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玉阙芳华录 > 第七十二章 争口舌平白遇羞辱,引曲喻合巧拨慧思

璇昭仪得人圆了场子,心思又活络了起来。她素手轻抬,虚虚掩住丹唇,染了海棠花汁的红甲若翻飞的蝴蝶,清凌的笑声划过暖腻的氛氲:“不止贵妃娘娘,臣妾看淑妃娘娘进殿时披着的金裘也是稀罕之物呢。听闻是镇北大将军猎了三百只雪貂才凑够皮毛,又着了蜀地的百位绣娘用金线赶了数日的功夫,才得了这么一身。到底是令将军狩艺出群,又爱惜千金,倒是让臣妾等羡慕不已呢。”

淑妃眉心动了一动,堪堪回过神。觉知璇昭仪之意后,黛眉一皱,冷笑了两声:“难为璇昭仪将传闻听得这般真切,昭仪若实在眼馋,不如改日本宫也赐你一匹,省得昭仪日日将眼光放在衣物首饰上,倒让外面的人觉得宫里的女眷时常缺短了什么,才对此处如此上心。”

她眼角余光悠悠睨向璇昭仪:“本宫的裘氅金贵,昭仪可要好好养着。毕竟皇上已有日子未踏足你的寝宫,闲工夫总得找些去处不是。”

一席话说得璇昭仪脸色红了又白,羞愤霎时一齐涌上心头。然而淑妃不容她辩,又肃了神色,继而道:“父亲将雪裘送与本宫时,先是呈了由数千翠羽织就的琉璃披肩给太皇太后。璇昭仪若是对本宫有疑义,不如去向太皇太后问问披肩合不合规制?”

淑妃一语说罢,犹还未尽,握着玉盏的手重了几分力道,将其搁于桌面上,冷然道:“诸位若认为本宫僭越,不妨此间说来一听。不然本宫若他日从旁处听得,断不会轻易饶过。”

殿中的语哗声登时静了下来,女眷们默然不语,似是被她的话慑了住。又许是心存怏怏,有不平之语,只不过能坐在殿中之人谁不是人精儿似的,何有人愿上赶着得罪圣恩隆裕的淑妃娘娘。

意贵妃看了一出好戏,她雍容端着青花灵芝高足杯,将其中紫薇色的葡萄御酿徐徐饮尽,才悠悠开口道:“妹妹何必这么大的火气,璇昭仪不过是惊慕于妹妹的华衣,赞了几句。想是昭仪言拙,说的话不合妹妹心意,求益反损着了妹妹的恼。昭仪能得妹妹谆谆教诲一番是好,只是若阑珊了其余宾客们的兴致,怕是非善全之策。”

卫修容于心中冷笑了两声,将不满之意压在了心底。她偏首望向淑妃,欲暗暗宣泄几句,见淑妃神思倦倦,她心中自以为淑妃是因意贵妃的话而气闷,才要出言安慰,淑妃身旁的宫女梅纨却端着一壶酒含笑走了过来,给她案上青盏斟满了酒,言笑晏晏道:

“修容娘娘可尝尝这蓝尾酒,是皇上独赐与我们娘娘的。寻了唐时的古方,又招了各地的酒师,才还原了这酒。娘娘特让奴婢给修容娘娘您斟上些,娘娘看看可不可口?”

卫修容被她这么一岔,心里高兴不及,想说的话早忘到云霄了。且梅纨在一旁哄着她说了一桩桩的好话,她心里乐哉,也不再系着淑妃。

萧静妧专注于和身旁的女友们私语闲谈,似是对几人的唇枪舌剑并不关心,脸上笑容自若,谈辞相宜。只是心里究竟留意与否,便只有她自己知晓了。

而听意贵妃出言时,她的眉心不由动了动。既圆了璇昭仪的颜面,又回了宫宴的场子,且明上柔化了淑妃的利言愤举,实则却暗讽了其骄蛮易怒,加之彰显了她的端方贤良,当真是一举多得。

萧静妧眸中清浅无波,闲闲拈起一块白玉软糕,贝齿轻启。她不着痕迹地望向高座上之人,恍惚间似乎见她身着明黄凤袍,头戴朱冠,俨然为皇后之仪。她忙醒了醒紊乱的神绪,嘴角轻哂,怪自己多思。皇嫂尚居后位,虞家之位稳若泰山,中宫之为怎会有动摇?

不知为何,思及此,她的心中忽而有些不稳,萧静妧压下心神,饮尽杯中残留的琥珀酒,面上云淡风轻,状若无事。

怨不得宋姐姐因失子之事而对意贵妃心怀凄凄。眼下虽无实据,但她身上的确疑云难消,宋姐姐所思,也并非空穴来风。

她无意碰到袖中的香囊,从中取出,素手轻拊上香囊精细的绸绣,心思有些恍惚了起来。太皇太后与宋姐姐今晚都没来,不知于宋姐姐,是祸,还是福?

