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469章 当妈的人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1469章 当妈的人

作者:咖啡就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3 12:33:48

“我是李泉。张阿姨您好,快请坐。”

“李总,不好意思,打搅了。”

张红霞微微颔首,笑容得体,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审视,目光在李泉那张方正的、似乎是被风沙磨砺痕迹的脸上停了停,高大的身躯陷在沙发里,像座敦实的山,普通话里带着浓重的鼻音,可听起来格外实在。

前台姑娘倒了杯热茶,袅袅热气在两人之间升起。

“张阿姨,这大热天,您怎么找到我这儿的?”李泉笑了笑,话里带着两分关心,三分惊讶,剩下的五分里,都是疑问。

“这个啊.....”

张红霞没动茶杯,手指在光滑的保温桶壁上轻轻摩挲着,像是斟酌词句。会客室里一时安静,只有中央空调风口吹出的低沉的送风声。

“李总,莫怪我多事,最近实在忙船厂的事体?”张红霞开口,语调平稳。声音不高,带着沪海话特有的软糯腔调,字字却清晰,

“是,易总那边,我们进行的很顺利,估计要不了多久,应该有个结果。”

“李老板是做大事业的人,收购盛和这么大的事体,阿拉小芹回来讲,长乐都是顶顶专业的人物,做事体老清爽、老有章法的。”

李泉点点头,没接话,平静的期待下文。

“顺利就好。”张红霞顿了顿,目光直视李泉,没有诉苦的哀怨,只有一种沉静的审视,“小芹这孩子,性子随我,倔。当年她大专毕业,我同她爸爸,就是普通退休工人,想着让她安安稳稳考个教师编制,多好?她偏不,要去八佰伴站柜台。站柜台就站柜台吧,又认识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冯阿大。”

语气平铺直叙,像是在讲别人家的故事,“我同她爸爸,心里是不满意的,差嘎多!但小芹认准了,头撞南墙也要嫁。我们拗不过,只能随她。”

“好在,冯阿大这个人,有事业心,对小芹也算不错。”张红霞话锋微微一顿,声音里多了丝不易察觉的冷硬,“就是心太大,太贪。好好的船厂老板不做,学人家炒股,最后把自己套进去,一走了之,丢下个烂摊子给小芹娘俩。”

李泉安静地听着,厚实的手掌交叠放在膝盖上,像两块沉稳的磐石。他没有插话,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专注。

“阿大走了,留下个船厂,还有一堆搞也搞不清爽的债务。小芹一个站柜台出身的女囡,厂子里头那些弯弯绕绕的账目、机器设备,她哪里弄得清爽?”

张红霞的语速依旧平稳,但每个字都像经过深思熟虑,“她身边,现在主要就靠两个人。一个是跟了阿大多年的隋元隋总,一个是管账的周总监,周弋博。”

念这两个名字时,舌尖似乎微微顶了一下上颚,带着一丝微妙的情绪。

“隋总,本事是有的,不然阿大也不会倚重他。周总监,听说也是专业出身。不过呢,李总,阿拉上海人有句老话,叫螺蛳壳里做道场。场子越小,心思越容易活络。尤其当这笔道场做成了,是几个亿的进出。”

张红霞终于端起茶杯,用杯盖轻轻撇着并不存在的浮沫,抿了口,“李总,老古话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阿大在的时候,自然是一团和气。阿大一走,人心……就难讲了。”

“李老板,你们长乐是买家,眼睛是雪亮的。收购这么大的事体,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财务上的交割、债务的厘清,最容易出花头。”

她放下茶杯,杯底碰在实木桌面上,发出轻微却清晰的“嗒”一声。

“我老太婆不懂生意经,只晓得小菜场里买菜,付钞票之前,总要看看秤准不准,菜新不新鲜。隋总、周总监这些人,在厂子里位高权重,手脚干不干净,心思正不正,直接关系到这笔交易做不做得好,做不做得到位。”

说着,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袖口那颗圆润的扣子,“所以,今天来,一是谢谢长乐,谢谢李总,肯接手盛和这个摊子,帮小芹解了套。二呢,是想倚老卖老,多句嘴。”

说到这儿,张红霞微微前倾,语气带上了一种过来人的郑重,“请李总和长乐的团队,在最后签字、打款这些要紧关头,务必把眼睛擦擦亮。特别是对隋总、周总监经手的环节,多留一份心,多核一道实。”

“不是为了长乐,长乐家大业大,规矩严,你们自然有章法。我是担心……”

