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478章 你的嘴是赁的?

“他也得有那个胆儿。”

“也是哈,这东西有个依赖性。”

“倒是你.......”

“别扯,咱有底线思维,一不撩有妇之夫,二不找单亲带娃。”

“噫~~~~”

“这秃子想让我去当那寡妇的复仇骑士,把隋元、周弋博送进去唱铁窗泪?”张凤鸾笑了笑,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支点上,嘬了口,“俩名字听着就一股子算计味儿。这种夫妻店反目、兄弟阋墙的烂账,一地鸡毛,劳心劳力,还得防着溅一身血,有些不好吧?”

傅当当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点了点,“姓脏的,丕铨所,你我杜师兄,三个权益合伙人,你今年满打满算接了几个单子?年底分红报表出来,别说九霄的卡座,怕是连你囤的那些单一麦芽都续不上了吧?”

“啧,你这就不厚道了。”

“还不厚道?这尅司,标的额几千万,操作空间大,易小芹现在就是一座待挖的金矿,还带着满腔怒火,就差一把好用的铲子。你也活动活动快生锈的脑子。”

“合着,我是金铲铲?”

“是不是,另说,不过这些,你可以先看看。”

傅当当从包里掏出一个文件夹,往前推了推,“其实只是做幕后,帮易小芹理清思路,组织证据链,告诉她怎么合理合法的地把人送进去。”

“呋~~~~~”张凤鸾叼着烟,拿起文件翻开,目光扫过第一页关于元润机械和那笔设备保证金的摘要,眼神里的懒散和戏谑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只剩下一种专注、如同精密仪器扫描猎物般的锐利。

“啧,账面游戏玩得挺糙啊.....加速折旧,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虚构债务.....老掉牙的把戏,手段粗糙,这什么易小芹也够可以的,换成我,别说六千万.....”

他嗤笑一声,手指点着其中一行,“这个鑫源咨询的注册地址,宜山路的建材商铺?哈!这壳披得,连层像样的皮都懒得糊。”

傅当当看着张凤鸾瞬间进入工作状态的样子,心底那点“讨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再次翻涌。

太了解这狗东西,才华横溢却也散漫不羁,像一把藏在华丽刀鞘里的绝世凶刃,用风流倜傥掩饰着洞悉规则、操控人心的能力。

芮老祖说的对,让他去接诉讼,无异于纵虎出柙,后果难料。

但躲在帷幕后,用无形的刀锋布局,却是他最擅长的游戏。

正想着,就听张凤鸾说道,“先说好,只做顾问,整理证据链,出方案,教那寡妇怎么合法合规地捅刀子。我就是个躲在寡妇背后递刀子的.....嗯,不对,正义使者。”

“狗屁,正义使者,不收钱。”

“那不行,你不说了么,年底分红,我得挣酒钱。”

“资料都在这里了,包括尽调时发现的一些线索,但注意分寸,别把长乐扯进去。”傅当当放下咖啡杯,“易小芹那边,我会让姚小蝶安排,你们尽快见一面。到时候怎么说.....”

张凤鸾头也没抬,手指飞快地翻动着文件,随口应道:“我知道,管家婆。”

“你说啥?”

“啊,没啥,我说,东西你拿回去。”

“你不用了?”

“都在这里了。”张凤鸾点点脑门儿,“不过,提前说好,要是这易小芹没有清理门户的决心,我转身就走。”

“随你。”

“走吧,这破咖啡也没什么喝头,晚上,去.....”

“没时间。”

“想什么呢,我说吃饭,上次和李乐聊,他说过这边一家不错的馄饨店,干拌的冷馄饨,芥菜肉,带酱料,炸猪排,打耳光都不肯放,一起啊。”

“哟,你请?”

“必须的。”

傅当当收了文件,拎起包起身,“算了吧,你自己吃吧,我还得忙主线任务。记着,等我们这边签了协议,还有证据链。”

“放心”,烟雾缭绕中,张凤鸾的声音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笃定,“收拾两个吃里扒外,水平拙劣的家贼,让他们自己把脖子伸进绞索里就行。至于证据链?不就是把散沙捏成要人命的铁块么?”

