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535章 大明国债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第535章 大明国债

作者:太白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2:10:51

江南的赋税被提高了两成,商税也开始逐步提高。

至于原因吗?

共赴国难。

鲁王朱以海和顾炎武那里的海贸进行的绘声绘色。

惠大明的同时,朱以海也惠了自己,光小妾半年之内就纳了九房。

朱由哲派人去狠狠的敲打了他一番,然后逼的他一下子拿出了二百万两银子。

当然,这里面只有少部分是他自己的,大部分是他敲那些海商的竹杠。

不过,朱由哲不在意,能弄来钱就行。

其次,挨竹杠的还有郑芝龙。

郑成功因为之前战功而从游击提升为参将,朱由哲亲自写信给郑芝龙。

信中对郑成功极尽夸赞,只是偶尔提及朝廷之前损失了几艘大海船,而且有些海船也老旧不堪。

但因为朝廷缺银子,一直维修不了。

末尾,一连三叹气。

同时提及,郑成功这么优秀,其他郑家儿郎应该同样也很优秀,让郑芝龙多派些过来,为朝廷效力。

郑芝龙当然知道崇祯皇帝想要什么,这是一笔交易,而且不容他拒绝。

一顿唉声叹气后,郑芝龙给崇祯皇帝送来的一百万两白银,还有十艘大海船。与其一起来的,还有郑家的几个年轻子侄。

除了这两个大头外,朱由哲也敲了其他人的竹杠。

例如,以桂王为首的,还有藩地的几个亲王和若干郡王。南方留守的,以魏国公,抚宁侯为首的那些勋贵。还有那些家境富裕的大臣们。

例如高宏图,礼部尚书,阁臣,山东老家十分富裕,被朱由哲敲了十万两。

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没有遗漏。

但就算如此,银子还是不够用。

在朱由哲的提议下,张国维在苏州首先发行国债。

国债名称为大明国债,以一两银子为一份,发行五百万份。

购买年份分为一年期,两年期,还有五年期。

一年期,以一年为限,一年后一两银子可得银一两三钱。

两年期,以两年为限,两年后一两银子可得银一两八钱。

五年期,以五年为限,五年后一两银子可得银三两。

多买多得。

而且,国债可随时兑换成银子,只是若不到规定年限取回,只有本钱,没有利钱。

而作为担保的,就是大明的信誉。

最初,大明国债几乎无人问津,只是在半强迫,半威逼下,才有某些官员和富商不情不愿的购买了一年期的,而且购买的数量也很少。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大明危在旦夕,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亡了。

用大明的信誉做保,一个前途不确定的王朝,有什么信誉可讲。

但随着崇祯皇帝在临沂大胜阿济格,这种局面才有所缓解,人们开始觉得大明或许还有希望。

而随着一篇篇文章发出,将清军的残忍和大明将士如何在缺衣少穿的情况下与敌人战斗,大明皇帝如何以以身为诱,终骗的阿济格上当等等诸多事情叙述的有声有色。

百姓恐惧的同时也深深被触动,特别是官府宣布购买国债就是在为朝廷出力,也是救自己,救自己的家的宣传下,很多百姓都开始积极购买国债。

五百万份国债,仅仅苏州一地就购买了二百万份,剩下的也被杭州,和周围其他富裕州县购买了。

这其中,还有件事令朱由哲深有感触。

这五百万份国债,其中的一多半都是被一般百姓购的。

至于如何分辨,很简单,因为很多人只购买了一份,两份,其中五份之下的就有接近三百万份。

如果他们富裕,就不会买这么少。

或许他们平时紧衣缩食,就只存了这么点银子,当听说朝廷需要,便拿了出来。

当然,也有可能只是为了利钱。但这至少也能说明,他们信任朝廷,否则也不会相信朝廷会给他们利钱。

至于那些家财万贯者,呵呵。

朱由哲下旨给黄宗羲,要他用大明日报一整版写上所有人的名字,并写上他们的认购数量。

用另一整版写上崇祯皇帝的感谢话语,并许诺,只要大明不亡,绝对不会让他们的信任落空。

在朱由哲心心念念等着银子和粮食运来山东之时,却得知连续数支运输船遭遇海浪,沉没。

朱由哲派去南边调查详情的左懋泰更是莫名其妙的死了。

接着派出两个使者,结果同样如此。

下旨询问史可法,高宏图,冯铨等人,得到的回复很正式,也很统一,一切都是意外。

顿时,一股恶寒让朱由哲遍体生冷。

熬到十一月中,山东近十万将士的粮草仅能维持一个月。

朱由哲再也坐不住了。

在此期间,朱由哲也收到了来自京城得两封信。

一封信说,京师缺粮,已经开始饿死人了,而顺军攻势愈加猛烈。

一封信是家信,太子妃有喜了。

前一封信让朱由哲心焦不已,而后一封信则令他意外万分。

而最高兴的莫过于灵魂状态的朱由检,他兴奋的狂叫,连续几天不住的嘀咕此事。

此外,还有三件事也曾引起朱由哲的注意。

一个是周遇吉从大同出兵,向京师进军,但在宣府被尚可喜所阻。

一个是刘宗敏率大军前去太行山脉围剿高杰。

这两件事因为路途被阻,难以知道详情。

最后一件事却是来自川地,一切都清楚明白。

张献忠占据成都后,积极募兵,目前总兵力已达二十万。

观其意图,似要出川。

朱由哲又寻到李岩,让他再帮自己一次。

李岩也知道朱由哲面临何等状态,点头同意,说会协助杨御蕃、秦翼明、马进忠等将稳住局面。

但朱由哲还是有点不放心,感觉少一个主持局面之人。

最后决定暂时让常延龄前来泰安,由李岩协助,主持大局。

而后,更是留下孟大春等人,只带了黑明廉,还有王屏藩前去安东卫。

太阳升起,驱散淡淡的雾气。

朱由哲踏上海船,看了看岸边为自己送行的常延龄,挥了挥手。

这次,知道自己南下的只有几人,而送行的也只有他一人。

最后,朱由哲又回头看了看山东的大地,让船启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