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 第277章 吃里扒外

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第277章 吃里扒外

作者:白下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7 03:09:03

我们将时间线拨回八月份。

周硕发布了关于他封笔谣言的澄清声明,安抚了读者,又送走了赵明生这位老朋友之后,他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情要办。

他要去拜访虬髯客。

虬髯客是川西人士,在蜀道山境内一座小县城的乡下老家隐居。

说来也蛮搞笑的,周硕和虬髯客这两位龙国最顶尖的武侠大师神交已久,但私下里居然连个联系方式也没有。

就连这个地址,也是周硕通过《侠客传奇》出版社,才刚刚从虬髯客那里要来的。

洱海到蜀道山的直线距离不过才短短八百多公里,坐飞机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不过飞机只能到达锦官城,虬髯客住在乡下,离锦官城也不算很近。

住过乡下的都知道,乡下哪里都好,就只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交通不方便。

要从锦官城这样的大城市回到乡下,那么这就需要转许多次车。

首先是从区(州\/省级行政区等)到县,有的县城比较发达,有火车站,那就还好,坐火车或者高铁就可以直达。

有的县城相对落后,那就比较糟糕,你只能坐长途大巴回到县里,或者先坐高铁到达距离比较近的或火车站的县城,再坐县际大巴回到自己的县城。

而只要坐过长途大巴的,基本上都知道,这到底有多辛苦。

但和到乡镇,以及到村子里比起来,前面的舟车劳顿,其实也不算太辛苦了。

不管是从区到县,还是县际班车,一般车次都很多,这就意味着你随时可以走,候车的时间大大减少。

而且区(县城)到县城之间,一般都是有高速公路的,即便没有高速,那至少国道的路况也很好,车开的很快。

最多也就是多坐一会儿车罢了。

而从县城到镇上的路途,则就完全不同。

首先,从县城到镇上的车次很少,一般都是一两个小时才有一趟,而且不一定准点。

这就意味着你不但要浪费很多时间等车,而且还要计算着时间转车。

除此之外,一般县到乡镇上的路上,是没有高速公路的,这就意味着车速快不起快来,你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在路上。

甚至有的地方,那个道路状况简直一言难尽,而这也就意味着你将要在颠簸中,度过这段旅途。

周硕前世上大学差不多就是类似的情况。

虽然大学就在省内,但他不管是去学校,还是放假回家,反正至少在路上折腾的时间,怎么也要在一整天左右。

在这样高强度的奔波下,即便是对一个身强体壮的二十多岁小伙子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总而言之,如果你住在乡下,而又没有自己的车,那么出行将是你最大的难题。

而这样的问题,在钞能力面前,又变得不值一提起来。

周硕和李清清刚一下飞机,就有专人开了舒适的商务车来接他们了。

在他们来之前,周硕的私人助理就安排好了一切。

这次来的,除了周硕和李清清两人,还有一位保镖兼司机。

这是李清清的父亲,也就是周硕的准岳父,通过相关部门,向周硕介绍的一位退伍老兵。

这位保镖兼司机名叫何卫东,洱海本地人。

为人正直,品行可靠,知根知底。

周硕不但给安家费,工资开得也很高。

关键时刻,绝对是可以挺身而出的那一种人。

其实按周硕如今的身家,早就应该请保镖了。

虽然国内的治安确实很好,但不管什么时候,都有铤而走险的人。

之所以一直没请保镖,那主要还是因为周硕一直在京城上学、工作。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再一个,周硕一直很谨慎,他的住址,只有极少数亲近的人才知道。

更重要的是,周硕还有一块长老亲笔题字的“首善之家”的牌匾,挂在老家。

当年周硕一个人为灾区捐献了十几个小目标的善款和物资,那可是轰动全国的事件。

这块匾不管是对哪方面的宵小来说,都是一种无声的威慑。

如果真有人敢把周硕怎么样,那么绝对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毫不夸张的说,家里的蚯蚓都得竖着劈,鸡窝里的蛋黄都得摇散了。

同时,这也是一个极高的道德层面的约束。

假设,我是说假如,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由杀手、大盗之类的人物组成的江湖。

那么在他们眼里,周硕绝对是属于万家生佛,敢对他动手,他们以后在同行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至于天龙人,那就更不敢了。

当年的灾区,在周硕的物资和善款帮助下活下来,并且重建家园的人,那都是数以十万计的。

现代社会,虽然不兴搞生祠那一套了,但仍旧哟普许多老人,每天都为周硕祈福。

这些人没人一口唾沫,都能把对周硕出手的天龙人淹死。

更不要提周硕可是在长老那里挂了号的首善之家、四有青年,你有几个头啊,敢对他动手?

