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惊溟侠记 > 第11章 鼹静鸟息,英雄落幕

惊溟侠记 第11章 鼹静鸟息,英雄落幕

作者:御笔成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12 04:01:24

“那大叔好厉害的样子。”姜云恪心里的紧张从未放松一分,从未见过如此场景,只觉那灰衫大叔强的可怕,更担忧起师父来。

左小仙道:“我七岁那年,听到大伯与爹爹说到过这门神功,还被记载在一本叫《十二惊溟谱》的札记中,说这是一门邪功,可是这东离世家为什么可以修炼?”

“十二惊溟是什么?”姜云恪蹙眉问道,左小仙摇首道:“我也不知道。”

她目光呆滞了片刻,隐有泪光,姜云恪看到这一幕,问:“师姐,你怎么了?”

左小仙哽咽道:“我爹本是襄阳城的城主,在大唐国也是一个重权大臣,可是就因与大伯某一夜谈到这本《十二惊溟谱》,被朝廷中人大做文章,因此入狱。我们左家世代为大唐国的名臣之家,却因一本手札而罪及九族,千古清明毁于一书,大唐国当今国主真是个不明是非的昏君!”

她激愤难当,不禁口吐逊言,双目中尽是愤恨。

姜云恪听她胆大斥骂当今唐王,吃了一惊,及时以手捂住她的嘴,紧张说道:“师姐,你怎么骂当今圣上,不要命了吗!”

左小仙撇开他的手,踢了他一脚,道:“长安离这里有千里之远,这昏君难不成还长了一双千里耳?再说了,他不分黑白就下令诛我全家,害得我流离无居,骂几句不该吗?我师父说,师伯之前也是朝廷中的官员,也是被这昏庸的狗皇帝逼得隐姓埋名的,你不该替你师父骂上几句出出气,你配做他的弟子吗?”

姜云恪被她骂得语塞,一时也不敢出言不逊,唯诺着站着,左小仙轻藐他一眼,随即不再理他,转头看向屋顶。

其时纱云遮月,朦朦黑夜中,东离长卿一声沉喝,双掌盖落,周遭碎叶随内力如河瀑一般倾下。

三空思忖如何避过,却无处可避,那茫茫之气早已将自己封锁,当即闭目运劲抵挡。

“呼呼呼……”浊气从四方奔涌而至,竹屋不断散解,竹片纷纷松掉,只片刻功夫,竹屋轰然倒塌。

姜云恪呆愣住了,被清醒的左小仙拉着往后退了数十步。

而置身气流中心的三空更像是蝼蚁卷入沧海中一般渺小,足下竹子剧烈摇晃,他虽运劲稳住,可人已年迈,终是中气不足。

加之方才肺腑受创,被东离长卿催发的浊浊内力冲击几下后,终于抵挡不住,噗噗噗的几声,鲜血自口中接连喷涌而出,身子倒飞穿过几株竹子,落入深处。

“师父!”

姜云恪迫急向竹林深处跑进去,左小仙跟在他身后。

而东离长卿收手以后,缓缓落地,看着四方狼藉,心里自叹唏嘘:“筱芷,二哥这般做,不知对也不对。”

语毕,迈着步子向竹林深处走去。

姜云恪奔进竹林,见着三空平躺着,跪着抱起他的头,师父的发丝被血粘稠着,气若游丝望着自己,他哭腔道:“师父,你怎么样了?你别吓徒儿啊!师父……师父……”

左小仙也赶了过来,跪在三空右边,神色惶恐,悲声痛哭。

三空被震得肺腑碎裂、筋骨寸断,也未曾想到,四客之一的一念大师也没见过,此时却仅剩一丝生气,眼皮不住的颤抖,望着姜云恪,一句一句说道:“云恪……为……师再也……不……能……照顾,照……顾……顾你了。”

姜云恪呜咽悲哭,不知所言,三空接着又道:“云恪……你日后…不必…不……不必记恨……东离家。二尊主若是……带你们……去了……东离家,你……便待在……那里……,记……记住了……吗?”

姜云恪泪水直流,右手紧紧握着师父的手,竟悲痛得说不出话来,摇头又点头,眼泪不住地滴落。

左小仙也哭红了眼,见三空说话十分艰难,侧头望着自己,目中似有所求,她当即点点头道:“师伯,您放心,仙儿会照顾好小师弟的,您放心的去吧!”

说罢,三空急急喘了几口气,缓缓闭目,就此命绝。

“师父……”“师伯……”“呜呜呜……”

姜云恪与左小仙悲恸大哭,哭声甚是绝望,于竹林中袅袅不绝。

纱云散去,月华轻柔的泄下,竹林中没有鹤唳猿啼,唯有清风轻拂、明月无声,青竹落叶几片,似也在为一代剑客的落幕而叹息寥落。

姜云恪与左小仙两人抱着三空痛哭了一阵,也不知东离长卿何时站在他们身后的,待两人哭得险些缓不过气儿来时,他分别在两小孩身后凭空点了点,两人随即昏倒过去了。

就在这时,一道叹息声自林中四方悠悠传来,东离长卿暗自吃惊后,神色自若,朗声道:“早知青城山一带,隐士高人颇多,只因今夜前来与旧人一叙,不知扰了哪一位高人前辈的清修,长卿在此赔礼,也期望能见高人前辈一面。”

他语气中虽携谦逊,却也有自傲怠慢之意。

“离阳神诀不愧为十二惊溟之一,虽未尽全力,却已让人心悸难挡。”忽然,那道声音再次响起,歇止后,一道身影兀自出现在东离长卿眼中。

来人身着玄青色的道袍,双眉如霜,面容看起来虽有些枯槁,双目却清濯有神,正是三绝观中的玄清道士。

东离长卿见他神态端详,内息沉稳,且从他口中听到“十二惊溟”四字,心中一震,此人绝非庸碌之辈,当年虽有过一面之缘,但已过十余载,早已印象模糊,问道:“敢问真人道号是?”

