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惊溟侠记 > 第2章 乘月闲谈恻心事,三空竹居无名人

惊溟侠记 第2章 乘月闲谈恻心事,三空竹居无名人

作者:御笔成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12 04:01:24

青城山,栖霞镇上,一袭青衫的中年男子恍恍惚惚,拿着个酒壶来到一家“四方来缘”酒楼中。

叫来小二沽满一壶酒,提着踱步又走向东南边的小湖,在湖中小亭下坐了下来,仰躺在栏杆上,心中想起不堪往事,长饮一口酒,倏尔拍栏而起,立于湖面,长啸一声:“啊……”

“噗噗噗……”

这一声,真气十足,震得脚下周围的湖水倒立,宛似爆炸一般,引来湖边多人驻足观看。

只见他以手作剑,在湖面挥舞起来,湖水不断澎湃乱溅。

湖岸众人不知此人因何缘故,神状疯癫,但是能立于湖面而不沉落,想是武功高强之人,不敢轻易大声指点。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他伸手摄来亭中半壶酒,豪饮一口,在众人吃惊地注视下,踏湖而飞,掠过一栋高楼,身影便消失于众人眼底。

出了栖霞镇,那人掠过竹海之巅,直往青城山上的三绝观而去,可行至半山腰,忽见一人携着一位身中重伤的男子从竹海上飞过,他目光一凝,提气追去。

李翀逍携着奄奄一息的狄懿,见后面追来一人,又见下方竹林中有几间竹屋,便落下身去。

见到竹屋前的一块木牌上刻着“三空竹居”四字,左首那间竹屋还弥漫着青烟,心想这青城山隐士高人颇多,须得以礼相问,故而朗声道:“在下李翀逍,无意打扰,只是在下一位朋友命在旦夕,不得不向贵居借用些许时间。”

良久无人回应,李翀逍便又准备出声询问,身后竹海上却传来一道悠悠之声:“此居三空,无水、无粮,无人,阁下想用就用。”

李翀逍转身抬望,立在竹海之上的青衫男子竟是刚才跟在自己身后的那人,道:“这位前辈,这三空竹居可是您的养身之地?”

那人仰天豪饮一口酒水,摇了摇酒壶,飘然落地,步履飘忽,清瘦的身子摇摇晃晃,推开竹栏,走进竹居,道:“嘿嘿,名震天下的剑仙、神捕竟狼狈如斯,不知打伤这位大唐第一神捕的英雄是谁?”

李翀逍扶着狄懿走在他身后,见他识出两人身份,心道此人果然是高手,还好方才没有唐突无礼,道:“前辈既已认出我是谁,想必也该认得那人了。”

然后将那乐山大佛上发生的一切说了一遍,那人却是皱起眉头,摇摇头,道:“我已隐世而居数十载,对于江湖人事全然不闻,你口中此人,想必是近年来崛起的高手吧。”

李翀逍道:“不错,此人武功可堪当世无敌。”

那人将酒壶放在竹屋前的竹桌上,坐在竹凳上,伸出左手指向左边第二间竹屋,道:“你且将这位大理寺卿带到那间屋子,不过竹居中就我一人,常年来不染重疾,故而没什么疗伤良药。”

“多谢前辈,在下只为狄大人运功疗伤片刻就离去。”李翀逍向那人道谢一声,看他自顾自饮酒,没有回应,扶着狄懿进了第二间竹屋。

竹屋内空空荡荡,李翀逍也顾不上环境,给狄懿输送真气,护住他的心脉后,又给他运功疗息半个时辰,松了口气,道:“总算保住了你一命。”

狄懿喘气低声道:“多谢蜀王相救,他日有机会,微臣必亲自登门拜谢。”

李翀逍道:“若非我师父算得准,不然你非得丧命于乐山。”

狄懿道:“原来是魏前辈,早听闻他精通占卜算卦之术,今日总算亲自见识过了。咳咳……”

