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616章 绝粮之困(3)

春秋鲁国风云 第616章 绝粮之困(3)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4:53:07

到了第三日,众人所携带的干粮所剩无几。再这样下去,众人都将要被困死饿死。

饶是孔子古往今来天上地下无所不通,但在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面前,孔子真的很外行,看着众弟子挨着饿,孔子长叹一声,摆琴而弹唱。

美妙的音乐,可以使人三月而不知肉味嘛。

没有干粮,但也可以造点精神食粮嘛。

仲由和公良孺等几位勇武弟子在多次交涉无果中,已经与对方起了好几次冲突。但对方非常有策略,不管你讲道理也好,骂人也罢,或者说是动刀剑也无妨,反正就一样:不许走。

甚至有一次,仲由拔出剑来,对着一位首领模样的作势砍去,结果那首领只是躲避,并未对仲由痛下杀手。

那首领完全清楚仲由的软肋,他用长戟指了指孔子,把脸沉下,无需多言,仲由就懂了:自己可以逞强,也说不定可以杀死几个盗贼,甚至说不定可以脱身而去。

但老师呢?

自己这一边,数十人,大部分都是读书人,甚至还有曾参等少年,如何跟这帮明显有着相当军事素养的盗贼交手?

仲由大急,所有人都大急。

看着孔子抚琴弹唱,仲由心烦意乱,他走上前,叉着腰对孔子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夫子还有心情作乐,难道这也是合礼的吗?”

孔子斜了仲由一眼,并未理睬,待专心弹完一曲后,郑重对仲由道:“君子好乐,为无骄也;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子路啊子路,汝等追随为师,难道还不知为何要追随为师么?”

孔子的话有些重,君子喜欢音乐,是因为不骄纵;小人喜欢音乐,是因为心无敬畏。君子,当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着自己的品质。

如今,大家遭厄于此,内无粮米,外有贼子,但不要忘了自己是君子的身份。

众人听了默不作声,仲由却反问孔子道:“夫子曾言,君子无所困。然今天吾等随夫子被困于此,难道吾等非君子么?”

孔子目瞪口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仲由,貌似这位追随了自己几十年也是自己非常欣赏的弟子今天变了个样一样。

孔子看着仲由,心道,子路啊子路,你这叫杠精了。

孔子摇摇头,刚想说什么,仲由却来劲了,他大声道:“弟子曾听夫子曰,‘为善者天必报之以福,为恶者天必报之以祸。’夫子却常处困厄,如今众弟子追随夫子,却面临被困饿死的境地。难道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

孔子严肃道:“子路,莫要断章取义。君子遭厄、受困者,比比皆是!君子虽有穷困时,然君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君子,那是因为君子在穷困时,亦能坚持信念。”

孔子环顾了一圈,对着众人继续道:“而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那是因为小人往往在穷困时就会变节。礼之所以崩,乐之所以坏,就是因为这世上有太多人遭厄受困时,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原则,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做。”

众弟子均点头以示赞同,唯仲由还在嘟囔着:“夫子这样的仁者圣贤,世之大智者,实在不应被困于此。难道是因为吾等不够仁德,故不被世人所信?又或者吾等智慧不足,故不被世人所用?”

孔子知道仲由性格急躁,尤其是昨天起就已经断粮,一行人中除了孔子,今天自清晨起到现在已经日落西山了,都没有半粒米进肚。这还是大家将仅剩下的一点干粮都省给年迈的孔子,仲由这样最怕饿肚子的大饭量弟子,都饿急了。

再饿下去,不用说仲由受不了,越来越多的弟子肯定受不了。

这个时候,最最需要的可能还是精神食粮。孔子深知,一旦人的意志崩溃,那真的可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到时,象仲由这样火爆脾气的,估计会与那些贼子拼命。

也许,那些贼子正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更令孔子忧心的是,此时的众弟子,包括仲由这样自己最早的弟子,居然产生了对自己学说的怀疑。

对孔子来说,饿几天肚子,忍忍就能过去。而且,孔子也知道,虽然大家被困于此地,但那是暂时的,因为早在遇困的第一天,孔子新收的弟子、楚国的任不齐看看情形不对,向孔子提出由他去向正在城父的楚王求救。

任不齐趁夜黑贼人不备,只身一人,小心翻越险山,此时应该到了城父。

必须统一思想!

孔子长叹一声,他缓了缓语气,耐心对仲由道:“子路,仁德者也好,智慧者也罢,其言一时不能被世人所信,其行一时不被世人所容的,屡见不鲜。

如古之贤人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关龙逢见刑于夏桀,比干剖心于纣王。但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并未因未被世人所信、所容而放弃心中的道义,最终被世人传颂,这就是‘为善者天必报之以福’。君子怀才而不遇者,又何止为师一人?”

其实,这些年来,包括仲由在内的许多弟子都产生过怀疑,对自己的怀疑,对所坚持的道义的怀疑。

是啊,孔夫子治国理政的思想不可谓不高明,其所倡导的儒学理念不可谓不正确,但为何没有一个诸侯国君敢启用孔夫子呢?

眼看着连阳虎、蒯聩这样的人都能够在这个春秋江湖闯荡出一番风云来,而世上最具贤名、知识最为渊博的孔夫子带着一干弟子都受困于此呢?

仲由默然不再多话,一向善于思考的端木赐却接过了话题,他恭敬对孔子道:“历经数年奔波,吾等却受困于此,依弟子之见,也许是因为夫子的学说过于高雅。所谓曲高而和寡,因此怀才而不遇。如此,那夫子何不稍稍降低一点学说的标准,而不过于强调严格的礼教呢?”

孔子摇摇头,他轻抚了一下自己的琴,耐心对众弟子道:“遇或不遇,并非因为礼教严格,或者学说高深,这是要看机会的。

譬如农夫再勤劳,如果天时不合,就不能获得丰收;工匠再巧,其制作的器物并不见得被所有人认同;有德之君子提出的主张哪怕是再正确,也不见得会被当政者采纳。

子贡,及二三子,汝等一定要记住,坚守原则,志存高远,这才是君子所追求的,切勿因为眼前一时的困难,或一时的不被世人所容而放弃原则。”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春秋鲁国风云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