玄清笑道:“贫道道号玄清。”目光转向地下的三空,神色哀伤,道:“命中死劫,避无可避啊!”

东离长卿心中冥想几转,真是想不起来此人,不过他既然知道自己所使武功,只怕也是个江湖老道隐居此地罢了,语气自是平和了许多,他问道:“真人与他是旧相识?”玄清点点头。

玄清又道:“当年他孑身来到此处,与贫道煮茶论道,颇为有缘。”

东离长卿道:“他命丧我手,你若想为他报仇,出手便是。”

然而玄清却摇首道:“我并非为友报仇而来,只是来替他完成一桩遗愿。三空前些日子嘱托贫道,一定要照顾云恪一二,此时他先临黄泉大道,贫道自是不能让好友含恨而终。”

东离长卿道轻笑道:“不满真人,三空算起来也算作我妹夫,方才与我缠斗之余,也托孤于我。另说舍妹一生情钟于他,若我不应允,她于九泉之下岂不也是安心不得?”

玄清点头,道:“这么一说,也是在理。”

他瞧了一眼伏在三空身上的姜云恪与左小仙,又道:“其实早在十二年前,贫道与三空碰见一位黑袍客,他内功精湛,当世无双,其时他莫名丢下一名男婴,并留下‘四客临渊,命格重解’八字箴言。其后我自算一卦,这箴言中所指之人并非指三空一人,而是整个大唐国。”

东离长卿蹙眉,冷声道:“我东离世家早在数百年前就已遁世而居,族中任何人不得参与庙堂之事。江湖事也少有涉及,这大唐国命格怎样运转,与我东离世家有何干系?”

玄清沉吟半晌,笑道:“非也非也,东离居士可曾记得当年前自长安城中传出的流言吗?”

东离长卿摇摇头,玄清道:“十二年前,长安城中的十二惊溟圣德碑被毁,作为十二惊溟排名第一的惊溟剑被人取走,同年临世的太子也被人断了生气,且在长安城中流传出‘惊溟重聚,大唐将覆’的箴言。”

“唐王盛怒之下,派了大唐第一神捕狄翳追查那事,狄翳带了一千神策军,一万铁骑从千里迢迢的长安追自西蜀地界后,都险些丧命,此后大唐国境内,‘惊溟’二字成了禁忌文字,但凡谈及此二字之人,抑或家族、宗门罪及九族。”

“那人能以一己之力使得大唐第一神捕落魄而归,是谁又将狄懿从那人手下救走,唐王又何以将‘惊溟’列为禁忌之字?其中原因,东离居士可知?”

说到这里,玄清目光看向东离长卿,后者陷入沉思。

良久之后,东离长卿悠悠道:“天下谁人不知那是西蜀王的峥嵘手笔?”

玄清道:“可是天下还有传闻说,当年刚出世的太子并未夭折,狄翳追寻到川蜀之地,落魄而归,想必与此事有所关系吧?相信东离居士,也遇到了一位神秘人,能说动你来青城山寻找三空的理由绝非是令妹一事,而是这个孩子吧?”

东离长卿脸色微变,只不过在暗夜中旁人看不到。玄清见他不语,笑道:“东离居士不必吃惊,贫道身在山野,心寄自然,朋友寥寥可数。三空生前常说,一个人道心不稳,全是受一个人的贪、嗔、痴三念所困,让贫道裨益颇多,于是引为忘年知己。他生前遗愿,贫道自当竭力而为。且适才观战,深知他深受‘痴’念所困,所以贫道想与好友静静坐谈一夜,为其疏清执念。”

东离长卿道:“真人说来说去,无非想带走这个孩子罢了。”

见玄清默然不语,又接着道:“若我不允,真人又该怎么办?”

玄清淡然而道:“好友绝世,急需落土。待到天色清明,贫道自当亲临乐山。”

东离长卿长笑一声,身子移动,左右手携起姜云恪与左小仙,声如洪钟:“长卿自当备酒煮茶,恭候真人。”

其后纵身一掠,人已踏竹远去了。

玄清静静地看着躺在地上的三空,喟然一叹,将三空抱起走到残破不堪、只剩一堆竹片的小竹屋处,将他放置在那张完好无损的竹桌旁,自己在坍塌的废屋中搜寻着什么。

一柱香过后,玄清手中拿着一个小盒子、一只玉箫,静坐在三空对面,默然很久很久,竹林中寂寂无声,鼹静鸟息。

待到月影西斜,天将泛鱼白,玄清才缓缓起身,将竹片堆成一堆,又将三空轻放在竹片堆上,吹燃一根火折子,点燃竹片堆。看着火舌熊熊冒起,青烟愈加浓烈。

将三空遮没后,他拿着玉箫流羽,按宫引商、调角换羽,吹出一曲悠扬清越、悲切断肠的曲子,踏着沉重的步子,向山上缓缓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