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玉阙芳华录 > 第五十八章 绝影骥飞送将军书,明公卿遽议边陲事

时近年下,元岁将至,冬雪辞寒,东风入煦。正是中原大地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不论王孙布衣,皇城庶县,一年中安好也罢,艰难也罢,城中上下也尽欢欢喜喜地张罗了起来。也有那按不住的人家,早早儿地起了爆竹,又有彩灯张结,瑞雪纷扬,一时辰光祺安,韶华并茂,尽现丰景盛状。

然也因此时,边关陲地的外族也基于中朝消怠,愈加活泛了起来。大寒正夜,羌奚派族中精锐数人夜袭曲先卫,军中士兵正庆岁欢饮,猛遭此击,遇受重创。幸指挥使久历戌行,临危无惧,亲率将士以御敌军,死守卫所,幸敌军之数寡矣,终得守曲先之地。此事一出,军中即刻修书上报。年关至下,出了此等之事,且曲先不过是一个末等军卫,兵力不多,难免人心惶惶,修了急报后又呈了援书上去。斯顷赤兔扬尘,乌骓驰影,在当地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御书房内,公西韫看着手中的奏章,几执几放,眉宇间的沟壑久久未平。朱笔一批,他将奏章掷在了案上,发出一声闷响。

堂下的几位大臣皆是惴惴,度知皇帝此刻心思不佳,皇上未出声,他们也不敢妄言。

“羌奚见朕新君即位,又才平了内忧外患,无暇顾及他们,竟生出这等乱子。”公西韫过了怒时,语气倒也平静了下来。

“羌奚与北海敕勒属同类,蛮夷小族之辈。但北海物阜民丰,曲先乃不毛之地,若论合力,羌奚不及敕勒。对付如此之辈,不足以劳动我朝大军。”说话之人是两朝太师兼元辅海孺安,他是先帝和今上之师,亦是朝中资历最老的臣子。如今已过古稀之年,鬓须斑白,本应为致仕之龄,但因其在朝中声望颇高,且又得皇帝倚重,故海孺安不上书请辞,也无人会提及此事。而今他于诸臣之前作言,也为情理当然。

宣弘殿学士褚相礼随之和道:“海大人之言在理,敕勒以骁猛好战为称,经镇北大将军重击后元气尽耗,不仅签订盟约,给我朝赔付重货丰财,半年来顺服恭谨,无一丝不安之状。”

建安殿学士章仪谦却有异议,他拱手道:“陛下,臣胆进一言。敕勒虽好战,但其族领年事已高,生战之心较先年大减,且此战又大伤元气,修养尚需时日,自不会于此间再生事端;况镇北大将军驻于边陲,交战数年,将军威名已深入蛮邦,他们心怀忌惮,也不敢再轻举妄动。而羌奚之主正值春秋鼎盛之际,又才并下周边小国,其野心渐长,怕是不容小觑。”

海孺安眉宇蹙起,似有不然之状,他道:“野志徒高,却无势力并及,又有何用?此等鼠狐之辈若劳我国朝苦费神思,岂不贻笑于天下乎?何况羌奚邻属西梁早已归属我朝,羌奚若有异动,西梁定会速禀吾国。”

他而后转向皇帝,又道:“陛下,今岁将除,臣以为,如今当紧之事为官吏考绩奖治之事。一年之政,官者为要,考绩明则贤愚分,奖惩当则吏治清。今四方之务皆有成效待察,百官之责亦需详审明断,故宜紧锣密鼓施之,使能者彰而庸者诫,廉者褒而贪者惩,如此,则朝廷可兴贤能之风,新春亦可呈清明之象,望陛下详加思忖,慎酌损益。”

章仪谦还欲再言,一旁的临川阁学士时言轻轻碰了碰他。见章仪谦不再作言,他抬眼望向袁政,但见其面静若无常,情绪莫辨,无开口之象,他遂悄然收回目光,也不再动静。

公西韫的目光淡淡扫过台下,在几人身上流离片刻后,温和笑道:“太师公今日之语甚是,当今之要为我大靖立民安生之事,而非仅留于小族之乱。官吏考绩上关庙堂,下系黎庶,而太师公为三朝元老,资历甚厚,此事,便交由您来办。”他后正声道:“太师历来以朝纲政要为重,心系朝堂宗庙,天下苍生,实乃大靖肱股。诸卿当以太师为范,勤加修习,共辅朝政,兴吾社稷。今日辛苦诸位爱卿,此事既定,诸卿退下罢。”

