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9章 印度(一)

永乐大帝 第9章 印度(一)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5:48:15

印度古里城,古里城原本为当时土邦王城所在地,原身是扎莫林王朝,在靖难之前,郑和海外贸易船队第一次抵达古里的时候,买下了一块土地作为晾晒货物以及停泊补给的之用。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及其支持者遭受流放,被发配到这个遥远的地方。与此同时,后期的政治清洗也导致了一些贪腐官员的家属被一同流放至此。

然而,在徐辉祖、耿炳文、平安、盛庸和齐泰等杰出人物的努力下,这个地方逐渐兴盛起来。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智慧,使得这里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外,吕氏家族在大明本土拥有深厚的底蕴,他们迁至此处后,为朱允炆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原本,人们都寄希望于朱允炆能够反攻大明,恢复他的皇位。

但是,当他们目睹郑和率领的庞大舰队时,所有人都意识到反攻大明已经变得遥不可及。于是,他们果断地改变策略,将注意力转向攻略本地。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先后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地区,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外交手段,他们逐渐建立起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权。

而后通过打亲情牌以及各种利益的出让,让朱棣同意建国复帝号!

但是印度本身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统治阶级的人口过少,也就是汉人或者说大明本土的人!整个统治集团的人口数也不到10万人。这让朱允炆统治集团深为忧虑。

就现时代而言,无论是大明本土还是印度的朱允文政治集团,对于与异族通婚这件事情,都存在着相当大的抵触心理。当然,如果是男子与异族女子通婚,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还能够被接受一些。正因如此,本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十分缓慢。如果不是朱棣在本土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将部分土司以及一些当地的豪族流放到印度去,那么人口的数量恐怕会更加稀少,甚至可能会出现凋零的状况。

在古里城的皇宫里,齐泰正在向朱允文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启奏皇上,微臣近日听闻,朱高煦和朱高燧正在美洲积极拓展疆土,而且永乐帝似乎有意让他的这两个儿子在美洲独立建国。目前,他们正在四处筹措移民,以支援美洲的发展。”

朱允文听后,心中大喜过望,不禁脱口而出:“难道说,四叔连自己的儿子都要流放吗?”一旁的方孝孺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他高声叫道:“燕逆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罪有应得啊!”

然而,齐泰见到自己的话还没说完,这两个人就已经开始自顾自地兴奋起来,完全没有给他继续表达的机会,这让他感到有些尴尬和无奈。就在这时,徐辉祖轻轻地咳嗽了两声,似乎是在提醒这两个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的人,先不要高兴得太早。

齐泰解释道:“不是流放,是支持他们两在美洲发展,大明这边给予各种支持。他们两个上一次就已经找到地方了!相当于将那片土地封藩了!”

朱允文立马焉了!

齐泰缓缓说道:“依我之见,这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毕竟,本国所管辖的民众数量众多,且其自身习性也颇为恶劣。相比之下,我们本族的人口相对较少,急需广阔的空间来谋求发展。然而,若是我们不采取有效的遏制措施,那么人口问题将会始终困扰着我们,限制我们的发展。”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因此,臣斗胆建议,我们应当效仿彼时中原边陲地区异族的做法,将敌对土邦的人口进行迁徙。直白地说,就是将这些人口卖给大明,而留下那些性情温顺的人供我们驱使。这样一来,既能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又能为我们带来可观的收益。”

齐泰的声音越发激昂:“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鼓励我国的商人参与到这一次殖民美洲的贸易行动中来。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他们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更能为国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又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张。”

最后,他总结道:“此外,我们还可以将腾出的土地分配给本族人民,或者吸引那些拥有华夏血脉的人前来耕种。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增强本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朱允文面带疑虑地看向徐辉祖,询问道:“徐卿对此事有何看法?”徐辉祖略作思考后,直言不讳地回答道:“陛下,依微臣之见,如果我们无法回到大明,那么这确实是一个为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绝佳良策。如此一来,在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之后,这里未必不能成为我华夏子孙的一个分支所在!”

朱允文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其中的利弊。最终,他下定决心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照此决定吧!传朕旨意给耿炳文,将所虏获的战俘,除了那些愿意归顺我朝的,其余一律卖到美洲去!”

接着,朱允文又补充道:“不过,有一点要注意,那些美貌的女子要留下来,至于那些资质太差的,一律转卖出去!”

当大明驻印度的外务代表收到这个消息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他立即派快船向本土汇报此事,并且先行着手准备海运商人。

此刻的海务提举司刚刚成立,来自印度的报告自然也就交到了李明华手中,参议大臣兼第一任海务提举司提举使。李明华第一时间向监国太子做了汇报!

朱高炽看了来自印度的报告,思考良久说:“按照日本大名的酬劳进行核算吧。同时作为回报。我们将同意印度一直想做的建设船厂的事情。我们合资共建船厂,我们出技术以及大部分资金,印度出人力。以售卖的船只收益作为分红!”

朱高炽说:“目前船只需求激增,大明现在的造船能力是供不应求,现在的条件也不允文过多的人放弃土地进入船厂。所以还是要分点出去,既然日本都有了,何况自己人呢。有舰队驻扎,朱允文也翻不起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