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后宫佳丽三千,应要雨露均沾 > 第230章 无利不起早

才几天没上朝,夜如昼感觉大臣们看她的眼神不对劲儿,那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个个对她布灵布灵的眨呀眨。

要不是都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大叔,夜如昼真怀疑这是不是粉丝见面会,台下都是她的小迷弟。

文武大臣们少见一致的神情激动,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他们陛下归来,也不是(主要是不敢)对太后当政有意见,就是觉得夜如昼比较亲切。

骠骑将军早等不及出列,“陛下,兵马粮草已准备妥当,何时出征?”

夜如昼早看过内阁递上来的详细章程,眼下已入冬,是得抓紧时间。

“择日不如撞日,那就明天吧。”

这事本就是陛下和他们商议出来的结果,太后当时回复的是择日出发,估计也是想等着陛下回来做决断,千等万等,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骠骑将军激动的单膝跪地,“臣,领旨!”

柳怀安昨天见太后亲临,就已猜到陛下回朝,所以才急着回去连夜整顿兵马。

“陛下,太后允臣带十万亲卫坐镇边关,不知明日是否一同出征?”

既是太后信任的人,夜如昼自然不会有意见。

“十万亲卫会不会太少?不如再去卫护所征调十万兵马。”

柳怀安原以为十万亲卫就是陛下对他最大的信任,根本没敢肖想朝廷的兵力。

虽然更能确保万全,只是各地方上的卫护所多年不予征战,调集起来费时费力。

“恐怕来不及,且臣有足够的信心,十万足矣。”

夜如昼不是怀疑他的能力,只是担心这个“老丈人”的安危。

“既然爱卿这么有把握,那明日随征北军一同出发。”

孟宏远等不及柳怀安领旨谢恩,已经率先出列,“陛下,码头已停工数日,何时恢复建设?”

韩尚书赶紧出列,恢复农耕和建设码头两相权衡,他自然是以民为主,所以驳回了码头的款项,只是工部还没上奏,这昔日上司又是打的什么心思。

“陛下,目前国库紧张,不足以支撑码头建设。”

夜如昼不轻不重的瞥了孟宏远一眼,真是越俎代庖,不该他操心的事反而比工部还上心。

“眼下还有比码头更重要的事急需处理,等朕完婚…咳咳,等过段时间再行动工。”

楚仲文一翻眼皮,他女儿还没入宫,就已经把嫁妆分配好了?

“既然孟大人如此操心码头之事,怎不为陛下分担点儿压力?”

孟宏远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宁愿这个时候掏点儿钱,也不想耽误海外贸易实行,早点儿开通,就能早赚一笔。

“楚阁老言之有理,臣愿出资,望陛下恩准。”

夜如昼皱起眉,发展经济,港口重中之重,她不可能让朝中大臣入股,这些资源还是得掌握在朝廷手中才行,不然到时候都成了一个个只知剥削的资本家。

“既然孟爱卿这么有心,那朕也不好驳了你的好意,这样吧,这些钱就当是朕借你的,到时候连本带利的归还。”

孟宏远是想分码头一杯羹,可小心思被陛下看穿,也不敢再得寸进尺。

“臣听闻陛下还在大肆建设工厂,可需臣出力?”

夜如昼饶有意味的盯着他没说话,刚才出资,现在就成了出力,两者意思可相去甚远。

看来这孟侍郎并不是真的蠢笨之人,不仅听出了话外音,脑子还转的飞快,这就开始卖好了。

“既然孟爱卿这么忠心,那朕也要有所表示,这样吧,等工厂建成,朕允你优先拿货权,允你最低价买入。”

孟宏远立马跪地谢恩,远远的还向刘公公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若不是那日刘公公提点,他也不会醍醐灌顶想出这样的法子为自己谋取福利。

其他大臣皆是一愣,没想到下个月绩效还没出来,孟宏远就已经优先享受福利,心中个个不服,若只是拿出点银子,那他们又何至于兢兢业业,拼命竞争。

“陛下,臣也愿为国家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

“臣也愿为陛下分担压力。”

“陛下,臣…”

夜如昼心中惊喜,没想到会出现羊群效应,看来当初留下孟宏远的想法是对的,这领头羊还真好用。

虽然他眼里只有钱,可能用钱收买人心才最容易达成目的,只要有利益在,那他就会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都记下了?”

刘公公知道规矩,“等下朝,奴婢就按照名单挨个收钱。”

孟宏远心中得意,还得是他有先见之明,就算陛下也允其他大臣优先拿货权,可他才是朝中第一人。

到时候还不是都得排他后面,至于还剩多少货,他们又能拿多少,就跟他没有关系。

夜如昼也心里高兴,伸手问别人要,跟他们主动给,意义可完全不同,一个是欠人情,一个是卖人情。

“既如此,码头和工厂复工,钱不够就问户部要。”

工部尚书和韩尚书连忙出列,“臣,领旨。”

夜如昼灵光一闪,国家发展,光靠她一个国库也是杯水车薪,不如还像刚才那样“众筹”。

“朕突然有个想法。”

楚仲文心中已经敲响警钟,陛下的想法一次比一次令人结舌,这次不知又要如何语出惊人。

正人声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众人一致两眼放光的盯着夜如昼,不知这次又是什么赚大钱的法子。

夜如昼脑子里已经迅速制订好了大致思路,反正不用自己出钱,还得多谢隋炀帝前车之鉴。

“朕之前推行的摊丁入亩已经落实到位,只是南北方气候差异交大,北方常年干旱少雨,粮食收成不好,所以朕决定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众大臣一时面面相觑,这项工程听起来可不比修建驰道省力。

楚仲文第一个出列反对,“陛下,驰道还未建成,目前不宜再劳师动众,若是向民间征调劳力,臣怕百姓怨声载道。”

夜如昼已经颁布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修建驰道多是以工代赈,若是再修运河,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空闲的人手。

“不用怕,朕不是征调劳力,而是招工,朕给他们发工资。”

韩尚书紧跟着出列,“陛下,目前国库不足以支撑南水北调这项工程,望陛下三思。”

孟宏远这次没有出声,其他大臣也老神在在事不关己的站着,南水北调跟他们又没有利益牵扯,他们可不会上杆子花这冤枉钱。

夜如昼也不急,又慢悠悠的说,“朕决定由北向南修建一条大运河,开通陆内漕运。”

什么?!漕运!!!

孟宏远都等不及夜如昼细说,就又已经率先说道,“臣愿意为陛下、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众大臣都暗自骂他不要脸,可也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附和,“臣等也愿为陛下和百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