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 第404章 暗流涌动

玩归玩,闹归闹。

陈昊还真不是跟他们开玩笑。

扩编后的各个军,原则上都是要轮番去北边轮战的。

至于军令状,不过是相当于陈昊给轮战加了个彩头而已。

当兵的,就是要有点儿竞争精神。

都是你谦我让的好好先生,那还打个屁的仗。

譬如这次签了军令状之后,各个军长都是憋着一股劲儿,回到自己部队拼命的开始动员,打算在北上轮战中好好表现一下。

当然,这里面有多少是因为被陈昊忽悠了,没地方撒气儿,回去自己部队里发作的,很难讲。

毕竟,问,就都是为了更好的轮战,所以才在自己队伍里开展大练兵和大比武的。

一时之间,应天府周边的各个军驻地里,每天口号声和呐喊声震天,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都在一次次的锤炼中,战斗技能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

和华夏人民军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同。

江北鞑子控制的地盘里,形势愈发的紧张,就算是反应再迟钝的人,也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鞑子朝廷费尽心血寄予厚望的新军,在锦县被登陆的华夏人民军第三师一夜之间全歼。

鞑子孝庄太后听到消息当场吐血昏倒。

小皇帝康麻子吓得三魂五魄都丢了,整个人变得呆呆傻傻的。

宫廷萨满连着跳了几天的大神屁用也没有,最后还是找的汉人中医才给他治好了,只是整个人都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自从陈昊带着北海舰队和第三师沿着海岸线,给鞑子控制的城池,种下了无数颗种子。

到鞑子新军覆灭的消息传来,这些种子开始疯狂的成长。

只是单单八月一个月,就有海州、莱州.....等多地,发生了民变,老百姓和鞑子朝廷派来的新的官员和兵丁,发生了巨大的冲突。

更让天下或者说鞑子朝廷震动的,是盖州和海城两地的民变。

这里可是关外鞑子的“龙兴”之地,向来被鞑子视为自己的禁脔。

没想到,这里的反抗最为激烈。

闹民变的鞑子老百姓,甚至用上了华夏人民军才有的新式火铳。

虽然数量并不多,可是也让整个鞑子朝廷的达官显贵们异常的恐慌,不明白为什么明明都是鞑子,却似乎和汉人勾结到了一起。

这些鞑子显贵们已经忘了,他们当初是怎么利用孔有德、祖大寿、吴三桂、范文程这帮汉人,来替他们攻打华夏大地的。

而且,这些投降鞑子后的二鞑子,迫害起汉人往往比真鞑子还要残暴。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因为鞑子新军的覆灭,鳌拜控制的军队,成了鞑子朝廷的救火队,四处镇压民变,着实出了不少风头。

许多原本对鳌拜的飞扬跋扈颇有怨言的鞑子显贵,对鳌拜的印象大为改观。

尤其是在鳌拜忽然一改往日骄横的作风,开始变得礼节下士以后,他在鞑子权贵中着实收获了一大波人缘。

这里面获利最大的,倒不是鳌拜,反而是以前一直被众人无视的辅国公班布尔善。

自从鳌拜在多个公开场合,对着班布尔善执下属礼,仿佛对班布尔善言听计从,所有的人开始对着班布尔善开始示好起来。

更有甚者,不知从哪里传出个说法,当年努尔哈赤其实更喜欢班布尔善的父亲塔拜。

天命元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的年号)之前,努尔哈赤一天都离不开塔拜,多次说过“塔拜更肖吾,万年后当继承吾志”之类的话......

只不过因为塔拜的生母是庶妃钮祜禄氏,比不上皇太极的生母身份和家族高贵。

所以在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受到皇太极外祖父家的势力相压,才不得不封皇太极为四贝勒,最后传位给了皇太极-顺治-康熙这一脉。

还有的小道消息说,当年班布尔善出生之时,天现异象,彼时还未称汗的努尔哈赤亲临现场,称此子必然是后金天命传人......

......

各种谣言,虽然离谱,却都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仿佛说的人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努尔哈赤还和他商量过一样。

其实,虽然鞑子朝廷到小皇帝康麻子这里,已经传了第四代,但谣言里的事情也不过五十多年前发生的。

彼时亲历的人,如今活着的大有人在,想验证这些谣言轻而易举就能做到。

可人都是这样,就愿意相信这些劲爆的有内幕的消息。

再加上这些谣言的来历,本就是有心人在操纵,某些鞑子权贵又在默许,以至于谣言愈演愈烈,大有三人成虎谎话变真的趋势。

一时之间,鞑子朝廷内外,暗流涌动。

鞑子皇帝年号,康熙二年九月初十。

礼部侍郎萨其马上疏,请给辅国公班布尔善加和硕亲王衔。

内三院收到奏折后不敢怠慢,当天便送到了鞑子小皇帝康麻子和孝庄太后的宫里。

第二天,其他的奏折都被批复了,单单这份奏折被宫里留中不发。

有心人去打探消息,据说当日孝庄太后看到奏折沉默不语,只是吩咐内侍搁置一边。

倒是一直沉默寡言的鞑子小皇帝康麻子,再次暴跳如雷,把奏折副本撕了个粉碎,就连送奏折的新任秘书院学士成天干,都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消息传出来,有人一笑了之,有人议论纷纷,有人奔走相告,就是没人担惊受怕。

就连上折子的礼部侍郎萨其马自己,也是笑眯眯的听完别人描述的宫里反应,毫不在意的开始写了第二份折子。

这一次,除了他,多了一个户部侍郎阿里郎,联名上书奏请替辅国公班布尔善加和硕亲王衔。

理由和上次一模一样,都是说班布尔善父子深受太祖皇帝喜爱,也立下过汗马功劳。

最近更是指挥鳌拜和穆里玛拒华夏人民军于天津卫之外,还平定叛乱有功,理应加封和硕亲王衔。

奏折再次送进宫里,依旧是留中不发。

倒是等到了晚上,宫里单独下了一个恩旨,加封鳌拜为三公之首的太师,这已经是封无可封的最高赏赐了。

这还不算完,在恩旨里,还把穆里玛也加封太子少保,鳌拜的儿子纳穆福也被加封一等公。

一时之间,满京哗然,若不是这段时间鳌拜低调做人,恐怕暗地里反对的声音早就吵翻天了,如今倒是没什么人有意见,最多不过说几句酸话罢了。

鳌拜府邸。

领旨谢恩后的鳌拜,刚把宣旨的公公送走,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

“无妨!鳌少保,看来应该是那个老女人出招了啊!”

一个声音,从鳌拜身后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