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农家团宠乖乖女,锦鲤公主要觉醒 > 第91章 少年击掌为约

再耽搁下去就要误了上课的时辰,到时恐会被夫子责罚。

尤其林子墨第一天来报到,不能给夫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再次和家里人拜别,二话不说,拽着行尸走肉一般的陈家禄往县学里走去。

陈家禄猝不及防被拽了个趔趄,什么都没说,跟在林子墨身后走着,像是个伴读。

林子墨余光向后瞥了一眼,嗓音淡淡的,但却足以传到陈家禄耳朵里。

“听闻你明年要考童生试。”

陈家禄没有回应,林子墨也没指望他能说些什么,依然自说自话,“好巧,明年我也打算下场一试。有没有兴趣比一比,看看到时我俩谁的成绩更优?”

陈家禄是县学的老学员,他所在的班在内舍,像林子墨这样今年新招收上来的新学子则在外舍。

外舍长廊的四周,长着好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两人此时已然走到一棵树下。

陈家禄没应话,林子墨停住脚,随手托起一条垂落着的柳枝,“怎么,可是不敢?”

十几岁的少年最易争强好胜,况且又三番两次被人用言语刺激。

陈家禄终于抬起头来,狠狠咬了两口大肉包,“大丈夫有何不敢?”

“不过我略长你两岁,还比你多上两年学,比名次多少有点欺负你的意思。但是我也知道,你素来爱读书,想来在家课业也没落下,我看不如这样,只要你能过了童生试,就算我输,如何?”

他既如此说,林子墨也没坚持一定要比名次,转过身淡然一笑,手掌举至半空中,“一言为定,输了不许哭鼻子。”

陈家禄把最后一口肉包子塞进嘴里,也举起手掌,“这话该我来说。”

清风徐徐,两个风光霁月的少年在树下击掌为约,而后相视一笑。

聪明如陈家禄,怎能看不透林子墨的用意。

如果这样他还不领情,那他这人未免太过矫情了些。

陈家禄扭头先走一步,转身的一瞬间,向林子墨道了句谢谢。

同样是谢,却道出了不一样的心境。

***

过了没两天,沈青玄出银钱开办的私塾也开学了。

私塾先生叫韩苍松,是一个落了榜的秀才,因为年岁太大不想再考,一直想找个地方归隐田园。

以韩苍松秀才功名,给村里孩子们启蒙绰绰有余。

私塾每日只上半天课,剩余半天时间韩苍松自由支配,种花、种草、种菜,正好合韩苍松的心意,一举两得,沈青玄这才把他找了过来。

私塾就在村中心,紧邻祠堂。

来私塾上学的娃娃不光有榆柳村的,附近几个村子得到信儿,不少人家宁可天天起大早,上下学接送也要把自家娃送过来。

束修十文钱,没银钱能用物抵,笔墨纸砚私塾提供,这天大的好事儿不积极,想啥呢?

正式开课这天,祠堂和私塾外,呜呜泱泱围了不少人,有求学的娃娃,也有送娃娃的大人。

小喜宝也来送自家两个哥哥,占着自己身量小的优势,牵着叶楚辰挤进了人群最里面。

她的两个哥哥穿着统一的学生服,一脸庄重,正按照老先生的指引一步一步做。

行礼作揖、磕头、洗手……最后老先生还在两个哥哥眉心上点了个红点,小喜宝摸了摸自己的眉心。

哥哥们点了红痣好好看,喜宝也想要一个。

开学礼的仪式完成,私塾正式开始授课。

私塾里,先生正教导孩子们规矩,而外面,一众大人们在安静围观。

他们虽然听不懂,但看到这样的场面,就是情不自禁想哭,榆柳村有的村民们更是直接在祠堂外跪拜起祖宗来。

“我家狗娃现在是读书人了,将来没准能有大出息呢,真是祖宗显灵,祖宗显灵啊。”

过了好半晌,众人才渐渐散去。

看完拜师礼全程的小喜宝,牵着叶楚辰的手往家回,此时小人儿心里好多问题在打转。

小喜宝晃了晃叶楚辰的手,“小辰哥哥,你不用去读书吗?”

叶楚辰见小不点抬头看他太累,就把她抱了起来,“那些我早已经学过。”

小喜宝搂着叶楚辰脖子,发现确实是这样视线比较好,能看到小辰哥哥整张脸。

听到叶楚辰说都学过,只觉得小辰哥哥真用功,就是不知道和大哥哥比起来,谁读过的书更多一点。

小喜宝没纠着这个问题不放,立马问下一个,“小辰哥哥,刚才老先生为啥要给哥哥脑门点红点啊?”

其实刚才观摩拜师礼的时候,叶楚辰就注意到了,小不点似乎很喜欢那个红痣,甚至还摸了摸自己眉心。

叶楚辰勾唇浅笑,“那是开笔礼,先生用朱砂在学子额间点一颗痣,寓意开智,眼明心亮,日后学业上能一点就通。”

小喜宝眼睛噌就亮了,趴在叶楚辰肩膀上看向身后的沈青玄,“师父,那你也给喜宝点一个,这样喜宝不管学啥武功,马上就能通。”

沈青玄手持折扇,轻点下小喜宝眉心,“好,回去就给你点。”

小喜宝嘻嘻笑。

几人说话间就到了家,小喜宝还有问题没问完,边就着叶楚辰的手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边又问了起来。

“师父,为啥私塾里都是像哥哥们一样的小哥哥,没有小姐姐,她们都不爱读书吗?”

小喜宝这个问题,沈青玄思忖片刻,想着说太深小乖崽也听不懂,只能通俗易懂解释一下。

“不是她们不爱,是封建思想和制度导致她们不能爱。”

“简单来说,这个朝代的大多数长辈都觉得女子读书最是无用,他们认为女子不需要懂太多学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才是她们一生的归宿和出路。尤其是像榆柳村这样的偏远山村,这种偏见最为明显。”

“而且绝大多数学子读书都是为了考取功名,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考不中个秀才,当朝为官的又都是男子,女子没办法考取功名,很多私塾、书院,也不招收女学子。”

“倒是有不少达官贵人、大户人家,会请先生到家中为子女讲学,教授她们识文断字,琴棋书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