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 第三千七百二十一章 水银年代(四)

夏天的清晨,天总是亮得很早。没有了记者的骚扰,席勒终于摆脱了日夜颠倒的不正常作息,重新变得健康起来。几乎是天刚刚亮,他就醒了。

不过他醒来并不是因为天亮,而是显而易见的——皮卡丘又在楼下大声嚷嚷。

席勒走到窗边,拉开窗户,闻到了一阵很浓郁的青草香气。外面的纽约中央公园似乎是在修剪草坪,割草机的嗡嗡声不绝于耳。湖上的天鹅有些狼狈地从另一边上岸,在饲养员的指挥之下,跑到对面的树荫里去了。

纽约中央公园很大,哪怕是站在九层楼上,也几乎看不到天际线那头的高楼。入目所及之处全是绿色的森林,竟能在曼哈顿区体会一把住在乡野别墅的感觉。席勒开始觉得这里地价贵有道理了。

席勒走到另一边,把日程表清单拿下来——这是他昨晚写好的今天要做的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去采购。除了要买一些办公室用品之外,还要为史蒂夫的生日宴会做准备。

美国传统的聚会都需要自己带一道菜。根据参加聚会的人的种族和数量不同,要带不同的种类和分量的菜。大多数人会选择带自己的族裔的特色菜,比如黑人就带非洲特色菜,拉丁裔大多数带墨西哥菜,华人就带中餐,而白人带酒、饮料或者外卖的比较多。

席勒来这里也十多年了。据他观察,美国人是格外地不会做饭。他们这里没有任何成体系的菜品:汉堡是德国传过来的,披萨是意大利的,街头小吃大多是墨西哥的,米饭和面条都是亚洲的。如果非要说的话,炸鸡勉强能算是特色菜,但可惜好吃的炸鸡店都是黑人开的。

席勒的朋友们当中,相对比较会做饭的是美国队长史蒂夫和彼得。但是他们做饭的流程是否真的是在做饭,也很值得商榷。

比如,如果是做披萨的话,他们是可以准备好新鲜蔬菜和肉类的,但是饼底不会自己做,只能去超市买速冻的;如果做汉堡的话,也只会自己煎肉饼和放点蔬菜,汉堡胚都是买的;再不就是买点蔬菜和沙拉酱拌沙拉。

按理来说,欧美这边的主食是面包,但问题是美国人也不会白案工作。中国那边基本人人都会蒸米饭,长辈当中也偶尔会有那么几个人会蒸馒头,至少也会做个饺子皮。可要想在美国人当中找一个能从搅拌面粉开始做面包的人可太难了,他们对于面粉的态度就是手足无措。

可能有人会觉得,西方人都喜欢烘焙,动不动就搞个小蛋糕什么的。但问题是他们的蛋糕也是预拌粉弄的:超市里会有那种很大的一整个包装的套装,你只需要按照步骤把各种材料加入到机器里,就能获得一个蛋糕。尤其是马芬蛋糕和纸杯蛋糕,整个过程并不能称之为烘焙,小孩的食玩玩具都比这个难。

可能也有人要问,同样都是来到美国长居,为什么傲慢能够接受吃食堂,而贪婪最终还是锻炼出了一手厨艺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哥谭与纽约的区别。哥谭和纽约虽然都是东海岸的特大城市,但是哥谭的食物是没有那么工业化的——虽然也不能说所有原材料都是现采现杀的,但至少牛肉和鱼肉都是本地新鲜特产,蔬菜是从大都会那边进口的。厨子不说多么厉害,但只要食材新鲜,稍微调一下味就不会难吃。

而纽约可就不一样了。这里的食物是全部被工业化了的:一张冷冻的披萨饼皮比同重量的新鲜面粉便宜非常多,预制好的冷冻炸鸡比冷藏鸡肉便宜。至于新鲜鸡肉?这里根本没有真正的新鲜鸡肉。牛肉也差不多,去那种本地超市的冷冻库里仔细翻翻,基本上都能找到二战时期的存货。

这也就导致不论是神盾局食堂,还是席勒现在开的疗养院的食堂,基本每道菜都得有点冻品。味道都不用多说,光是口感就很难让人接受得了。席勒也是来了这边之后,才第一次吃到像是炮仗外皮的口感的煎三文鱼。

就和英国差不多,美国并不是没有美食,只是美食并不是美国菜。中餐和法餐还是不错的。

在进入无限能源时代之后,预制菜和冻品食材就更是大行其道,因为冷库和冷链运输基本没有成本,能够把冷冻食品的价格压得更低。

现在,在纽约买一张10寸的冷冻肉食披萨只需要两美金左右,分量至少够两个成年人吃饱;五美元能买一箱的预制炸鸡腿,只需要回家拿油炸一下就行。一些打折促销或者没那么新鲜的低价食材,更是重回美分时代,基本已不存在吃不起饭的可能。

大多数普通人都没有那么富裕,在足够便宜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是那么在乎口感和味道。甚至就连中产阶级也是这样,这些冻品的销量都不错,又特别容易保存,超市就更喜欢进货。相对地,价格依旧高昂的新鲜有机蔬菜,又难保存,又没多少人买,进货的种类和数量就会变少。