最后几个字说得轻飘飘,却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凉意。

傅当当看着张凤鸾的侧影,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只剩下张凤鸾一人,嘴角叼着烟头,看向着窗外街上的车水马龙。

片刻后,张凤鸾摁灭烟头,端起那杯咖啡,皱着眉喝了一大口,仿佛在给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壮行。

哎,不怎么完美的假期结束了啊。

也好,又变成了李乐嘴里的Single dog。

嗨~~~~沪海的姑娘们,你们,好嘛~~~~~

脏师兄还在沪海给俩家贼编织绞索,小李厨子这边,博一的生活已经褪去了开始几天的生涩,陷入到实际意义上更加忙碌的日程里。

毕竟,除了白天应付专业课和惠庆定时的solo,晚上还得和森内特那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毒”气四溢的邮件周旋。

小李厨子的大脑不断地在两个学科之间反复横跳,每天还得抽出碎片时间当一当“幕后黑手”,满足一下那点儿可怜的“控制欲”。

搞得找李乐汇报工作,都得趁着中午吃饭的空到学校食堂堵门的许晓红都说,你可不如以前了。

老李回临安,曾老师跟着一起,借口是从沪海去丑国参加扭腰可的军火库个人专题画展,比从燕京走,要便宜不少。

可在李乐看来,纯粹是这两口子的狗粮越陈越香。

好在老太太去了一趟不知道什么的地方,神清气爽的回了家坐镇,在大小姐自己回南高丽参加三松的股东大会那几天,自己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当然,后院的常备保姆团队,也是功不可没。‘

袅袅凉风起,秋意开始渗进了燕园的墙缝。

办公室里,弥漫着旧纸张和墨水的味道,间或夹杂着窗外飘来的清冷草木气息。

李乐看着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方才的讨论要点,捏了捏有些肿胀的右手中指。

惠庆放下手中的钢笔,身体微微后倾靠在椅背上,拿起桌角的紫砂茶杯,抿了一口,“博一,就是两件事。课程,与文献。课程是骨架,文献是血肉,最终要支撑起你自己的研究大厦”

“你脑子里要琢磨一个更核心的问题,这四年,你的研究方向,不过,你知道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区别么?”

李乐刚要开口,却听到惠庆继续道,

“记住,研究领域,那是你未来学术生涯的主干,是一片广袤的森林,而研究方向,是你选定深入探索的那一小片林地,它不能是整片森林,那样你穷尽一生也走不完。”

“但也不能仅仅是一棵树,一棵树,一篇博士论文就挖掘殆尽了,支撑不了你博士四年,更支撑不了你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学术生命。”

说着说着,惠庆的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在斟酌词句,“一个好的研究方向,应当大小适度。它应能让你深耕五年、十年,不断有新发现、新问题涌现,最终,它甚至有可能生长、扩展,成为你开创的一个新领域,这才是可持续的学术生命线。”

“你在硕士阶段接触过的几个领域,都是极有价值的主干,这很好。未来的学术网络,就需要在这些主干上,生发出你独特的方向分支。”

李乐认真地点点头,“那什么,惠老师,我初步有些想法。博士期间,我有些想法。”

“有眉目了?说说吧。”

看到惠庆从衣兜摸出盒烟,数了数,挑出一根写着今天日期的,塞嘴里点上,美美的抽了一口,李乐憋着笑。

这规矩是惠庆去年开始给自己定的,一天四根,一盒抽五天,四根抽完了,就不再碰。

“笑什么?”

“啊,没啥。”李乐忙正色道,“您说您至于么?不如戒掉拉倒。”

“戒不掉喽,还是你好啊,干脆不沾。”惠庆往垃圾桶里弹了弹烟灰,“你继续。”

“我想,这四年,一篇聚焦新经济冲击下农村家庭结构与关系的当代变迁,一篇探讨网络社区中群体行为的形成机制与社会规范的演化,还有一篇,关于城市社区的新型治理模式或空间重构问题。另外,再加上几篇文献综述,当然,还有您这边的课题,我跟着沾沾光。”

惠庆听完,点点头,没有立刻评价李乐的具体选题,而是话锋一转,指向了更为根本的方法论,“这些都是基于你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基础,想法有根基,很好。但方向的选择,尤其是初期,不能仅凭兴趣或感觉,更不能闭门造车。”

“到博士阶段,培养的是一种快速学习、快速验证、快速决策的能力。尤其是在你现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与其在一个方向不明朗的选题上精雕细琢三年,耗尽心力却可能因选题不合时宜或不被认可而颗粒无收,可以试着采用更有效率的策略。当然,这也是我读博时候,费老师教我的。”

“费先生还教您这个?”李乐抬起头,眼神专注,带着询问。

惠庆笑了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为直接,“教啊。”

“那,具体.....”

“首先,文献速览,寻找灵感火花。 围绕你刚才提到的几个领域分支,或者你脑海中闪现的其他关键词,进行大规模文献检索。中文的外文的,一天看他个十篇八篇的。但,别指望记住细节,除非你是过目不忘,否则不可能!”

