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对《龙族》的销量新神话几乎要吹上了天,国外媒体对此的报道虽然寥寥,但其中的有心人,都已经敏锐的注意到了其中的商机。
之前发行《小王子》的时候,和周硕合作过的莱茵河出版社里,一位老牌编辑的桌子上,正放着关于《龙族》销量奇迹的报道。
充满油墨香气的办公室里,汉斯·穆勒正仔细阅读着《出版商务周刊》上头版头条的报道:《东方幻想文学的销售奇迹》。
上面用充满惊叹和不可思议的语气,报道了《龙族》单月两亿册的销售奇迹。
“我的天!这简直令人难以相信!”汉斯·穆勒特意用醒目的红笔将这个数据圈了出来。
他知道龙国有着27亿的人口,但一本书的销量居然能够在单月达到两亿册,这仍旧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知道,即便当初的《小王子》,也是在口碑不断发酵之后,才有这样的数据。
而且那是世界性的文学巨着。
现在,一本青春幻想文学,居然也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
“这真是个神奇的国度!”汉斯·穆勒惊叹着,“周真是个伟大的作家!”
发行了周硕的《小王子》之后,他们也曾试图将周硕的其他作品翻译过来,但简单尝试之后,他们都放弃了。
周硕的武侠小说,文化内核太强了。
不精通龙国文化,根本就读不懂。
至于那本历史小说,已经有同行翻译引进过了,历史终究是小众爱好,更别提是他国的历史,那就更小众。
它的销量表现,自然也是平平无奇。
唯一合适引进的就是那本学术专着《校勘学释例》。
虽然这本着作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学术毕竟还是很小众的,只有高校和少数的研究者对这本书有需求。
最后这部着作当然是交给了一所大学的出版社引进,莱茵河出版社并没有与之再次合作。
汉斯思考了一阵,还是拿着杂志走进了主编办公室。
汉斯轻轻叩响主编办公室的胡桃木门,在得到允许后推门而入。
他将那本周刊放在主编卡尔·施耐德的办公桌上,翻开做了标记的那一页。
“卡尔,看看这个。”汉斯的声音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我们老朋友周硕的新作,在龙国创下了单月两亿册的销售纪录。”
施耐德主编推了推金丝眼镜,仔细阅读着报道,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半晌,他抬起头:“这确实令人震惊。不过汉斯,你应该记得我们之前尝试引进他其他作品的经历。他的大部分作品文化壁垒太强了,别说引进,就连翻译都是个难题。”
“不不不。”汉斯摇头道,“我了解过这部作品,虽然其中有着很多东方哲学内核,但它是以龙类的传说为基础创作的。”
“最妙的地方在于,这里的龙族,并不是东方神话故事中常见的那种龙。而是西方传说中,长着翅膀狰狞丑恶的巨龙,卡尔,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吗?”
施耐德若有所思地点燃雪茄:“你的意思是,周硕在用西方读者熟悉的龙形象作为载体?”
“正是如此!”汉斯激动地站起身来回踱步,“他巧妙地将东方哲学的内核装进了西方奇幻的壳里。”
他指着报道中的插图,“这些龙族形象虽然借鉴了西方巨龙的外形,但背后的‘言灵’体系完全源自道家思想,在我们西方的读者看来,这又可以是吟唱的咒语。”
“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青春幻想文学!”汉斯越说越兴奋,“故事中探讨的孤独感、对自我认同的追寻,以及勇气、责任和成长的主题,放在任何一个国家的青少年身上,都是共通的。”
施耐德沉吟良久:“这么说来,也许可行?”
“必然可行,翻译绝不是问题。如果我们的翻译团队不行,我们可以聘请龙国顶尖的翻译团队。”汉斯笑了笑,“三年前翻译《小王子》的时候,我们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施耐德苦笑:“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
“我好像是第一天认识你?”汉斯故作惊讶,“我居然不知道你还有着这样的节操!”
“高贵的的法郎,难道不比虚无的面子更实在?”
施耐德无奈一笑,最终说道:“那么,我们即刻组织专家论证分析。如果论证可行,就启动《龙族》的引进计划。”
汉斯欣喜地一拍手:“这绝对是个英明的决定!将来的某一天,你一定会为今天的远见而感到庆幸!”
……
而另一边,曾经和周硕同样有过合作的哥伦比亚环球出版社内,却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场景。
在纽约曼哈顿的哥伦比亚环球出版社总部,副总编汤姆·威尔逊快步穿过铺着厚地毯的走廊,手中紧握着那份《出版商务周刊》。
他几乎是闯进了总编理查德·安德森的办公室。
“理查德,我们必须立即启动《龙族》的引进计划!”汤姆将周刊摊开在总编面前,“莱茵河那边肯定已经在行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