而这次就不太一样了。

周硕毕竟要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去,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带个保镖以防万一,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而且周硕的出行计划,都是助理一手包办的。

周硕再信任助理,那也该有个度。

万一哪天助理利欲熏心,又或者是被一些人亡命之徒用家人威胁了,把他的行程泄露出去,那就糟糕了。

虽然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几乎可以和中五百万媲美,但带个保镖多一重保险总是没错的。

-----------------

何卫东上岗之前,周硕专门花钱让他到专业的安保公司进修了一段时间。

所以在当保镖这方面,他绝对是足够专业的。

所以林睿安排的车一到,他就主动接过了司机的工作。

专业的保镖,是不可能让方向盘掌握在别人手中的,因为这等于是把自己和雇主的的命,都交给了别人。

上车之前,一番仔细地排查车况自不必多说。

总之周硕和李清清很是省心的坐上了车。

商务车总归是要比大巴车舒服的,周硕和李清清坐着坐着难免就睡着了。

等他们一觉醒来,拉开窗帘,看到的就是赏心悦目的山峦与江河。

车辆正沿着一条宽阔的、泛着浑黄河水的江流前行。

江对岸,是连绵陡峭的山壁,岩石裸露,呈现出坚毅的铁灰色与苍黛色,山体上顽强地生长着一丛丛低矮的灌木。

更远处,山势愈发高耸,峰峦叠嶂,线条硬朗而雄浑,山顶笼罩在流动的云雾之中,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

这里的绿色是深沉而克制的,不再是平原地区那种鲜亮欲滴的模样。

它与灰白的岩石、浑黄的江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调沉郁、气势磅礴的画卷。

偶尔能看到一处山涧瀑布,如同一条银白的缎带,从峭壁上垂落,汇入脚下奔腾的江流之中。

这与洱海的宁静柔美截然不同,是一种带着原始力量与苍凉意味的壮美。

江水奔流的声音隐约可闻,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一往无前的气势。

“这里的山,看起来好有力量。”李清清望着对岸巍峨的山体,轻声说道。

周硕的目光掠过那奔流不息的江水,落在远山缭绕的云雾之上,一种基于地理认知的笃定涌上心头。

他点了点头,应和道:“看这山势水形,离我们的目的地应该不远了。”

这时候,驾驶位上的何卫东接口道:“周先生,咱们离目的地还有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周硕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而是继续欣赏起沿途的风光来。

渐渐地,窗外的山峦如同退潮般向远方隐去,高度也层层矮了下去,开阔的平原地貌开始在视野中铺陈开来。

人家的烟火气渐渐浓了。

白墙灰瓦的农舍点缀在田野之间,炊烟袅袅升起,与傍晚的薄暮交融在一起。

一片片平整的田地里,晚稻已经抽出了青穗,在微风中泛起柔和的波浪。

菜畦里,莴笋和卷心菜长得正盛,绿得扎实而饱满。

道路也变得热闹了些,偶尔有骑着摩托、载着农具的乡人从旁经过,带来几分鲜活的生活气息。

何卫东放慢了车速,小心地避让着在路边悠闲踱步的鸡鸭。

李清清作为“城巴佬”,是很少能够见到这样真实的农村场景的。

诚然,他和周硕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风景。

也不去那些人挤人的大景区,更多的去的是稍显小众的山水秘境、古镇遗珠。

但这样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小村子,她真是极少见到的。

所以,到了村镇之后,她几乎是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看。

这一世的周硕其实李清清也差不多,但前世的他,那就大不相同了。

他本来就是在农村长大的的孩子,对这一切自然无比熟悉。

春城和蜀地的山河风光,当然是各有千秋,大不相同。

但一进到农村,就显得大同小异起来。

看到这熟悉的场景,她不由得想起前世蓝星的家人来。

前世他透支生命,心力交瘁,猝死在电脑面前,那也不必多说,反正人都死了,一了百了,也算是解脱。

至少在活着的时候,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报答养育之恩。

总算问心无愧。

而他那苦命的母亲,以及刚上高中的弟弟,却还在尘世的苦难中挣扎。

还有他那爱酗酒的父亲……

虽然他喝醉了以后确实很令人生厌,但年轻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他也曾经是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周硕读书的路是他一砖一瓦的砌出来的。

想起这些,他心中难免失落。

而这份失落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目的地已经到了。

“周先生,李小姐,咱们到了。”