李翀逍见他咳得厉害,道:“狄卿你伤势深重,不宜多说话,待我为你再度些真气。”

当下李翀逍双手掌心放在狄懿后背,为其渡真气,又过半个时辰后,狄懿稍有好转。

李翀逍扶着他走出竹屋,见那人已伏桌而睡,也没出声告别,携着狄懿,踏着竹海往东远去了。

待至扶光隐山,趴在竹桌上熟睡的青衫男子才醒来,见天上星辰闪烁,清月皓明,摇了摇酒壶,却是酒水已空。

“酒水已无,当是煮茶闲谈的时刻了。”他起身离开竹居,踏着竹海,往山上而去。

很快来到青城山上唯一的一座道观——三绝观,观中清寂,四野无声。

进了观中,那人轻车熟路的往东边的一座亭子走去,那里一位道人坐在一棵桂花树下的石桌前,石桌上一壶茶两具茶杯,其中一杯空着。

“三空老兄,今夜为何来得这般晚?”道人听得身后脚步声,头也不回,提着茶壶将另一杯倒满八分。

那被叫做三空的青衫男子在道人对面坐下,端起刚倒的茶水,一饮而尽,又长叹一口气。

道人笑而发问:“贫道自西域来此已有一年之久,常与三空老兄乘月煮茶闲谈,却从未见过你这般愁样,可是有甚心事?”

此道道号玄清,去年自西域前来中土,而青城山三绝观建于大唐初年,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但自上任唐王继位后,扬佛抑道,所以观中道士凋零无几。

如今,风景更为凄惨,只剩玄清于观中打理,同时还照顾一位小道。小道甚小,方才两岁,还是玄清老道去年自西域来青城山途中捡来的一名弃婴,见其无父无母,甚为可怜,于是收为道徒,赐道号一清。

玄清老道本是云游四方的散道,占卜之术略通一二,但定居青城山上三绝观后,从未踏出山门半步,也不主动做替人算卦、解命、画符的行当。

如若有人来找他,他也只是说几句箴言,也不说解清楚,让人觉得他故弄玄虚,久而久之,便很少有人来找他了。

年近半百的三空经他一问,苦涩道:“我名为三空,本以为贪嗔痴三念俱空了,因此这些年隐居于此,还自创了《三空剑诀》。

“谁知今日在午睡中与一位故人重逢,醒来时怅然若失,恻然生悲,故而怕这些年来,静隐的心境毁之一旦。”

玄清与他相交一年不到,对其过往不甚了解,只知他易名三空,是想心中无贪,无嗔,无痴,做个逍遥闲士,至于他过去贪嗔痴于何人何物何事一慨不知。

此刻由他亲自道来一隅过往事,便不住好奇问道:“故人何其多,不知三空老兄又在意哪一位?”

三空自倒自饮一杯茶,道:“一位本是相逢不相识的故人。”

玄清静耳倾听,三空接着道:“她有一个好似空谷幽兰的名字——莜芷。”

抬头问向玄清,“不知大师可曾听过一位无名剑仙在乐山大佛上题下一首《天海乱春秋》的古诗吗?”

玄清摇摇头表示不知。

三空道:“传闻三年前,一名散修剑客游历到乐山,兀见乐山大佛气象雄奇,心中诗兴、剑意并发,于是一边舞剑,一边题下了一首诗。”

玄清道:“难道,那无名剑仙便是那叫莜芷的女子?若真是,倒也是名奇女子,难怪叫三空老兄心境不稳。”

三空却摇摇头,缄默几秒,壶中酒水又少了一杯,他举起茶杯杯,抿了半口,盯着酒杯中的月亮倒影,脑中还有几分醉意,道:“莜芷她就是崇拜那位无名剑仙,也想一睹其风采,只是那无名剑仙人去无处可寻,她只好来到乐山大佛,看看写了什么斐然诗章。

