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563章 端木赐的预测

春秋鲁国风云 第563章 端木赐的预测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4:53:07

端木赐很认真地观着这次朝见礼仪,只见邾隐公昂着头抬着胸仰着脸,用两手高举玉璧进献给鲁定公。

鲁定公则是稍弯着腰稍俯着身稍低着头,无比恭敬地用双手接过这块玉璧。

有问题吗?

看起来没有。要知道,鲁国是全世界最讲礼仪的诸侯国,国君表现出了谦虚有礼的样子。

但端木赐却轻轻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这个细节正好被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叔孙州仇给看在了眼里。

朝见之礼结束后,叔孙州仇邀请端木赐回府,并留了饭。

席上,叔孙州仇问端木赐:“今日国君接受邾子朝见,州仇见子贡先生摇头叹息的样子,不知何故?”

端木赐闻言,略带尴尬地笑了笑,道:“不瞒叔孙上卿,赐见两位国君今日仪态表情,不禁有感。”

叔孙州仇奇道:“哦?国君与邾子今日之仪态表情,州仇看来并未有异,难道子贡先生看出其中哪里有不对劲之处?”

见叔孙州仇礼遇自己,端木赐也就直言相告了。他放下酒杯,正色道:“赐依礼仪而分析,两位国君恐怕命不久矣!”

啊?

叔孙州仇听得眼睛和耳朵都直了。

端木赐解释道:“赐闻之,礼仪,乃生死存亡之本。身为国君或执政大夫这样的重要人物,其言语、进退、神情、举止等都要依礼仪而行之。

在重大外交场合或重大国事活动中,如朝聘、祭祀、丧事、征战等活动中,重要人物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事。

今日赐观国君接受邾子朝见之礼,两位国君均不合礼数,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是心不在焉甚至心如死灰的样子。

邾子进玉时,昂着头抬着胸仰着脸,还用两手高举玉璧进献给国君。这是什么样子?骄傲的样子。

国君受玉时,弯着腰俯着身低着头。这是什么样子?懈怠的样子。

国君骄傲,国家易乱。国君懈怠,病兆之相。故赐推测,两位国君都命不久矣。而且,这一次国君是主人,恐怕要先邾子而去世。”

叔孙州仇听后,不由在内心哂笑:儒家子弟,总是夸大礼仪且言过其词吧。

放到现在,谁都会如叔孙州仇一样,对端木赐之言嗤之以鼻。

什么跟什么啊?凭着所谓的礼数不合,就断定人家活不长久?

要知道,鲁定公自从再也不关心国政后,他就如同退居二线的老干部一样,根本不用操心这个事那个事。

他甚至还修建了蛇渊囿,享受着来自齐国的一堆东方美少女,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这种状态何等潇洒,会命不久矣?

是的,鲁定公如今只需要在必要时代表鲁国出个面而已,其主体责任基本剩下一个:敬奉神灵。

敬奉神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祭祀。

公元前495年3月,鲁国按惯例举行郊祭。郊祭得用到高大上的牺牲,牛。

这又涉及到卜牛这个环节,前面我们讲过,牺牲用到的牛必须是高大上的,即健康且漂亮的牛才可以用作牺牲。

卜出来的牛,要精心专人专地喂养,在郊祭那一天才会被杀掉用作牺牲。

但令人目瞪口呆的是,当郊祭之日需要杀牛时,那头精挑细选卜出来的牛,居然成了残次品!

原来,前一天晚上,不知何故,一大群鼷鼠钻入牛圈,将那头本来健康且漂亮的牛给咬得遍体鳞伤。

被人发现时,这头可怜的牛已经奄奄一息。当主事的官吏闻讯赶来时,牛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那怎么办?一切推拿重来,必须重新卜牛,再重新选定郊祭日子。

这样的事,往往被人认为不吉利!

令鲁国人揪心的,是重新选定郊祭日子时,发现在接下来的四月份,没有一个适宜郊祭的好日子!

那怎么办?再往后推,只能选定在五月份。幸亏五月初一是好日子,那赶快定下来。

于是,本就依礼在四月前后完成的郊祭,居然一拖就拖到了五月初一。

这意味着什么?完全不合礼数!

完全不合礼数会如何?有人要为此承担责任。

这次承担郊祭不合礼数责任的,是鲁定公。

公元前595年5月22日,鲁国第二十五任国君鲁定公薨。

诡异吧?至少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实在太诡异了。

年初时,鲁定公在朝见之礼时不合礼数。郊祭时,敬奉神灵又不合礼数。于是,老天和祖先都火大了,一把将鲁定公的命给收了去。

这个显然是迷信主义,我们可不传播迷信。但春秋最权威的史料就是这样记载了这些事!

而且,正因为孔子新招收的弟子端木赐从礼数角度预言鲁定公命不久矣,居然还言中了!

礼数,看来真的太重要了!

鲁定公去世后,那位同样被端木赐预言命不久矣的邾隐公呢?

呵呵,邾隐公活得好好的。听说鲁定公去世了,邾隐公又大老远地从邾国跑来,亲自参加鲁定公的丧礼!

邾隐公确实对鲁国太恭敬了,他也确实太害怕邾国会被鲁国一口给吞了,所以这一次邾隐公跑到鲁国来奔鲁定公的丧,居然又是违反相关礼仪规定的。

因为一国之君去世,不需要另一国国君亲自前来奔丧,更不需要另一国国君前来送葬。

但春秋走到了这个时候,那些个小国诸侯已经完全不再坚守所谓的礼数了。他们纷纷自己给自己降低身份地位,背负着非礼的历史责任,努力拍着大国诸侯的马屁,目的只有一个:努力在这个春秋江湖活下去!

如到鲁定公下葬时,即公元前495年9月,滕国国君亲自赴鲁国送葬。

大家都不再顾及着礼数了,孔子啊孔子,你的高端礼教学说,还有人愿意接受并实践之吗?

但孔子仍旧坚持着,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克己复礼,如果那么轻松容易的话,自己何成大师?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春秋鲁国风云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