何卫东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周硕打开车门,一座雅致的小院,映入眼帘。

-----------------

虬髯客和他早就互相通过消息,所以虬髯客是知道周硕今天会上门拜访的。

车在门口一停,虬髯客家里养的小土狗就叫唤起来。

周硕一见虬髯客,就知道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因为虬髯客人如其名,真的是一位虬髯大汉。

以周硕的视角看,虬髯客甚至比自己还要高,还要魁梧。

粗略估算,虬髯客的身高至少在一米九以上,体重则是两百斤起步。

即便在北方,这样的魁梧大汉都是极为少见的,更别提在南方,这样的魁梧大汉,稀有程度恐怕跟大熊猫也有得一拼了。

而且,虬髯客还很年轻。

看上去大概也就四十多岁的样子。

周硕本来以为虬髯客至少五十多岁了,但这其实完全是因为虬髯客开始创作早而带来的错觉。

虬髯客创作第一部作品的时候,才刚上大一,那时候他才十**岁。

到如今,他的创作生涯已经超过二十多年了,龙国有一代半的人,都是看他的作品长大的。

所以才会给周硕一种他年纪很大的错觉。

实际上,虬髯客如今才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精力阅历与创作**都臻于巅峰的黄金时期。

所以周硕那句“保重身体”,终于还是没有说出口。

开什么国际玩笑!

对一个四十多岁年富力壮的彪形大汉说保重身体,那根本就不像祝福,反而更像一种诅咒。

虬髯客作为龙国仅次于周硕的顶尖武侠作家,家里当然是什么都不会缺的。

实际上,因为创作年限和数量的关系,再加上周硕疯狂的到处投钱进去,虬髯客如今的存款,恐怕比周硕还要多。

所以第一次上门,也没带什么俗气的礼物,就带了一个简单的伴手礼。

一块年份悠久的普洱茶饼。

财富积累到周硕和虬髯客这种地步,什么的定制的东西,高端的礼物,他们都不怎么放在眼里了。

反正只要是钱能买到的东西,不管多珍贵,都谈不上什么贵重。

你有钱,难道我没有?难道我买不到?

像这种可遇不可求的老普洱茶,才是真正要费心思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周硕这几年茶喝多了,又对普洱茶小有研究,又还是本地人,他根本就买不到真正的好东西。

只能买到那种忽悠那些冤大头的假货。

送个茶肯定是合适的,一来这东西雅,不显得俗气,文人墨客送茶是常有的事。

二来虬髯客自己隐居在乡下,肯定是经常喝茶的,也算得上实用。

三来,这茶饼价值不菲,既符合周硕的身份,又能体现他的心意。

总之合适的不能再合适了。

虬髯客原名陈啸松,妻子叫作林月。

虬髯客的妻子,是一位看上去就很温婉,堪比李秀芝的川西女子。

比虬髯客大了一岁,自小青梅竹马,是从开裆裤到婚纱,死后也会同穴的爱情。

此刻她看着周硕和李清清,就像看着曾经的自己。

——虽然周硕和李清清不是青梅竹马,但也是校服的婚纱的爱情长跑。

林月很快就拿出了女主人该有的气度,热情的招呼道:“小周你们到啦,路上累坏了吧?快进来休息!”

周硕和李清清都笑着回应:“不辛苦不辛苦!”

周硕递上自己带了的普洱茶,说:“听说虬髯客老师爱喝茶,特意带了一点家乡产的普洱茶作为心意,不成敬意。”

林月也有礼物,是一条苏绣的真丝披肩,花纹淡雅,触手柔滑。

那是李清清挑的,自然也由李清清送上。

“嫂子,一点心意,还请收下。”

林月则客气道:“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

自然又是一番推辞客气。

看得出来,林月看上去虽然温婉柔弱,但才是这个家里真正能够做主的人。

不管她说什么,虬髯客都只在一旁附和,绝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林月待客十分周到,不但对周硕和李清清这两位贵客关怀备至,就连对保镖兼司机的何卫东,也照顾到了。