李泉以为这老太婆会说出“担心小芹被人当枪使”或者“担心钱落不到实处”这样直白的话来,可张红霞只是含蓄地停顿了一下,便又说道。

“担心这笔救命的钱,最后没能完完全全、安安稳稳地落到该落的地方,帮小芹把那些真正压死人的债还清,再给她娘俩留下一点傍身的根基。”

张红霞说完,靠回沙发背,静静地看着李泉。没有哀求,没有诉苦,只有一种基于事实的陈述和一位母亲对女儿未来最深沉的托付。

李泉宽厚的胸膛微微起伏了一下。

傅当当和华欣楠的审计报告,那些关于加速折旧、关联交易、可疑债务的线索,像清晰的拼图碎片在他脑中飞快组合。

基于职业化的“善意的安全”,他们设置了防火墙,但李泉从未想过主动去戳破易小芹眼前的窗户纸。

那是她的内部事务,她的“家贼”,长乐只确保自己收购的资产干净,剩下的,就看易小芹自己有没有从这些细微之处,如果没有,只能说她自己运气不好。

可此刻,面对眼前这位头发花白、眼神清亮、说话条理分明不卑不亢的易小芹的母亲,几句话像包了丝绒的针,轻轻刺破了那层职业化的隔膜。

尤其是她并非来哭诉求告,而是以一种近乎合作提醒的姿态,隐晦又精准地点出了风险所在,并巧妙地提出诉求,希望长乐在流程上,能成为一道保障易小芹利益的“安全阀”。

这老太婆,不简单啊。易小芹,李泉想起那个身材窈窕错落有致,眼尾微扬,媚态里又带着天真的女人,比起来,差的,有些远啊.”

李泉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波澜。过了足足十几秒,端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滚烫的茶水滑过喉咙,放下杯子,开口,声音低沉平和。

“张阿姨,您这份心,我懂。”

接下来的的话,没有提易小芹,也没有提隋元或周弋博的名字,只是就事论事。

“长乐做任何生意,最讲究一个实字,讲究的是合规、透明、风险可控。收购盛和,我们投入的是真金白银,自然会用最严格的流程来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流向的清晰。”

“合同怎么签,钱怎么走,每一步都有规矩卡着,有眼睛盯着。我们付出去的每一分钱,买的是清清楚楚的资产,认的是白纸黑字的债务。”

李泉顿了顿,目光迎上张红霞的视线,那敦厚的脸上露出一丝极其诚恳、几乎看不出破绽的表情,“至于您提到的该落的地方,钱只要进了盛和的公账,怎么分,怎么用,那就是盛和股东会、是易总自己权限内的事情了。我们外人,不好越界。”

这话,听起来是场面话,是撇清。但张红霞却从李泉那微微加重的“公账”、“权限”几个字,以及他眼神里一闪而过的、绝非敷衍的认真里,捕捉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李泉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按在膝盖上,语气更加恳,“不过,张阿姨,您今天特意来提醒,这份心意,我记下了。后面,比如最终债务清偿的确认、资金流向的凭证,我们长乐的审计和法务团队,一定会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来执行复核,确保交易本身,经得起任何推敲。任何环节,都清清楚楚,有据可查。”

“至于最终受益人的确认和资金控制权,这是交易协议的核心条款之一。”

“我们会确保所有流程符合法律和商业规范,最终资金归属清晰无误,落到协议约定的、具有合法处置权的收款方账户。”

看着沉默的张红霞,李泉觉得,依照这老太婆的精明,自然听懂了话里的分寸和底线。

没有承诺去保护易小芹的个人利益不受内部人侵害,但承诺了会把交易流程本身所有的环节都钉死在阳光下,钉死在证据链上。

给了易小芹一个看清真相、采取行动的机会窗口。

张红霞听懂了。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容,像是紧绷的弦稍稍松了一扣。

“李老板做事体,果然牢靠。这样讲,我就放心多了。多谢李老板拨冗听我这个老太婆啰嗦。”她站起身,动作利落,“不打扰李总忙了。小芹不懂事,以后如果有什么……还望李总看在今天这点交情的份上,多担待。”

“您言重了。”李泉也起身相送,态度依旧谦和,“易总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合作愉快最重要。”

走到门口,张红霞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一个保温桶,“哦,差点忘了。自家煨的腌笃鲜,小芹说李总是西北人,可能没尝过地道的本帮味道,让我带点来给您尝尝。”

李泉一愣,随即脸上那敦厚的笑容真切了几分,双手接过还带着温热的保温桶,“哎哟,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张阿姨!”

