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451章 格局之下,规则由我

(今日家长会,整场都在听娃班主任制造焦虑,心情不美,会后1V1,更不美。)

会议室里,挺热闹,

“舞台”被一根代表不同空间的绳子隔开,可一左一右,你一句,我一句,像是在对话。

教官A,“挺胸收腹!眼神杀气!\"

学生A,“杀,杀个毛啊,咱是大学生又不是敢死队!”

教管b,“哎,哎哎,辣锅又顺拐噻?”

学生b,“我的身体各部件似乎无法达成统一的指令协议。大脑说‘抬左腿’,小腿反馈‘收到,但执行的是右腿’,这属于神经信号传输延迟。”

教官c,“蚊子咬包也报告?忍忍!”

学声c,“可它在糟践我的毛细血管!”

教官d,“你刚才说什么?”

学生d,“啊!太阳!你是军训的帮凶!”

教官A,“我们的口号是!”

全部学生,“为了部落!”

教官A,“听听,听听,像话吗,像话吗?”

学生b,“像话?像画就挂墙上了!你说咱们这踢正步,要求脚尖绷直离地25厘米,还得定住!知道的以为军训,不知道的以为咱们集体练蛤蟆拜天鹅呢,我这腿肚子,它有自己的想法,就想罢工!”

教官b,“练!练不好就是欠练!离地25厘米?那是基础,那叫军姿的形!定不住?练!”

学生c,“再练?我这娇嫩的肌肤,宝贵的十八年保养啊!防晒霜?涂了,SpF50 ,pA三个加号,结果呢?汗一流,直接冲出两条白色的小沟!我滴妈耶,我这张脸都成花瓜了。”

教官d,“娇气!一点苦都吃不嘚!黑点怎么了?黑,那是健康的标志!是勋章!这点太阳怕什么?想想董存瑞!想想黄继光,这算啥!”

学生A,“人家那是为啥?咱们这又是为了什么,为了汇演的时候领导能多拍两下巴掌? ‘嗯,不错嘛,这届学生晒得挺均匀,跟第三世界国家的兄弟似的,体现了国际友谊!’ 我呸!”

教官A,“以后这军训的公差,打死我都不来了,再来,我就从.......”

空气里漂浮着粉笔灰和一股躁动的荷尔蒙。盘腿坐在地上的陆阳,盯着分割成左右两块的排练区域。

“那个,停一下。”陆阳的声音不高,排练瞬间止住,他快步走到“学生区”,“人体修复中心’这句,节奏不对!你太赶了,把‘哎哟我的妈’拖长一点,带点夸张,腰,腰再塌下去点,配合表情,想象你刚跑完五公里!”

边说边夸张地模仿了一下酸痛的姿态,引得演员们低笑。

说完,又转向“教官区”,“这句,‘这帮学生娃’这里,别急着接,给左侧留足气口,让他们那句‘班长那眼神’的尾巴飘过来一点,你再摇头叹气接上。要形成隔空砸挂的效果!语气是无奈里带点,嗯,过来人的优越感,oK?还有,嘴角那点微抽,保持住,那是包袱!”

“还有这位,刚才的感觉不对,你是在抱怨,不是做学术报告。推眼镜的动作要带着点这世界太荒谬的无奈,不是这道题我不会的困惑,重音在乳酸堆积效率这词儿上,说出来要带点咬牙切齿的控诉感!”

“行了,三十秒,喝口水,咱们再从头来一遍。”

陆阳坐回地上,身旁一个个子不高,穿着打扮有些“西海岸”风格的单眼皮小胖子凑过来嘀咕道,“陆阳,效率这个词是不是太硬了?改成乳酸堆积嗖嗖往上飙是不是更形象?也符合学生A,那种试图用科学解释一切却总失败的喜剧感?”

陆阳接过小胖子递来的剧本,手指点着,“嗯....嗖嗖往上飙,可以!但前面信息不对称那句保留,那是他的标签。关键在语气顿挫...... 乳酸堆积嗖嗖往上飙!要拖长音,绝望,为什么非要定够一分钟?这不科学! 对,就这样,这个节奏。”

“还有,右边教官区,教官吐槽学生娇气那句,川话的味儿还不够浓,特别是脑壳窝青痛那个青字,要往上扬,带点戏曲的夸张感,跟他的表情走位配合,他说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叉着腰,身体前倾,手指着学生那个方向?”

