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436章 招兵2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第436章 招兵2

作者:太白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2:10:51

朱由哲看着于七他们的汇报,不得不惊叹于金钱的魅力。

所派去各地募兵的九个营哨,他们招募兵卒的数量,完全是由其财力决定的。

于七在莱阳招兵,开出了够格的安家费,直接招了近万人,比他需要的三千人多了两倍不止。

杨衍出身将门,回他老家临沂转了一圈,也直接招了五千余人。再加上他手下本就有近千骑兵,使他手下兵卒数量达到六千。

最主要的,杨衍在临沂周边卫所转了一圈,将那些卫所储存的兵器都掏了出来,有数百套铠甲,足以装备三千人的武器。

王遵坦和刘孔和都是山东人,一个是青州府益都人,一个是济南府邹平人,皆出自官宦之家。但财力不能和于七相比,名声又不如临沂杨家,苦心招募,也只招了三千兵卒。

马万年,秦翼明从自己统率的五千白杆兵中拨了一千给他。但他非山东人,再加上年纪小。

要不是朱由哲照顾,让马万年提前带了五万两白银到穷困的沂蒙山去招募兵卒,剩下的两千他恐怕都招募不齐。

朱万化,是朱大典的长子,本留守徐州。在得到崇祯皇帝诏书后,他在徐州当地直接招够了三千人,带着前往会合地。

比较惨的是张罗俊、黑明孝和李元胤,他们一个是保定的土财主,一个殉国大将黑云龙的儿子,一个只是崇祯皇帝看重而没有什么名声的青年。

张罗俊有家产,但他那点家产放在募兵上就有点杯水车薪了,尤其是他原有在保定招募的乡勇基本上都留在京师了。

如果是在宣府,别说三千人,就是一万人,对黑明孝也是轻而易举的。但这里,这三千人愁的他头发都快要白了。

李元胤还不如他们两个,要钱没钱,要名声没名声,最后他干脆摆烂,直接骑上马,带上自己的几个护卫去了会合点。

而期间,李元胤还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信。问崇祯皇帝,不会让他当个光杆营哨吧!闹的朱由哲哭笑不得。

常延岭看向朱由哲,“陛下,目前已招兵完毕,他们现在都已经到安丘了,接下来该如何安排?”

安丘是青州府治下一县,在青州治所益都东南方向二百里。城不是什么大城,更不是什么军事重镇。

但其北边为砟山,西边为牟山,更远处还有大砚山,方圆百里更分布着潍水,胶水、卢水、密水等数条河流。

这一切,使安丘县城成了易守难攻的存在。而且其距离潍坊、诸城也在百里之内,可以随时支援两处。

选定这里,就是觉得这里稍显闭塞,而且位置不太重要,不会第一时间引来清军主力,可以让这些新招募兵卒有充足的时间接受训练。

最重要的一点,安丘有现成的铁矿,可以制作兵器。

朱由哲粗略估算了他们招募的兵卒数,加上其他的,应该足够九个营了。“怀远侯,你和宁远伯先行前往安丘,对他们所行招募士卒进行分营。记住,所有人员,九位营哨,每个只能保留他们自己招募人中的五百人。其他的全部打散,让他们按顺序挑选。”

常延岭愣了一下,“陛下,现有的一些已经成营,这打散耗时耗力,而且会影响士卒战力。”

朱由哲道:“一个地方的人,都由一个人招募而来,他们很容易抱团,也很容易形成战力。但他们也会变的极其排斥其他营的人,而且很容易被他们的主将养成自己的家丁。朕要的是一支完全属于朝廷的军队,而不是一些人私人武装。打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才会团结一致应敌。”

常延岭思索片刻,轻轻的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又问道:“陛下,那臣带来的那些常氏族人?”

常延岭在扬州招募了近千人,多数姓常,少数例外。怎么说呢!都是些未经历过战事的生瓜蛋子,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若真要说有什么不同,他们比普通百姓多了一些忠义之心。

朱由哲沉默了一会,说道:“他们也打散,由那九营哨随意挑选,不要对他们特别优待。他们受得了就留在军中,受不了就离开。那些愿意继续留下来的京营士卒和禁军也是。这支新军,不养废物。”

香河之战,京营和禁军都损失惨重,更有大量逃散,最后仍旧坚守在崇祯皇帝身旁不过五千余人。

对于这些人,朱由哲给了他们特别的优待,赏赐了大量金银,并准许他们脱离军籍。

那一战,让很多人产生了恐惧心理,其中一多半人选择了离开,但仍有近三千人选择了继续为军。

有的是想谋求一个好前程,有的则是因为有亲人死在那战之中,单纯想要继续为军为他们报仇的。

还有些特殊的。

新建伯王先通在居庸关为大明捐躯,其子王业泰继爵为新建侯,他主动南来,提请入军。

其中还有些远房的宗室子弟,他们早没了宗室子弟的荣耀,又不能从事其他行业,穷的要命,因而决意从军。

有十几个,被朱由哲全部送去了安丘。毕竟,无论中不中用,他朱家的身份就可以鼓舞其他人。

其中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弋阳王之七世孙,现有奉国将军朱谋觐之子朱统峑,他后来改名朱耷,别名八大山人。

当然,朱耷不是主动来的,而是被朱由哲下旨调来的,就是觉得或许有用得到他的时候。

常延岭听完朱由哲的话,沉默了一会,有所疑惑,但也没多言,“陛下,微臣即刻出发。臣多问一句,陛下稍后也要去安丘吗?”

朱由哲点了点头,“你先去对他们进行整饬一番,让他们先行训练。等他们五天后正式成军的时刻,朕会去的。而在此之前,朕还得去见一人。”

常延岭轻轻点头,“陛下,清军进入山东,一旦其攻城失利,必然会进行分兵。陛下千万不能轻易涉险,要以自身安全为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