还未到乐山,就遇到凶绝西域的天池九煞,她虽生于传承百年的古武世家,却半点武功不会,所以险些被欺辱。

救她之人正是我,其时我正好创出三空剑诀,正找人试剑不得,带着莜芷的同时与天池九煞一路到了凌云寺,九煞尽败我手。

由于刻在大佛上的诗的位置高,莜芷便让我携她上半空一观,我随她愿后便一走了之,其中暗中拜托凌云寺中一位高僧护送她回去。

后来那位高僧告诉我,莜芷并未想回去,反而四处打听我的下落。”

说到这儿,玄清已猜到两人的几分往事,不过还是洗耳聆听。

而三空还沉于过往,道:“莜芷四处寻我无踪后,便整日守在乐山大佛下,时长三个月,那位高僧与我是旧识,也知我隐居于此,他不忍莜芷的一番诚心被辜负,就告诉了她关于我居于何处。

她找来三空竹居后,我有心隐居不问世事,当然也不会动情,任由我对她如何漠视,总是不愿离去。

时常在我舞剑时抚琴奏萧,我读书遇难解之事时,她便在旁说解,知我要喝酒时,又下山沽酒……久而久之,我便陷于她的善解人意,过了些时日,我二人便私定终身。

只是好景不长,她家中亲人知道她在三空竹居,派人来强硬带走了她,那位高僧告诉我,她家世是贵胄也比不了的,我黯然心伤,便当是一场梦,自此一别,已有一年,我与她都没见过一面。”

说完,三空连喝三杯,神色间忧伤无限。

玄清也无言,只得看他一人喝了三杯后又一杯接着一杯,眼看着茶壶中茶水将空,又见月斜夜深,便劝说道:“三空老兄,虽说这酒水可作为相思、愁苦的解物,却不宜多饮,今夜你酒意未清,且夜已深,不如停杯,到观中休息一夜,明日再饮,如何?”

三空醉意渐渐酣浓,摇头又点头,口齿不清,再饮一杯后伏桌喃喃自语道:“我那流羽贤弟,结拜时说要饮完一百壶酒,还差四壶才满百。”

玄清看着伏桌而睡的三空,轻笑着摇摇头,低声自语道:“平日里,三空老兄你酒量可谓千杯不醉,今日却因一件儿女之事一壶便醉。”

顿了一下,又道:“果真是世间的相思最是醉人。”

起身扶起三空进了屋去了。

第二日清晨,三空被一阵撞钟声震醒,举步出门去,见左边山头亭中,玄清正撞晨钟,回想昨夜最后失言吐出往事,苦涩一笑,径直离开了冷清的三绝观。

行了数百步,来到只有三间屋子的三空竹居,其中左边一间曾住过那一位梦中重逢的女子,他不住驻足发愣片刻,黯然道:“事如云烟人似水,贪嗔痴一念成灰,三空啊三空,莫要坏了这些年的心境了。”

正要迈步进屋,忽然一道黑影自竹林上空横过,直往山上三绝观,三空暗道:“此人轻功如此了得,是玄清的朋友?”

他心生好奇,掠上竹林,快速跟上那道黑影,只是那人轻功绝世,转瞬间便不见了踪影,三空判定那人是去山上观中,便踏竹海而去。

钟声已止,玄清正抱着一清小道士在偏西的一座小亭边缘来回徘徊,三空皱眉道:“难不成是我眼花了?”

以玄清的修为,若是有人前来,定会有所发现才是。

他恍恍惚惚回到三空竹居,拿了酒壶到山下栖霞镇的四方来缘酒楼中,叫来小二沽满一壶酒,提着就出了栖霞镇。

回了竹居,三空将半壶老酒一饮而尽,又觉不尽兴,进屋翻捣一阵,搜出几坛昔年酿下的陈酒,自顾自饮,最后醉倒于竹居檐下。

醒来时已是日薄西山,清月浮空,脑中昏沉,以内力逼出些许醉意,纵身踏着竹海,又去三绝观寻找玄清闲谈。

玄清一般这个时候,会哄睡了一清,然后于观外东亭中桂花树下烹茶闲坐一两个时辰。今夜他甫一烹完茶,三空便从竹海上飘下,二人对坐下来。

玄清将竹杯放正,斟满热茶,道:“三空老兄,昨夜听闻你说完红颜知己一事后,沉睡前又听闻‘流羽’一名,可有兴趣说与贫道听听?”

