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29章 清算

永乐大帝 第29章 清算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5:48:15

在内阁总理府宽敞而庄严的大厅内,夏元吉与一众靖难勋贵围坐一堂,气氛凝重而又不失和谐。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古朴的地面上,为这场关乎国家未来的讨论增添了几分庄重。

夏元吉,这位以精明干练着称的财政大臣,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诸位勋贵大人,随着陛下新政的深入发展,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繁荣与昌盛。为了支撑这一伟大进程,我们已新设立了多家银行及一系列新兴机构,旨在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在座的邱福、张玉、李景隆、徐增寿、陈亨等靖难功臣,他们的脸上均流露出对新政的期待与支持。“然而,正如诸位所知,新政的推广尚不足十年,民间读书人的培养虽已取得显着成效,但仍难以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需求。人手紧缺,已成为制约我们前进的一大瓶颈。”

夏元吉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但随即又转为坚定:“因此,陛下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招聘女性进入这些新设立的银行和机构,以充实人手,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而这些机构着实需要一些有丰富的学问,见识广的人,陛下建议让各位的女眷们进入这些单位,怎么说呢,地位高,待遇优厚,而且为各位国公拓展一些人脉很有帮助的。这也是陛下的恩典!”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瞬间在在场众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靖难勋贵们面面相觑,显然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提议感到惊讶,但更多的是对陛下前瞻视野的敬佩与对国家未来的憧憬。

张玉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敬意:“陛下此举,实乃英明之举。女性同胞同样拥有智慧与才能,她们定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徐增寿也点头赞同:“不错,此举不仅能缓解人手紧缺的问题,更能彰显陛下对男女平等的重视,对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大有裨益。”

其余人也纷纷表示支持,他们深知,这一决策不仅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远布局。

但是李景隆和邱福却是闭口不言。

在内阁总理府的大厅内,气氛因李景隆和邱福的沉默而略显微妙。夏元吉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微微皱眉,目光温和却带着一丝探究地望向这两位靖难勋贵。

“两位国公,怎么对这个事情有看法?”夏元吉的声音平和而有力,试图打破沉默,引导对话继续。

李景隆轻轻叹了口气,似乎在斟酌言辞,最终他缓缓开口:“夏总理,实在不好意思。我家的情况您也知道,家大业大,并不缺这几个钱。再者说,我家的女眷们,一直以来的生活就是相夫教子,管理家务。如果让她们出去工作,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开不起锅了,需要女人养家糊口,这传出去,对我家的名声可不太好。”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坚持,显然对这个提议持保留态度。

邱福则更加直接,他粗犷的声音在大厅内回荡:“夏总理,少来那一套。别人家我管不着,但我家的女眷,必须给我在家待着。她们不懂那些朝政大事,出去工作只会添乱。再说了,我们男人养家糊口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能让女人抛头露面呢?”

邱福的话里带着几分固执与传统观念,显然对招聘女性进入政府和银行机构的提议并不买账。

夏元吉听罢,心中暗自叹息。他明白,要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他也深知,这是推动国家进步、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一步。

于是,他耐心地解释道:“两位国公,我理解您们的顾虑。但请允许我提醒您,招聘女性并非为了取代男性,而是为了弥补当前人力资源的不足。女性同样拥有智慧与才能,她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这也是陛下对男女平等原则的坚持,是我们大明王朝迈向更加文明、开放的重要一步。”

夏元吉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意与坚定,他试图说服这两位勋贵,让他们看到招聘女性的深远意义。然而,李景隆和邱福的态度依然坚决,他们似乎并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夏元吉暗自叹口气后说:“这是陛下给诸位的机会,既然不愿意珍惜,不要后悔。”

邱福首先站起身,拱了拱手便先走了!随后李景隆也跟着走了!只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

三天后,纪纲带着一群锦衣卫来到了曹国公府,李景隆望着突然造访的纪纲一行人十分茫然。

纪纲笑着说:“奉陛下和太子殿下之命令,调查下曹国公有关涉嫌违法的事情,请和我们走一趟吧!”

李景隆怒斥:“你们有什么证据?”

纪纲说:“有人称你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大逆不道。我朝早已废除跪拜之礼,皇上曾明令,除祖宗天地,父母长辈外,均不能行跪拜之礼。还有你的弟弟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永乐初年早就命令田地粮食不准私自买卖。你们这么做的目的实在让人生疑。”

李景隆知道自己的事大了,他也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但是现在已经晚了!但是他毫不悔过说:“我知道是我不让女眷出去就业,你们就陷害我,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陛下他太过分 ,当年要不是我打开城门,陛下如何能够顺利进城。”

纪纲听了后脸色大变呵斥道:“请你慎言,来人,把他的嘴堵住,押往镇抚司!”

在皇宫中的朱棣听了纪纲的汇报后,冷冷的说道:“当年幸亏是朕,如果不是朕呢?他是不是一样要打开城门?加强调查,严格审查,务必要做实证据。你去找邱福谈谈。”

纪纲答应道:“臣这就下去详细调查,同时我也和淇国公聊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