陆阳眼睛向上看着,想象着,一点头,“对!叉腰,前倾,指!动作幅度要大,配合方言的韵律,‘哎哟喂,嗦啥子晒成煤球?老子天天在日头底下烤,辣个不四正宗滴喝珍珠买?”

小胖子跟着叉腰前倾,“他们才几天嘛?娇~~~气! 辣个戴眼镜滴小同学,动作硬地在打醉拳,看得窝脑壳青~~~痛! 最后青痛拖长,表情痛苦地捂一下头。”

陆阳一拍这人肩膀,“就是这个味儿!喜剧包袱就靠这反差。”

随即一转头,“几位,都听清楚了?动作、表情、语气、顿挫,一个都不能含糊!特别是两边的隔空呼应,吐槽的点要接上,节奏要卡死!我们再来一遍,从学生吐槽扑克牌开始!”

李乐拎着一大袋冰镇饮料进来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副陆阳和小胖子两人在示范,扮戏的学生在学的场面。

等到再演了一遍,陆阳叫了休息,这才赶紧把饮料递。

“呵呵,陆阳,这位,就是你说的那位朋友?”

接了李乐递来的水,陆阳分给身旁的小胖子,笑着介绍道,“尧智,我朋友,中戏导演系的,暑假刚跟完组回来,准备上研究生,没什么事,我就叫来帮个忙。毕竟人太多,我一双眼盯不过来。而且,尧智专攻戏剧,编剧和台词功力比我强得多,他上学时候就拿过戏剧节编剧的奖了。”

“哦哦,那是高材啊,你好,谢谢帮忙啊。”李乐伸手,“我叫李乐,陆阳都给你说过吧?”

“知道,免费的,哈哈哈。不过说什么高材就免了,在你们燕大这里,说高材,有些不自量力了。”

“术业有专攻不是?”

“那也是有人不愿意干,就这剧本,要我说,我们那儿,编剧专业学个两三年的,都不一定能写出来。”

“有这么好么?”

“怎么没有,你就像这句,单数的我在口令里消融,复数的我们才于灼热操场上诞生,当自由学会遵循光的轨迹,青春便完成了它第一次庄严的列队。还有这句,此间磨砺的石头并未打磨出千人一面的形状,却让每把年轻的心刃在秩序内找到了自己锐利的方向,啧啧啧,这就一下子把立意升华了。”

“嗨,都是瞎写,都是瞎写。”虽然不是自己写的,但小李厨子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对了,李乐,大后天就正式表演了,给没给和音响灯光彩排合练的时间?”

“给了,我找团里要了明天下午四点到五点,还有后天晚上七点到八点的时间。”

陆阳嘀咕嘀咕,点点头,“也成,彩排也是排练,争取正式演出的时候,来个满堂彩。”

“对了,你俩一个电影,一个戏剧的,怎么能凑一起的?”

陆阳和尧智互相瞅瞅,倒是异口同声,“互相学习。”

“互相学习?”

尧智笑着解释完,李乐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陆阳要拍一个短片,通过熟人,找到中戏的一个女生帮忙,可不巧,那个女生在排尧智的实验剧,没时间,就推脱。

陆阳不放弃,几次三番去女生排戏的现场磨,磨着磨着就认识了尧智,结果是两人相见恨晚。

至于那个女生,李乐听了名字,心里直乐,后来可是看了不少删减版的小片段。

“以后,你也想跨行拍电影?戏剧啊,不挣钱啊。”李乐对尧智打趣道,“比起电影,戏剧就是个倔强又有腔调的文艺老青年,慢悠悠地煮茶吟诗。”

“环境有点挤,茶香有点飘忽,喝茶的价格高,还得认真品。”

“但能留下来的观众,大概都是真爱。会好的,等大伙有钱享受生活了,就会好的。”

“你倒是有信心。”

“其实也没多少信心,一句话,守得云开见月明,实在不行咱就停。”

“哈哈哈哈,愿你们都成功。”

“先愿演出成功。”

军训的汗水刚刚干透,夜色却已在操场边沿铺开。主席台变成了舞台,终于不再是几盏探照灯担任临时演员,前后左右,搭起的桁架上一盏盏专业射灯,随着音乐变换着颜色、角度、亮度。