朴实的谢意,倒显得格外真实。

“可这保温桶。”

“签协议时候,您和小芹总得见面吧?”

“呵呵呵,那倒是。那什么,我颂送您。”

“不用不用,李总留步,留步。”

“慧儿,慧儿!”李泉上前给拉开会客室的门,喊了声。

“哎,李总。”门开,前台小慧跑过来。

“送一下张阿姨,走那边的小电梯,人少。”

“诶,好的。”

张红霞走到门口,又停住,回头看了李泉一眼,眼神复杂,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李老板,帮阿拉小芹.....把把关。”

一句话,近乎低语,带着一个母亲最深沉的、无法言明的忧虑,然后才转身,脊背挺直地走了出去。

看着张红霞挺直的背影消失在电梯口,李泉拎着保温桶回到办公室。

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熙攘的车流,身后,腌笃鲜浓郁的鲜香隐隐透出。

他想起傅当当说的那句“风险收益不成正比”,想起刚才那位沪海老母亲清亮锐利的眼神和滴水不漏的话语。

又想起那个财务总监周弋博黏在易小芹身上、如同附骨之蛆般的眼神,还有隋元镜片后那份过于完美的沉稳......

李泉拿起手机,拨了个号,“淼啊,那个当当给你说了没......嗯,那,你觉得.....嘿,信不信额锤你.....”

中午,还是安福路的小院儿厨房灶台上,铁锅里的羊骨汤正咕嘟冒泡,浓白的蒸汽裹着肉香漫过窗台。

案板前,李泉的手掌压住醒透的面团,揉搓间筋道渐显,擀成薄饼后刀光一闪,面皮化作寸宽长条。

指尖蘸了玉米粉防粘,两手抻拉、翻飞,面片如雪羽般簌簌坠入沸汤,在翻腾的水花中舒展成半透明的云朵。

另一个灶口,炒锅热油滚烫,肥瘦相间的羊肉丁滋啦一声滑入,煸出金黄油脂。

花椒面、姜面随葱末爆香,土豆丁与冻豆腐滚入锅中,吸饱了羊汤的鲜美。

臊子在猛火中收汁凝膏,黄花菜与香菜末最后一点绿意,撞进浓稠的酱红。

面片浮起时,长筷一捞过冷水,盛入粗瓷海碗。浇一勺滚烫臊子,琥珀色的汤漫过白玉面片,羊肉颤巍巍堆成小山。热气泛起,只余香菜碎在汤面旋舞,羊肉香混着麦香直往鼻腔里钻。

“大泉哥,做好啦?”厨房门口,探出傅当当的脑袋,耸起鼻尖,深吸一口气,“啊,就是这个味儿,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羊肉哇。”

李泉扭头,拿起肩头的毛巾擦了把汗,“可不,这都是额达让人从老家坐飞机给带过来滴横山羊肉,成本可高咧。当当,来个就帮忙干点活儿呗?”

“好嘞。我来端过去。”

“对了,你要香菜不要?”

“要,香菜多好的东西,不吃的是傻子。”

一顿夏天尾巴里的羊肉臊子揪面片,虽然吃的满头大汗,却把这沪海渗进体内的潮气驱了个干净。

傅当当端着碗,扒拉掉最后一块羊肉,喊了声,“过瘾哇!”

“再来点儿?”豆兰馨笑道,伸手要去帮着去厨房续。

“我自己来,大泉哥,再切点儿羊肉呗。”

“成。”李泉撂下碗,“奶,您还要不?”

张稚秀擦擦鼻头的汗珠,摇摇头,“算了算了。”

“嘿嘿。”

李泉起身去厨房,傅当当捧着碗跟上。

等李泉又切了羊肉,码到碗里,“够不够?”

“够了。”

“都说淼弟做饭好吃,可做这些面食,他不行。”

“他也就做做菜。”傅当当说道,“对了,大泉哥,我昨天给他打电话,说收购的进度,那个,易小芹的事儿.....”

“嗯,我上午和他聊了。”

“你俩什么意见?”

李泉擦了擦手,只是笑。

傅当当叹口气,“呵,就知道你们哥俩都一个样。那什么,我是这么想的......”

家中小院儿今年的葡萄 青珠盈穗登金榜 妙笔挥就耀蟾宫 祝家有今年高考生的读者老爷们 太太们 得偿所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