“你要的是一种浸染,先让海量的信息冲刷你的认知,捕捉那些反复跳入眼帘、让你心头微动的关键词、概念、争论点。就像淘金,大量的泥沙冲刷过去,留下的那一点闪光,可能就是值得你向前再推进一步的方向。”

“然后呢?”

惠庆嘬了口烟,青雾缭绕里,说道,“然后就是快,选定一个让你有感觉的点,立刻动手。”

“搜集资料,处理数据,用最快的速度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记住,是像样,不是完美。”

“核心是保证学术规范,逻辑清晰,论证有力。可以略粗糙,但骨架要立起来。然后,立刻投稿,不要犹豫,不要反复修改到天荒地老。”

看着李乐若有所思的表情,惠庆继续道,“完成第一篇后,不要停。换一个方向,重复这个过程,速览、捕捉、快写、快投。”

“可您以前不是要求要.....”

惠庆摇摇头,“因为你所处的阶段不一样。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选题你自以为绝妙,可能超前于时代,可能切入点不对,同行专家不感冒。你用三四年死磕一个方向,精神可嘉,但风险巨大。在当下的评价体系里,成果的及时产出至关重要,长时间的沉寂对你起步期的学术生涯是重压。”

“第二,期刊的录用与否、录用期刊的层次,是最直接的、来自匿名同行的反馈。”

“哪篇论文录用得快,录用的期刊好,就清晰地告诉你:这个方向有潜力,得到了认可。 这比你独自揣摩三年都更有说服力。明白了?”

李乐挠挠头,“大概明白了。”

一根烟,终于抽到屁股,惠庆意犹未尽的嘬了最后一口,端起茶杯浇灭烟头,放下时杯底与桌面发出一声轻微的脆响。

“追求速度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精雕细琢的质量,这是矛盾,要尽力平衡,但战略优先。有三篇侦察兵的反馈,会为你指明未来五年甚至十年深耕的主攻方向。”

“到那时,你再沉下心来,围绕这个被验证的方向,全面、系统、深入地做,每年产出一到两篇高质量论文,持之以恒。而且,跨学科交叉更容易出彩。”

惠庆看了看李乐,眼神里显出一丝柔和,微笑道,“别学某些人,被老教授带着,自己又努力地迷失在导师的框架里,最后成了个四不像。”

“当然,我的经验也未必全对,就看我早期的论文,现在看大多也平平。所以,关键是找到自己的路,独辟蹊径。”

听到这话,小李秃子立马变身狗腿形态,“没啊,您过去的论文,现在看也是立意高瞻,思想深邃,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论证严密,逻辑环环相扣,章节衔接如行云流水,读之如久旱逢.....”

“把嘴给我闭上!”

“哦。”小李一低头。

惠庆嘴角抽了抽,又一次感觉到,教出这么一个玩意儿,到底是学术的沦丧还是道德的.....算了算了。

深吸一口气,道,“等你扎根一个方向三五年,根基稳固了,再不断反思、拓展,自然进入良性循环。我到现在也在琢磨新的可能性。”

他看着李乐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和那三个并排写下的论文选题,最后叮嘱道:“记住,博一打基础,但方向探索的雷达要时刻开启。文献速览的习惯要养成。”

“明年这个时候,我希望看到你的侦察兵已经出发,并且带回了有价值的情报。”

”回去,这几个领域的基础文献,按我说的快节奏,先扫起来。”

李乐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明白了,老师。主干在心,方向探索,速度验证。我这就回去开始扫文献,一定遵从并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不断.....”

“李乐啊。”

“诶,惠老师,您说。”

“你的嘴是赁的?麻溜出去,把门带上,从现在起的三十六个小时内,别让我再见到你。”

“哎!”

随即,惠庆只觉得眼前人影一闪,随即大门“啪嗒”一声。

李乐已经不见了人影。

看着书桌上,被窗帘搅动的翩翩起舞的阳光,惠庆笑了笑,别说,刚才那马屁,哎呀,拍得还挺舒坦。

李乐这边火速下楼,生怕又被喜欢蹲草丛的马主任放个禁锢。

开了车锁,刚要站起来蹬,屁股兜一阵痉鸾。

大长腿一叉,“噗!”的抠出手机,蹭了蹭屏幕,看到显示“黑道太子”的来电,接通。

“歪?搞么子四?”

“哎哎哎,来,快来宿舍,这边有好戏看。”

“什么好戏?”

“潘金莲大战秦香莲!!”

“靠,啥玩意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