背景也不再是从哪儿找来的大块红布,拉着歪歪斜斜的横幅。一整幅彩色喷绘,覆盖了整个墙面。

台下,密密匝匝的迷彩服人影如同青葱的森林,喊声与尖叫将空气也搅得滚烫。这舞台之上,军训的疲惫、规矩的绳索都暂且松开了,今晚只属于这一片喧腾的海洋。

李乐坐在队伍里,手中捏着那张被荧光笔涂改得如同抽象画的剧本,心里默默盘算着,刚听说有四个节目临时被砍,那还有整整二十个在排队,自家队伍第十六个出场,只能算不好不坏。

时间还早,索性拧开瓶阔啦,滋儿咂着,先看其他院系的“现演”,只不过这一瞧,倒是觉得,这台仓促间组织起来的自娱自乐性质的晚会,还怪有意思的。

燕大之大,就在于神仙老虎狗,什么人都有。犄角旮旯里,几个深藏不露的扫地僧。

某位白天总是被教官拉出来头顶水瓶练军姿的哥们儿,今儿晚上抱着吉他弹唱《鸿雁》,笛子二胡一和,全场瞬间开始怀念起在草原吃草的日子。

有女生,前脚正步踢成同手同脚,可后脚戏腔一起,京剧《卖水》的调门直冲云霄,抖袖转身的功夫,台下薯片都扔到一边,大声叫出“好~~~~”,毕竟谁能想到,昨天还因顺拐被罚俯卧撑的战友,今儿就成了荀派传人?

往日里还在操场上和教官逗闷子的老几位,阿卡贝拉合唱《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回家走国道)》,浑厚悠扬,竟如月光倾泻,直将人心头上那点灰尘也震落几许。

有专业人士的降维打击,亦有素人们的制造的“欢乐故事”,你方唱罢我登场。

唱起歌来,当先那人,引吭高歌,可后面跟着的,调门却如脱缰野狗,四散奔逃,再回首,仿佛被掐住了脖颈,憋得满脸通红,音调却陡然钻入云霄,直刺耳膜。

朗诵者上一秒还在慷慨激昂,手舞足蹈,下一秒突然如鱼离水般张大了嘴,词句仿佛被宇宙黑洞吸走,徒留一片寂静。呆立片刻,竟无中生有地迸出句:“啊!祖国啊,俺滴娘哎.....”

还有人手持纸板糊就的“宝剑”挥斥方遒,没成想那剑竟不争气地弯成了问号模样,引得台下观众前俯后仰。

便是那悬在头顶的“军训汇演”的红色横幅,正得意洋洋间,却一头栽落下来,径直罩住了正在鞠躬的演员脑袋。

李乐刚想叹气,却被身边学生拽着袖子摇晃,“导员快看!”,舞台一角,精心制作的纸板坦克炮管,竟如霜打茄子般软软垂落,演员慌忙去扶,纸板却噼啪作响,一副即将散架的可怜相。台下笑声如滚水般沸腾不止。

然而,台上诸般情形,竟都敌不过台下那一片纯粹热烈的欢腾海洋。

笑声如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拍打着简陋舞台的边沿。大家笑得东倒西歪,仿佛被风揉皱的草浪。

教官们努力维持秩序,腮帮子却鼓得像塞了果子的蛤蟆,憋笑憋得辛苦。

几位平日严肃的教官被推搡上台,笨拙地模仿学生跳起流行舞步,腰带差点飞出去,台下的快门声与欢呼,竟比节目本身更喧闹响亮。

简单舞台在夜色中轮廓模糊,仿佛一个巨大的容器,盛满了无法排练的忘词、走调、道具崩坏,正是这些猝不及防的缺口,才让年轻的笑声如此鲜亮地倾泻而出,浇灌了军训后干渴的土地。

原来,青春里那最耀眼夺目的烟火,并非完美无瑕的表演,恰是此刻,共同掀翻了屋顶的喧闹,和这一片笨拙却真实无比的欢乐狼藉。

小李厨子还没来得及多感慨,就听到报幕的说道,“下面一个节目,由社会学系带来的短剧,向左转,向右看!”

主持人话音刚落,李乐就站了起来,从腿边抓起一面印着“社会学系”的红底白字大旗,站上凳子,举高一扬,大喊一声,“社系!”

社系诸生等了一晚上,就等着这时候,站起来,扯着嗓子,齐声高呼。“格局之下,规则由我!”

“社系!!”

“透视人间,解析万象!”

“社系!!!”

“牛逼!牛逼!牛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