殿外传来炮竹轰鸣的声音,时有落如星雨的烟火现于窗外,似与明月争辉。花月相映之下,又有鼓箫齐鸣,虽不见实景,欢腾之象如在眼前。

慈宁宫的檀香自香炉而出,霭霭萦于室内。伏于案前静心执笔的女子遇白雾环身,如神女临世,姽婳若轻云蔽月,遗世而不容汶(mén)汶。

太皇太后半倚在贵妃榻上,眼上带了一副西洋镜,指尖掠过宋湘宁才临出的《快雪时晴帖》,缓声道:“哀家记得,皇帝十岁那年冬,曾为寻王羲之在藏书阁的真迹而冻病三日。”

“嫔妾斗胆,今夜子时三刻,星象主文曲临宫。愿求太皇太后成全。”宋湘宁轻轻搁下手中墨毫,将拓片悬于青铜雁鱼灯上,火光穿透绢纱,映出《兰亭序》上隐隐字形。

她褪去发上的金簪华胜,只余素银淡钗:“皇上每年除夕宴后,必独自往藏书阁添一盏守岁灯。”

太皇太后眼角流露出几分笑意,她放下手中书帖,微微抬手:“你过来。带着桌上的那盒朱粉。”

宋湘宁依她所言,太皇太后伸出手指,在盒中略蘸了蘸,又道:“低下头。”

她在宋湘宁的额间轻轻一点,薄薄的朱粉浸上指尖微润的湿意,在美人如璞玉般的额间印上了一点朱砂痣。丽而不妖,媚而不俗,给她清雅的面容更添了几分姝色。

太皇太后很是满意,她抚掌轻笑:“当年太祖皇帝的章献高皇后便是用蔡邕飞白体,在守岁灯上写祈福经,引得太祖踏雪寻香。你所求之言,哀家准了。”

宋湘宁敛眉行礼:“嫔妾多谢太皇太后。”

临华殿上的宴宾之酒已过三巡,丝竹歌舞之势较宴中欢腾高昂时有所减弱。

穆亲王有了几分醉意,眼尾处泛起红晕,他自顾自斟了一杯满酒,举起来遥遥对向布图鲁:“相主是草原的铮铮铁汉,本王早听相主英名,却难得一见。今日得天恩幸会于此,本王以此酒敬相主!”

布图鲁闻之举杯,爽朗道:“承蒙殿下厚谊,布图鲁先尽此盏聊表诚意,殿下勿拘!”说罢,他花臂力抬,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穆亲王见此大笑:“相主好气量!真不愧为那尔格图大汗亲封的草原雄鹰。”

说话间,他亦斟了满满一樽御酒饮毕,而后将酒杯重重搁于桌上,朗笑道:“斡难兀惕有雄鹰之将,我泱泱大国又何乏熊虎之士?”

他张开双臂向对席二人,绣着四蟒爪纹的广袖打翻了案上的贡果,而穆亲王面上潮红泛起,恍若不觉:“今日幸甚至会,两位当世英杰,相逢莫说若知己,理应豪情对饮,不醉不休!”

令坤成掌中的银箸“当啷”落在玛瑙碟上,不及他有所动作,布图鲁已先至一步。

他睿目微挺,扫过御座方向,忽而朗笑举盏:“老朽残躯,怎敢比镇北将军虎威?这杯当敬中原天子之仁德弘治。”

公西韫看着他仰颈而饮,有酒水顺着脖上的青筋缓缓而下,拊掌示赞。拍击之声掩住了他喉中的隐隐冷笑。

李常德上前给帝王的金樽中斟了酒,又恭敬地双手奉与公西韫。

公西韫拂袖接过,脸上挂着笑容,眸底却含了一片冷意:“相主意诚,朕以此杯悦纳。”

他余光望向皇后,广袖微抬,招来李常德,低语了几句。李常德连连应下,他从龙座后绕过,来到皇后身侧,道:“娘娘,您身子才好,皇上体谅您近日操劳,不需在此候着了,您早些回去歇息吧。”

皇后自奉国公离席后便一直神思怠怠,心中颇有些不宁之意。适才布图鲁给帝王敬酒之时,她也未多留目几人身上情状,饶她素来心细虑微,只是眼下心思不在此处罢了。

皇后压下心中乱绪,强笑道:“皇上体恤,如此,本宫便先回去了。”

宴中宾客行酒整酣,加之皇后离席的隐秘,故而并无几人留意到凤座已然空缺。

内殿虽无轮回数觞之仪,但也是宴行大半,舞乐渐息。二位大长公主因春秋已高,先离了席。

淑妃自开宴以来便兴致缺缺,心中甚是难耐不安,早便不想居于此,只是记挂着外殿的举动,又不得贸然而走。

忽闻珠帘外的声音嘈杂了起来,手中的孔雀蓝锦帕被她紧紧攥起,虽听不真切,只觉心中一阵惶惶。

“娘娘。”梅纨见她神色实在难看,怕被有心之人瞧见,不由担心地唤了句。

“梅纨,”淑妃回过神,有些身形不稳地从座上起了身,梅纨忙扶住她。“本宫身子不适,扶本宫回去。”

案上的琉璃细盏被她带下,落在地上,发出一声玉碎的清响。

卫修容洽谈正欢,被此声一惊,回眸看淑妃从座上起身,忙欲问起,却见淑妃只懒懒向意贵妃告了安,而后便从偏殿出去了。

在她的身后,有一盏香烛似是燃尽,随着訇然的闷声,迸裂出些许火星。

意贵妃望着她离去的身影,红唇悄然勾起。花儿已艳极了一时,虽熬过了风雨,也合该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