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小姐随军,惊艳整个家属院 > 第81章 匠心

八零小姐随军,惊艳整个家属院 第81章 匠心

作者:六月的雨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1 10:25:53

林薇的否定像一盆冷水,但并没有浇灭姜穗心中的火苗,反而让她更加清醒。

她知道,指望文工团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了,一切只能靠自己。

“姐妹们,”在第一次正式筹备会上,姜穗看着围坐在一起的军嫂们,开门见山,

“林干事的话,大家也都听到了。她看不上咱们的节目,觉得土,觉得没艺术性。

排练场地、伴奏磁带,这些资源,咱们也别指望她能给了。”

这话一出,底下顿时一片哗然。

“那咋整?没场地咋排练?”

“连个响动都没有,干跳啊?”

“我就说不行吧……咱们又不是专业的……”桂香嫂子小声嘀咕,脸上露出退缩之意。

王大姐立刻瞪了她一眼:“桂香,你说啥丧气话呢!”

姜穗抬手压了压议论声,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焦虑、或犹豫、或不服气的脸,扬言道:

“他们看不起的,恰恰是咱们最真实的生活。咱们不是在表演给别人看,咱们是在讲述咱们自己的故事——

咱们军嫂在海岛上,是怎么一天天过日子,怎么等着、盼着、怎么用咱们的双手支撑起这个家,

支持着部队的!这份真情实感,比任何花里胡哨的编排都珍贵!”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场地没有,咱们就找别的地方!白天时间被占了,咱们就起早贪黑!

伴奏没有,咱们就先自己喊拍子,用人声模仿海浪和号子!咱们要让所有人看看,啥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说干就干。

姜穗带着姐妹们,开始了“地下”排练。

最好的排练时间——白天,都被林薇安排给了文工团。

家属院只能利用清晨天蒙蒙亮,或者晚上月亮升起来之后的时间。

于是,海岛的沙滩和礁石边,成了她们最初的舞台。

天还没亮,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

姜穗就和王大姐、周嫂子等七八个核心成员来到沙滩上。

“来,咱们先把织网的那个动作捋一捋。”

姜穗一边说,一边模仿着织网时手臂穿梭、手指灵巧勾动的动作,

“不是真织,是把那个感觉做出来,要柔,但也要有力量,就像咱们的生活,柔韧又坚强。”

她一个个地纠正动作,耐心讲解:“小芬,你手再抬高一点,对,想象你真的在拉网。”

“桂香嫂子,脚步站稳,腰背挺直,咱们军嫂,精气神不能丢!”

没有音乐,她们就自己哼唱,或者由姜穗喊着节奏:

“一、二、三、转身……拉……收……”

晚上,借着皎洁的月光和手电筒微弱的光,她们继续练习。

海浪声成了她们最天然、最宏大的伴奏。

几天下来,有些人的热情开始被疲惫和困难消磨。桂香嫂子揉着酸痛的腿抱怨:

“天天起早贪黑的,比下地还累,图个啥呀?反正人家也看不上……”

小芬也有些怯怯的:“姜穗姐,咱们这样练,能行吗?我……我有点怕上台了。”

姜穗没有说太多大道理,她只是拉起桂香嫂子和她的手,看着她们的眼睛说:

“嫂子,小芬,咱们现在做的事,也许没人理解,也许最后真的不成功。

但至少,咱们为自己努力过,为咱们这群在海岛上守望的女人发声过。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我不想以后回想起来,后悔当初为什么没再坚持一下。”

她的话朴实,却戳中了大家的心窝子。王大姐一抹脸,粗声粗气地说:

“听穗儿的!咱又不比谁矮一头,凭啥让人看扁了?练!”

……

霍靖宇很快就察觉到了姜穗的早出晚归和疲惫。

一天晚上,他特意等在门口,见姜穗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接过她手里的东西,问道:

“排练不顺利?”

姜穗也没瞒他,把林薇的刁难和目前的困难简单说了。

霍靖宇沉默地听完,只说了一句:“我知道了。”

第二天,霍靖宇找到后勤的林干事。

没过两天,林干事就通知姜穗,部队有一个存放废旧器材的小仓库,

晚上基本空着,可以暂时借给她们排练用,还找来了一台老旧的、但还能用的录音机。

虽然仓库空间不大,堆着些杂物,还有股霉味,但至少遮风避雨,有了个固定的地方。

那台录音机更是雪中送炭,虽然放音效果一般,但总算能让她们跟着节奏练习了。

姜穗心里明白,这是霍靖宇在背后使了劲。

她没有多说感谢的话,只是把这份支持默默记在心里,化作了更大的动力。

有了基本条件,姜穗开始进一步深化节目创意。

她特意抽空去了几趟渔村,找到几位老渔民,请他们哼唱原汁原味的出海号子。

她用心记下那苍凉、雄浑又充满生命力的调子和节奏。

她还仔细观察渔家妇女织网、补网的动作,琢磨着如何将这些日常劳作的美感提炼出来,融入到舞蹈中。

她发现,织网时手臂的伸展、腰身的扭动、手指的翻飞,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她脑中形成——利用手边的材料,自己制作服装和道具!