哪怕是在经济情况最好的曼哈顿区——纽约中央公园附近,也是大众超市更多。想买那种非常新鲜的食材,也得开车到更远的地方的高端超市,而且必须得早点去,去晚了可能就卖光了。

席勒的冰箱里也囤了不少冷冻食物,多数是工作忙实在没时间的时候对付一下,大部分都是冷冻披萨——奶酪加肉加番茄酱怎么也不会很难吃。不过有时间的话,还是会尽可能的自己做菜。

席勒以前也参加过类似的需要自己带菜的派对,但就是因为他每次带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味道都不错,所有人都对他寄予厚望。

美国队长的100岁生日可是件大事,估计到时候哪怕华盛顿都会举办庆典。席勒自然也要隆重准备一下。他决定尝试一下以前没有做过的食材,比如说鸭子和鹅。

美国这边基本只吃鸡,席勒也只在中餐馆里面吃到过烧鸭和烧鹅。他从常去的那家中餐馆的老板那里弄到了靠谱的货物渠道。等他去买完菜回来,就去找靠谱的中间商拎两只鸭子和鹅回来练手。

毕竟不论是做烤鸭还是烧鹅,是很难一次成功的,总得先弄两只来练练。练得差不多了,再准备宴会上的食物,这样才能确保味道更好。

席勒正往楼下走,迎面就碰上了正在上楼的彼得和皮卡丘。

“早上好,你们两个怎么也起得这么早?”

“呃……突然就醒了。”彼得摸了摸鼻子说。

“你还是这么不会撒谎,彼得。”席勒摇了摇头说,“是皮卡丘把你叫起来,想让你开那辆飞天汽车带他去兜风吧?”

彼得摊开手,露出了一个“我就知道瞒不住”的表情。皮卡丘用小短手推了推他,甩了甩尾巴说:“你今天起得也比平常早,医生。你要干嘛去?”

“我要去买菜,你们去吗?”

彼得立刻开心了起来,他搓了搓手说:“是不是又有大餐可以吃了?我能点菜吗?”

“我要准备史蒂夫生日宴会上的菜品。你可以和我一起去买点食材练练手。你也不想到时候做出来的味道不尽如人意吧?”

“这倒是。”彼得想了想之后说,“我婶婶虽然把覆盆子派的配方给我了,但是我还一次都没有做过呢。我应该买点材料回来试试,要不然到时候做不出来可就麻烦了。”

“走吧。”席勒晃了晃车钥匙说。

他们下楼乘上了车。因为时间太早,路上没几辆车,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到了曼哈顿边缘的一家高端有机超市。

“天哪,”彼得感叹道,“我不知道该不该说,医生,那天我路过这里的时候,我还在想,到底是哪个冤大头会来这种一颗西蓝花卖五美元的超市……”

席勒微微翻了个白眼说:“是的,我就是那个冤大头,你也是。”

“不不不,我绝不会在这里花一分钱。”彼得说,“要是知道你来的是这种超市,我绝对不会来的。我还是去我婶婶常去的那一家比较好,她在那里还有积分卡呢。去年年底她就用积分换了一辆小推车……”

他们一边说一边进入了超市。这超市一看就很高端:大厅宽阔明亮,食品都用保鲜膜包好,在柔和的光线下闪闪发光。蔬菜区略带着淡淡的泥土味,只要不去看价格标签,一切都很美好。

彼得先是拿起了一根西葫芦,看了一眼旁边的价钱,龇牙咧嘴地放回去了;又拿了一盒树莓,看了一眼价格,更是跟触电了似的飞快地把盒子扔回去了。

“上帝啊,医生,你确定你要在这里买菜吗?”彼得真的很不解,他说,“昨天我婶婶用了20美元,装满了她的手推车。她买回来的那些东西够我们吃一周,但是在这里竟然只能买一根西葫芦和一点点的树莓。”

“好了,彼得。”席勒伸出一只手说,“我非常欣赏你的叔叔婶婶的节俭,但我更佩服你们一家的味蕾——尤其是你们会每个月都去一趟曼哈顿的高级餐厅聚餐之后。你们到底是怎么还能忍受那些冷冻食品的?”

“呃,好像也没那么难吃吧?”彼得还认真地回想了一下,他说,“当然确实没那些高级法国餐厅做的好吃,更比不上你做的了。但是每当想到一大罐松饼粉只需要两美金的时候,我就觉得那些松饼格外的香。”

“当然,我们有条件吃得更好点。但是现在冷冻食品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加热一下完全不难吃。而且只要定时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那也就还算健康。没必要每顿都吃大餐吧?”

“我自认是个很节俭的人,彼得。”席勒伸手揽过彼得的肩膀,然后说,“但我愿意花费在食物方面的钱一定远超你的想象。你不会想知道待会我想去拿的鹅和鸭子多少钱一磅的。”

席勒比了个手势,彼得猛的咳嗽起来,然后他的五官皱起来,显然非常不能理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