见帝王此言,御书房中众位臣子只得应了圣言,行礼退下。

一众人才出殿门,褚相礼便向海孺安贺道:“恭喜海大人,大人德高厚载,如此得皇上器重,实为后生之范。”

海孺安自从殿中出来后,便是红光满面,心情大好。即便是同褚相礼交情不深,也难得与他多应上几句,遂笑着道:“褚大人过誉了,玉谿(xi)生之言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后生可畏,乃国之栋梁。你若勤勉精进,想必日后亦能大有可为。”

褚相礼面上满溢着笑,连连道“不敢”,又奉承了几句。二人如此一路远去了。

后出的几人望着他们的背影,章仪谦有些忧心忡忡:“太师虽德高望重,为两朝鞠躬尽瘁,我向来敬重他,但此事却不敢相许。古来有多少殃国乱家之祸是由此蝼蚁之患引起。太师如此力主轻忽边防之事,观圣上今日之意,只怕是要纳言。”

时言叹道:“太师两朝帝师,圣上向来对其礼遇有加,信用备至,登基后便予了国公之荣。岂是你我可同日而语。太师有谏,圣上纳之,也是情理之中。”

一旁的中军都督随景序早就满怀愠气,却苦于一直未有上言的机会。此刻愤声道:“庙堂上钟鼓馔玉之人岂懂边寒之地将士的苦楚。方才太师同那宣弘殿学士褚相礼一唱一和,妄想将此事定下。”他愈想愈气,拂袖转身欲走回御书房,时言见状忙拦住了他:“随大人快留步。”他低声道:“皇上留了袁大人议事,大人若贸然闯进,惹怒龙颜不说,怕大人所求之事还会适得其反。”

随景序知他说得有理,一时也不免哑然。见他听了进去,时言又道:“我知大人亲侄在曲先做统领,如今在羌奚夜袭中受创,大人心急,想让朝中速派军队支援。但如今皇上既已遣了我们出去,便是不愿再与吾等议此。大人难不成要与圣意相违?”

他扯住随景序的袍袖一路往前走,待出了宫门,才和言劝道:“袁大人为户部尚书,本不应参与今日之议,但圣上却召了他来,又独留他一人下来,所谋为何?”他环顾周遭,见无人留意,遂缓声道:“我且冒昧臆度圣意,怕是皇上就是心里不认同太师之言,又不好明说,怕伤了太师颜面,才留了袁大人再议。毕竟袁大人乃圣上侍读,自小相伴到大,皇上虽平日对其貌似尔尔,但心中所器,却不可度量。”

随景序深以为然,心中怒气也渐平静了下来,他对着时言深做了一拜:“多谢大人今日良言相告,随某感怀不尽。”

时言忙扶住他的手:“大人何太谦此,我也不过是一己拙言罢了。都为同朝为官之人,我也只是不忍看大人遇挫,才妄加愚劝。”

御书房内的宫人尽被遣了出去,二人也不再拘礼,双双坐在了榻座上。公西韫直问道:“近来斡难兀惕动向如何?”

袁政也不避讳,如实回道:“斡难兀惕本就大有与我朝交好之意,今羌奚之事一出,斡难兀惕愈加热切。据臣所闻,那尔格图大汗已派使臣来朝大靖。”

“你如何看?”公西韫亦知此事,眉宇紧紧蹙起。

“依臣看,那尔格图此举诚心是有,但究竟有几分,却未可知量。斡难兀惕在我朝立国之时曾与北邻伊库尔并为一朝,但后来老酋王逝后,子孙争执,才分成了两国。斡难兀惕被我朝与伊库尔夹于中间,而又与伊库尔仇(qiu)雠(chou)相对,那尔格图恐是怕伊库尔若如昔日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之举,与我朝联合,会给其带来灭国之灾。”

公西韫不置可否,他敲了敲案几:“你说得不错,斡难兀惕其心昭然。但如今到底是他倾意与大靖交好,且北海才定,羌奚又生事端,倒是不好相拒。”他沉思半晌,从榻上起身道:“也罢,使臣还未到,且看那尔格图之意如何,再做决议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