但他话语中那股对“过往船帆”的警惕和“沾染旧痕”的担忧,如同茶杯边缘升起的一缕冷香,清晰地飘向了自己。

一种委婉的警示,那些精巧设计,在风平浪静时是安全的堡垒,但在山雨欲来、被人用放大镜审视之际,就可能变成一触即燃的火药桶。

李建熙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些,话里,弥漫着疲惫与无奈,“人呢,有时就像激流中的舟。你以为你能完全掌控方向吗?不,很多时候,是水流裹挟着你向前。下面的人要利益,上面的人要平衡,家族的担子要传承。”

“避风港谁都想建,但风暴来临前,往往只能先考虑如何让大船不沉。 有些路,明知有险,却似乎.....别无选择。”

说完,看向对面的那只笑容满面的小狐狸。

李建熙清楚,这小狐狸绝对清楚,自己话里,不仅仅是指公司业务的分割转移,更深层的含义,是担忧的是在权力交接、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下,如果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可能连“避风港”的建造机会都会失去。

果然,李乐的耸肩。

没有深究,也没有去点破那个“避风港”在家族内部会指向谁、包含什么样的具体结构,触碰那个,会打破现在微妙的信任平衡。

李乐感受到了,老狐狸那份在家族责任、现实压力与长远风险间艰难权衡的巨大野心与更深的无奈。还有一种庞然大物掌舵者在嗅到毁灭性风暴气息时,本能的分巢保种的本能。没有再追问或反驳。

“风暴总会有,”李乐平静,动作从容,为自己也续上一杯茶,茶汤注入杯中,发出轻微悦耳的声响,“但能看清风浪方向的人,总能先一步靠岸,您说呢?”

两个聪明人之间的对话,点到即止远比刨根问底更有力量。再深谈下去,此刻都无益。

但李乐的暗示,却已明确的转达了过去,为之后,大小姐再去找李建熙谈,垫了垫路

老狐狸深深看了小狐狸一眼,那眼神中有审视,有赞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最终举起茶杯,与李乐手中的杯轻轻一碰,清脆的瓷鸣在静谧的茶室里荡开,仿佛一个心照不宣的契约,又像是对未来无数不确定性的无声叩问。

两人不再言语,只余茶香袅袅,与窗外愈发紧蹙的寒风,共同酝酿着一场即将席卷而来的时代骤雨。

后院,李建熙在秘书的搀扶下,进到洪罗新的卧室。

“罗.....”

“嘘!!!”李建熙刚要开口,就被床边的洪罗新给止住,“小声点儿,孩子们刚睡着。”

瞧见在床上,并排躺在睡袋里的两个娃娃,李建熙压低声音,“怎么你给抱来了?”

“孩子自己愿意,我是外婆,怎么?”

“没怎么,挺好,挺好。”说着,李建熙凑到床边,手扶着床沿,盯着睡得文静的李椽,打着小呼噜的李笙,观察了好一会儿,才扭过头对洪罗新笑道,“多漂亮的两个孩子,都像富贞小时候。”

“那你喜欢哪一个?”

“都喜欢。”

“假话。”

“只能说更多一分关注,你呢?”

“我都一样,”

李建熙坐到床沿,先摸了摸李笙倔强的支棱起来的呆毛,又伸手弹弹李椽的小耳朵,被洪罗新一把拍开,“弄醒了,你哄啊?”

“呵呵呵,我来就我来,富贞小时候,我也不是没有哄过。”

“阿一古,几次?”

“总是有的吧?”

“你和大女婿怎么聊这么久?连药都没吃。”

“有时候,说话,比吃药管用。”

“这么灵?”

李建熙笑笑,没言语。

又看了看俩娃,小声道,“明天,等亲家公来,要谈论一下这俩孩子之后的教育问题,你我一条战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