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玉阙芳华录 > 第二十七章 晨钟暮鼓声声箴言,殷鉴夏事桩桩规诫

令坤成跪于帘后:“老臣参见淑妃娘娘。”

淑妃忙让人扶了起来,又给他赐了座,眼中已溢满了泪水,欲语时有些泣不成声:“女儿与父亲已有近六年未见,不知家中可一切安好?”

令坤成眸间亦湿:“劳娘娘挂怀,臣家中万事皆安。臣与家妻尚且身体硬朗,犬子愚钝,近年来却也在沙场上稍有建树。诸事顺遂,娘娘勿要忧心。”

淑妃叹了声:“我岂能不忧。皇上昨日的赏赐可不是将令家放在了油锅之上啊。”而后又问:“父亲,皇上晚间又召见您,可曾说了什么?”

“不过是问了北海近况,又慰劳了一番,彰显君恩。”令坤成似并不在意。

“父亲,您与穆亲王,”淑妃顿了顿,没再说下去。

令坤成沉默半晌,后道:“娘娘不必烦心,王爷同令家并无逾过之行,皇上不过是略施敲打罢了。皇恩浩荡,令家甚为感念,娘娘与殿下只于宫中安宁度日便可,场外之事无需忧愁。”

“父亲,”淑妃眉间若蹙,“穆亲王到底是纯娴皇贵妃之后,与明阳大长公主一母所出,都为太皇太后不喜,皇上又素来纯孝。您还是勿要同穆亲王走得过近。”

令坤成却起身给她行了礼道:“朝堂之上臣自有分寸,请娘娘勿忧。时辰不早,臣告退。”说罢离去。

淑妃望着他离开的身影,几欲开口,却终究未出一声。

隅中近时,秋狝营帐接连拔起,各路藩王多启程回封地,朝臣尽归返家中。而皇家的车队,则浩浩荡荡地朝着紫禁城去了。

“娘娘,您想什么呢?这般出神。”马车中,见意贵妃目光定于一处,默然多时,云夏出声问道。

意贵妃回神,敛了神绪:“也无事,不过一时怔忡而已。”

“娘娘莫不是在想着御前的那位?”云夏一笑。

意贵妃也不作辩,嘴角微挑:“本宫看你是该挨罚了,都敢打趣起主子来了。”接着又道:“子仲回京,应也从西梁带了不少东西,你回头看看,挑上一些给玥美人送去。”

“娘娘不是才送了一对玉镯吗?为何又要送东西过去。”云夏问。

“你送便是了,又何必说这些。”意贵妃面澜平静无波。思了片刻,又道:“沁雪阁之事如何了?”

“娘娘放心,待回宫后,奴婢就将赵太医请来唐福宫里,问候一番便可。”

用了晚膳后,公西韫想到多日未给太皇太后请安,理了些政事,便去了慈宁宫。

“皇帝有些日子没去璟元宫了,这两日若有空,就去看看吧。”太皇太后由宫女服侍着用了药,遣了其退下后,对公西韫道。

公西韫也未回辞,声色平和:“眼下国事繁重,料理完后,自会去看她。”

“皇帝,国事虽重,但后宫不可不顾。后宫嫔妃,久未见君颜,难免心中失落。你为天子,当知平衡家国之事。且稍作停歇,去瞧上一瞧,也可让后宫安稳,众妃安心,如此方能保前朝安稳,不致生乱。莫要一味只念国事,也当顾念这后宫之人的心思。”

缓了缓,她又道:“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当知中朝大事高于一己私情。”太皇太后并未点破。

“孙儿知晓。”公西韫语气略显生硬。

这时,竹霜进了厅内,给二人请了安后,来到香炉前点了炭火。而后福身退了下去。

日头落下去后,宫里起了些许凉意。太皇太后喉咙里咳嗽了两声。

公西韫见此心中不免有些担忧,细看祖母的银发似又平添了几根,一时隐隐作痛。

“太医院的人是些个不中用的,这些年来不仅没治好皇祖母的寒疾,反倒又重了几分。孙儿不日便再招名医,定会让皇祖母病愈身轻。”

太皇太后闻言笑了笑:“你有这份心,已是可贵了。哀家也这个岁数了,有什么治与不治的。太医们也是尽心尽力,皇帝莫要为难他们。只是,”

她闭上了双目,脸上满是疲惫:“皇儿明白这寒疾是怎么来的便好。当年你的父皇执意要娶你母后,宣宗一怒之下欲废太子,哀家顶着腊月的刺骨寒风于昭麟宫前跪了三日,这才保下了你父皇的太子之位。哀家并非是说你母后不好,只是,一介女子让为君者如此动情,为君之人又岂能安稳社稷。”

公西韫默然,心中早已潮流暗涌。

“世间本就对女子不公。昔日盛世之时满朝皆颂‘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国乱之时却举世相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痛斥红颜祸水之人比比皆是,而指责昏聩君王的又有几个?皇帝若真喜欢她,就勿过于施以恩宠,于她而言,未必是好事。”

“谨遵皇祖母教诲,孙儿自有分寸。”

宠爱诚而有之,喜欢么,未必见得吧。父皇的前车之鉴尚在,他不敢忘,亦不能忘。公西韫隐隐作叹。

出了慈宁宫,天色已晚。李常德问道:“皇上现下可要回昭麟宫?”

