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戈壁鱼猎:捡个旺夫女知青当老婆 > 第429章 为啥不给我们家贷款

其实魏大根猜的没错,魏大山确实有靠着卖营养包赚钱的打算。

虽说在接下来的几年,尤其是再过两年市场彻底放开管束之后,这黑木耳的价格还会暴涨,但光指望种植木耳赚钱,魏大山是不满足的。

物以稀为贵,一旦种植的多了,就不值钱了。

随着自家温室赚钱的消息传的越来越远,以后跟风种木耳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种事魏大山阻挡不了。

菌丝培植这种技术活,魏大山干不来。

但营养包,魏大山确实是在考虑。

一旦盖大棚种木耳的人越来越多,对于营养包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而且营养包这玩意儿,也不是谁就能随随便便搞出来的,即便搞出来,能不能种出顶级的木耳也是两码事。

而这对于魏大山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商机。

毕竟,魏大山的营养包,可是能培植出一级货的,只要种出来的木耳能更加赚钱,自然不缺买家。

“大山,给你个这玩意儿!”

临近傍晚的时候,养鸡场外传来了一阵拖拉机的声音。

却是李孝武带着人,拉着两车红砖过来了。

既然李孝武都离职单干了,这修建大棚的事情,魏大山委托给了李孝武。不仅魏家的大棚,就是以后红柳村的村民要修建大棚,魏大山也都会给李孝武介绍。

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嘿,剥玉米粒的?”

看到李孝武从车上搬运下来的铁疙瘩,魏大山也不由得神色一惊。

这铁疙瘩不是别的,正是这个年代特有的手摇玉米脱粒机,只需要把玉米棒子放到上面那个口子里面,然后一手往下按着,一手不断摇晃手柄,就可以轻松的将玉米完成脱粒。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哪怕是接下来的二十年,整个农村地区,也没有几家有这玩意儿的。

基本都是一家的机器轮流转,效率十分低,而大部分人家,都是用螺丝刀先在玉米棒子上划出来一道口子,然后靠着两三个玉米棒子相互摩擦,方才能完成脱粒。

而且,为了好脱粒,一般都得先把玉米棒子晒干。

若是有这手摇玉米脱粒机的话,即便不用晒干,也能轻松完成!

不过,李孝武手中的这个脱粒机,貌似跟自己见过的不太一样啊。

“孝武哥,你哪里搞得这玩意儿?”

魏大山连忙笑着迎了上去。

“这个啊,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李孝武道,

“我们那边的铁厂里面正好有一些零部件和家伙是,我就自己动手造了两个,给你一个!”

李孝武在部队的时候,就经常干一些维修的活,时间长了,多少也积累了不少手艺。这点活可难不倒他。

“厉害!”

魏大山顿时恍然,难怪模样跟标准的脱粒机不太一样,原来是李孝武自己制造出来的。

魏大山当即就从玉米笼子里取下来两根玉米,塞进去试了试。

眨眼的功夫,两根玉米棒子就完成了质壁分离,地上全都是玉米粒,伴随着的,还有掉下来的玉米芯!

李孝武的这款脱粒机,虽然模样有偏差,但功能一点没减弱啊。

有了这玩意儿,不论是交公粮,还是以后想吃玉米面,都方便多了!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不论是交公粮,还是卖玉米粮食,都是按照玉米粒的重量计算的。

也就说,你不论是想要吃玉米面,还是把他卖了换钱,脱粒这个环节是不可能避免的。

而光是这个环节,光靠着徒手脱粒的话,没有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别想完成!

李孝武随手做出来的机器,帮了魏家大忙啊!

“你们忙你们的,我带人盖大棚去!”

李孝武轻轻一笑,跟魏大山闲聊了几句,便带着几个人去那边卸砖去了。

在施工队的时候,他只要负责工程进度就好,可现在自己出来单干当了老板,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自动手。

而且,这些兄弟既然选择跟了自己,李孝武就得保证让人吃饱饭。

魏大山将这么多工程介绍给自己,自己自然也不能耽误了人家!

接下来的几天,魏大山除了进山采药,就是回到村子里,和大哥一起剥玉米或者制作营养包,日子倒也过的充实。

尤其是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中,看着奶香奶香的女儿,魏大山就感到格外的满足。

而这几天,黄有田也没有闲着,在他的几次交涉之下,乡里的信用社,终于来到了红柳村。

虽说这个时候,政策上支持农民自己搞副业甚至创业,但想要跟信用社贷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两个工作人员考察了一番魏大山和林利民家的大棚,确定这玩意儿能赚钱之后,才开始对红柳村的几个村民们考虑放贷的事情。

李利民家又贷了一笔,主要是林水浩看到父亲盖大棚一个月就赚了一百块钱,也想跟着试一试。

而除了林家之外,秀芹和娟子两家,也纷纷贷款,打算跟风盖大棚种植黑木耳。

他们的男人都在面粉厂工作,每个月有收入,再加上有村支书黄有田的担保,贷款很容易批准。

黄有田自己也忍不住,找了魏大山做担保,也打算兴建一个大棚跟着试一试。

老两口年纪也不小了,若是种木耳能赚一笔的话,以后也不同拖累儿女们。

至于其他几家,也纷纷在黄有田的担保下,从信用社贷了款。

当然,有些人就不行了。

比如张翠莲。

眼瞅着魏大山和林利民,靠着种植木耳赚了不少钱,再加上其他几家也都在跟风修建大棚,张翠莲就动了心。

种植木耳,可比种地轻松多了。

若是自己也承包一块地,盖个大棚,每个月能赚一百的话,那以后生活可就富裕多了。而且,等儿子回来,也不用担心被人看不起,靠着种木耳,就完全够用!

可张翠莲哪里想得到,别人的贷款都审批下来了,唯独自己家,竟然被驳回了。

“为啥他们都可以贷款,我家不行?你是不是欺负人?”

得知结果的张翠莲,第一时间就找到了信用社。

信用社的人淡淡的看了她一眼,

“据我们所知,第一,你家儿子有偷窃的记录,家里只剩下了你们母女俩劳动力,而且听说,你们这些年好吃懒做,似乎并不擅长干农活。”

“第二,贷款是需要有担保人的,别人家都有,你们家没有,我们贷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