不论是茶点饭食,她都一视同仁的邀请何卫东一起享用。

何卫东一开始还很拘谨,他觉得自己应该谨守本分。

但不管是虬髯客还是周硕,都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对于何卫东当然都是很尊重的。

最后何卫东还是架不住他们的热情邀请,慢慢融入进去。

虬髯客堂上父母俱在,都是耳顺之年的老人。

虬髯客夫妇生育有两个儿子,大的那个已经读大学了,小的那个还在读高中。

现在是暑假,两兄弟当然也在家里。

三代同堂,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美满了。

虬髯客一一为周硕介绍,周硕也一一送上自己的见面礼。

川菜的美食有两种,一种在大厨手下,另一种,当然就在农家小院里。

没有花哨的摆盘,没有珍稀的食材,用的是自家院角摘下的新鲜蔬菜,村里来的新鲜土猪肉,以及瓦罐里自家腌制的豆瓣酱。

但那扑鼻的香气,却有着直击灵魂的穿透力。

一道回锅肉,肉片炒出了漂亮的“灯盏窝”,肥腩部分透明如琥珀,与深绿的蒜苗、褐黑的豆豉相映成趣,入口是浓郁的酱香与恰到好处的焦韧。

一盘麻婆豆腐,红油亮泽,花椒面与葱花撒得豪放,舀一勺拌饭,麻、辣、烫、鲜、香、酥、嫩,七味一体,吃得人额头微微冒汗,却畅快淋漓。

还有那用柴火灶大铁锅焖出的锅巴米饭,金黄焦脆的锅巴,嚼在嘴里咔哧作响,是城市里电饭煲永远无法复制的香气。

饭厅里,一张大圆桌坐得满满当当。虬髯客的父母坐在上首,两位老人精神矍铄,笑眯眯地看着满堂儿孙与客人。

大儿子陈默颇有父风,身材高大,话不多,但眼神清亮;小儿子陈跃则活泼许多,对周硕充满了好奇,饭桌上不时偷偷打量这位与自己父亲齐名的“武侠宗师”。

两位老人家更是一个劲的给周硕和李清清夹菜,让他们多吃点。

李清清作为标准的城巴佬,其实极少吃到这样地道的农家风味。

她一边吃,一边惊叹着:“真好吃!”

周硕前世当然是很熟悉这样的菜肴的,吃得多,做得更多。

但这一世也属于城巴佬,虽然后来有钱了,可以享受各种各样高端的美食,也可以买到正宗的好食材。

但要新鲜到如此程度,原汁原味到如此境地,也是很难得的。

所以他也是赞不绝口。

总之,这一顿饭吃得真可谓是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吃完饭后,大家又在院子里喝茶聊天,纳凉消食。

乡间的夜空与城市截然不同。

没有霓虹灯的侵扰,天幕是一种纯净的、近乎深邃的墨蓝色,仿佛一块巨大的天鹅绒,温柔地笼罩着四野。

此时月亮尚未升起,唯有繁星登台,密密麻麻地缀满苍穹,明亮得近乎奢侈。

一群人就坐在露天的院子里,靠在竹制的椅子上,喝着茶,看着星空,享受着这难得的惬意时光。

这时候两兄弟一个拿着一本《射雕英雄传》,另一个拿着一本《鬼吹灯》,来到周硕面前,开口说道:“周叔叔,我们可喜欢您的小说了!您能给我们签个名吗?”

看着两个儿子拿着书凑到周硕面前,虬髯客非但没有丝毫不快,反而眼中带着明显的自豪与宠溺。

他对着周硕调侃道:“周老弟,你看看,我这可是养了两个‘吃里扒外’的小家伙。我的书他们随便翻翻,你的书倒是当宝贝一样供着,连书角都不许折一下。”

看得出来,虬髯客对这种小事并不介怀。

陈跃性子急,抢先一步将《射雕英雄传》递到周硕面前,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周叔叔,我最喜欢郭靖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写得真好!您能给我写一句这个吗?”

周硕笑着接过书,发现书页因为被反复翻阅已经有些微微发软,书脊却保护得很好,可见主人的爱惜。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在扉页上流畅地写下: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愿陈跃小友永怀赤子之心,坚守心中正道。周硕于蜀中农家小院。”

笔力遒劲,字迹潇洒。

陈跃接过书,看着那行字,兴奋得脸颊发红,小心翼翼地捧着,像是得了什么绝世秘籍。

轮到性格内敛的陈默时,他递上的是《鬼吹灯》第一部,语气沉稳但同样带着敬意:“周叔叔,我喜欢您构建的那个神秘世界,细节考究,逻辑严谨,给了我很多物理学科研之外的灵感启发。”

这话让周硕和虬髯客都略感惊讶。

周硕欣然提笔,为他写道:“探索未知,需兼有科学的严谨与想象力的翅膀。与陈默贤侄共勉。周硕。”

这份寄语显然更契合陈默的性情与志趣,他郑重地双手接过,认真道谢:“谢谢周叔叔,我会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