三空也不顾茶水滚烫,举起就下腹,道:“流羽是我结拜兄弟,我与他以剑相识,以酒相交。我有意不问世事,想必他也不知道我隐居于此,认定我早已丧命于仇家之手了吧。”

玄清调侃道:“红颜若雪,知己交心,二者三空老兄俱得,实在不该做个隐士,以你之风流,该当问剑天下才是。”

“问剑天下?”四字似乎刺痛了三空内心深处,往昔轻狂的峥嵘回忆被勾起,望着手中空杯,痴痴的失神。

遥想当年,他乃是朝廷重臣,权倾一方,却因奸佞诬陷,祸及九族,九死一生后,入襄阳生死门,习得一手冠绝天下的剑法,出关后替师出战,独败所有前来向师父一决高下的剑客,一举成为大唐武林的一个传奇。

只是因同门师弟聂渊,以天下刀客为试炼者,为师门引来灭门之祸,绝望之下,心死如灰,选择了易名隐居,也放弃了报双重血仇。

玄清不知他过往,但见他眼底流郁,不知作何安慰,只得与他饮茶静坐片刻,而就在二人缄默时,忽听得一阵剧烈的竹林摇曳声。

两人同时循声望去,一道黑影立于竹巅之上,黑巾遮面,头戴斗笠,完全看不清来人面目。

三空凝着眉头,因为来人的身影与白日清晨所见的那一道黑影极为相似,但不知他是何缘故,又不知所踪,此时又不知为何而来,开口问道:“尊下再次访观,不知有何请教?”

玄清一震,此人竟是第二次来了,他竟没察觉。

来人身子掠过二人头顶,立于房顶,一言不发,只见他右手一送,一团黑漆漆的不明物体便向玄清二人飞来。

三空并指成剑,一剑横去,却被那人点出一指,化去内劲,那团黝黑的物体已近三空、玄清二人之身,瞧清是个襁褓后,三空立时接住。

那人这才开口:“此子关元穴以寒气冰封,唯有东离族的《离阳神诀》方可化解,在此期间,若是教他半点武功,必活不过七岁。十二年后,‘四客临渊’之时,便是你楼筠尧绝命之日,好之为之。”

说罢,又掷下一枚吊坠,三空接住后,他人已消失无踪。

三空与玄清二人对视一眼,皆感到一阵震颤,尤其是三空,因为此人竟知晓他过往的姓名,而且他口中的“四客”,亦是他所认识的四人,心中所思的女子——莜芷更是出身自东离族。不过,将这孩子送来,又是何故?

带着满腹狐疑,望着手中的玉坠,只见其形如半月,上面镌刻着三个小隶文字,细看以后,望向熟睡在襁褓中的婴儿,道:“难不成这是这孩子的姓名?”

玄清探头看去,借着月光,还是能看清玉坠上刻着“姜云恪”三字。

回想刚才那人说的这孩子的关元穴被寒气封住,不能练武,三空伸手去轻触婴儿的下腹处,果真感到一阵冰寒,道:“这孩子是什么来历?”

玄清道:“姜姓乃姜国国姓,不过已覆灭四百多年,当今天下,此姓氏甚少。”又问:“三空老兄,这孩子作何安置?”

三空道:“我暂且带回三空竹居吧。”

玄清无奈道:“也只能如此了。”

经此一事,二人再无心思饮茶,三空将玉坠交给玄清存放,然后带着婴儿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