“嫂子们,咱们能不能用废弃的渔网,改造一下,做成披肩或者头饰?

还有那些被海浪冲上来的漂亮贝壳、海螺,洗干净了串起来,是不是也能当装饰?”

姜穗兴奋地跟大家分享她的想法。

“这个主意好!”周嫂子首先响应,“我家就有旧渔网,我拿来!”

“我带孩子捡贝壳去!”小芬也来了兴致。

“我手巧,串珠子我在行!”另一个嫂子说道。

原本有些沉闷的排练,因为这些充满创造性的想法,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姐妹们纷纷从家里找来材料,利用排练间隙,一起动手改造渔网,清洗贝壳,叽叽喳喳,充满了干劲。

……

就在姜穗和军嫂们如火如荼地秘密排练时,施婉莹的行动也在继续。

她通过李莉,联系上了临海市文工团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乐手,名叫孙浩。

此人有些才华,但心术不正,总想着走捷径。

在一家隐蔽的茶馆包厢里,施婉莹戴着宽檐帽,遮住了大半张脸。

“孙先生,久仰。”她声音轻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听说你作曲很有想法。我这位朋友林薇,正在为汇演的关键节目寻找一段能让人‘印象深刻’的配乐。

我觉得你的风格,或许能给她带来……惊喜。”

孙浩搓着手,有些受宠若惊:“施小姐过奖了,不知道林干事需要什么风格的?”

施婉莹微微一笑,意有所指:“要新颖,要大胆,要……与众不同。

最好能融合一些看似不协调的元素,制造出一种强烈的戏剧冲突感。

至于具体怎么做,孙先生是专业人士,自有考量。报酬方面,好说。”

她推过去一个信封,厚度可观。

孙浩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这“惊喜”和“冲突感”的潜台词,

这是让他弄一段标新立异、甚至可能格格不入的配乐,至于效果是惊艳还是惊吓,就看怎么操作了。

他接过信封,谄媚地笑道:“施小姐放心,我保证让林干事的节目……独一无二!”

与此同时,林薇虽然看不起家属院的节目,但偶尔听到些风声,说她们自己就在家属院排练,还在捣鼓什么渔网贝壳,

似乎搞得挺像回事,心里那点优越感里,莫名地掺进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和……嫉妒?

她不允许自己承认这种情绪,只能将其转化为更强烈的打压意愿。

“哼,瞎折腾!一群家庭妇女,能弄出什么名堂?”

她在排练间隙,对身边的团员不屑地说:

“通知下去,下次联排,把家属院那个节目的顺序排到最后面,时间再压缩两分钟!不能让她们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

这天傍晚,老首长夫人沈阿姨饭后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那个旧仓库附近。

听到里面传来隐约的号子声和女人们认真排练的动静,她好奇地走近了些,透过窗户缝隙往里看。

只见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群军嫂们正投入地演练着。

没有华丽的服装,只有朴素的便装和改造中的渔网,没有专业的舞美,

只有她们真挚的情感和那些源于生活的、略显稚拙却充满力量的舞蹈动作。

她们的眼神专注,脸上流淌着汗水,却洋溢着一种蓬勃的生气。

沈阿姨静静地看了好一会儿,没有打扰,默默离开了。

第二天,她遇见姜穗,只是温和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说了一句:

“小姜,昨晚路过,看见你们排练了。很用心,很有生活气息,不错。”

这句简单的肯定,对姜穗和姐妹们来说,却是莫大的鼓励。

然而,林薇在得知沈阿姨居然肯定了家属院的节目后,非但没有反思,那股无名火反而更盛了。

“走了狗屎运罢了!”

她愤愤地想,更加坚定了要在正式汇演时让她们难看的决心。

海岛之上,一方在简陋的仓库里挥洒汗水,用真诚和匠心打磨着属于自己的作品。

另一方则在专业的排练厅里,心怀叵测、居心不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