正欲应间,女子的音容笑貌忽而现于帝王脑海,一颦一笑,一动一静,实难挥去。帝王心猿意马,六神不定,而后似负气般言道:“摆驾,去绛茗轩。”

绛茗轩内,宋湘宁外裳已宽,坐于镜前,欲卸了残妆。听闻圣驾到来,一时匆乱,只随意抄起室中一件衣装披在身上,便忙出门接了驾。

见宋湘宁穿得单薄,公西韫微不可察地皱了下眉,也未让她请安,径直携了她的手进去。

“皇上这两日耗了不少精力,嫔妾以为皇上会好好歇息一番,不曾想竟来了此处。”进了屋后,宋湘宁给公西韫置了茶水,含笑问。

公西韫抬手握住了她添置茶水的手,唇间微张,而后却又一语未言,放下了她的手。

皇上从未这般过,莫非有何心事?宋湘宁心底微有诧异。

心下正想着如何化此僵局,便听公西韫道:“见今夜良宵美景,不忍辜负,特来此同佳人一赏。”

怔然片刻,她随即眸光轻扬,展颜而笑:“郎君此意是好,只是屋内难免不尽其兴。不知郎君可愿随妾身移步谿汕,博酣然一乐?”自进宫以来,她每每谨言慎行,不敢有分毫逾矩之为,与闺中时的肆意洒脱天冠地履。而今帝王既有此心,她索性也任性一回。辩者如何,便交与来日分晓吧。

公西韫起身执起她的手,眸中带笑:“好。”罢了,今夜就再风流一回,明日再做那贤君圣主。

李常德正守在门外打着盹儿,耳畔忽听得动静,头晃了两下,遂也清醒了些。又见眼前二人衣装齐整的从室内出来,不免一惊:“皇上,都这么晚了,您和玥美人是要去哪儿啊?”

“今夜月色甚好,朕和玥美人欲去谿汕共赏美景。”

他知李常德会说什么,故轻轻瞟了他一眼,道:“你不必多言。着人备只船于湖上,切莫惊动他者。”随后又补了一句:“去把朕的箫也拿来。”

李常德的脸苦巴巴儿地皱在了一起:“皇上,您这不是为难奴才吗,若是叫太皇太后知晓了,奴才少不得也得脱层皮啊。”

“只要你不说,太皇太后就不会知晓。”

淡淡的声音传入李常德的耳中,自带压迫。他心里哀叹了声,只得道:“奴才不敢。”

公西韫这才点头:“你明白就好,快去吧。”说完便拉着宋湘宁往门外走去。

李常德见此又是一吓,舌都卷了一卷:“皇,皇上,您这是不准备让人跟着?”

公西韫瞅了他一眼,未作言语。

佳人相会,谁还会带个人去?宋湘宁心中暗诽。但她面却是一笑:“公公不必担忧,皇上同我只是去去便来,且我自会顾好皇上。”

子夜的谿汕湖之景与白日全然不同。此刻没有明朗的日光,只有朦胧的夜色。清晖似水,缈缈而泄;榆光如荧,萧萧而烁。秋风习习,晃动了本就婆娑的树影,摇曳了已然入眠的霜英。溶溶夜色映于碧澄的谿汕湖里,泛舟其中,如身临星渊般,滟滟随波而行。

“今儿不是望日,可这月色竟是胜过满月了。”点点星光在宋湘宁眸中轻轻浮动,她不由作叹,“先时也曾和姊妹们熬到子夜赏月,如今也有好些时候未见了。”

“今夜若不是玥儿一时兴起,朕也要错过斯美之月色了。”公西韫扬唇浅笑。

宋湘宁忽而来了兴致,道:“皇上,自古以来吟诵明月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不如今夜咱们也来吟上一首,可好?”

“既然你这样有兴,朕便也来听听闺中之人是如何作诗的。”

少顷,宋湘宁笑盈盈道:“不知皇上作出来了没有?嫔妾已有了。”

公西韫面上轻笑:“朕也作好了。”

“那便请皇上先吟。”

公西韫也不推脱,张口吟道:“碧华悬宇熠坤仪,万户烛熄依曜朗。不见孟德掇明月,只唯古今照定邦。”

“皇上此诗做的磅礴大气,不愧是帝王所作。”宋湘宁弯唇一笑,赞他道。

“不知皇上可起了名儿?”

“便唤作‘月下怀古’吧。”公西韫略一思忖。

“既然皇上作的如此之好,那嫔妾自然也不能拖累皇上。”随后,她吟道:“霜秋子序薄雾蒙,银辉宵下舞清潭。广寒仙子寂宫阙,影映临华明谿汕。就唤作‘月夜题湖’。”

公西韫轻轻颔首:“全诗未提‘月’字,却自有月影,倒是风流婉转,别有韵味。”

景色醉人,不觉忘情。帝王举起手中的箫吹奏了起来。音色清越,泠泠散去,似与此间月色融为一体。美人亦为之动容,绮袖一起,莲花作旋。

附:

不见孟德掇明月:此处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喻指诗人渴望得到贤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