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262章 勋贵出京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第262章 勋贵出京

作者:太白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2:10:51

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夜,四更时分。

已经睡熟的百姓被一阵噪杂的吵闹声惊醒,他们起身,不敢开门,只能透过门缝向外看。

街道上满是持枪披铠,来来往往的兵卒。

那些平时紧闭的高门大院此刻却灯火通明,人群慌乱,不时传来小儿的啼哭声,以及大人的催促声和叫骂声。

门外停着马车,每处房宅外都至少有十几辆。

仆人将箱子抬上去,然后在士卒的催促声中,主人们坐上马车,向着特定的方向驶去。

接着,士卒结队离开,大门再次被关了起来。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糟乱的声响再次响起。这次兵卒更多,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沿着大道向东边的朝阳门方向行去。

队列中间跟着无数马车。

有人认出了他们,都是大明的勋贵们。

有英国公张世泽,有镇远候顾肇迹,有西宁侯宋裕德等等人物。其他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一大堆。

而在这些人身后,各个兵卒虎背熊腰,长相威仪,旗甲夺目。明眼的人看去,知道这些都是天子禁军。

看着他们远去,看的人眼圈通红,哀叹连连,恐惧、悲伤、痛苦的情绪在心中弥漫,不少人失声痛哭。

为自己的未来和命运忧心。

这几日,一直有人在传战事不利,大明皇帝要离京。

现在看来,这并不是虚言,而是事实。大明天子,他们的皇帝,真的要抛弃自己的臣民独自逃生了。

夜幕之下,无数人家都点起了油灯。

在昏暗的灯火下,聪明的百姓开始打包行李,准备天色一亮便离开京师。

皇帝都走了,京城又如何能守住?

留下来,只会沦为待宰的羔羊。

朝阳门城头上,数人肃然而立。

有李邦华、王承恩、李若琏、杨廷麟、王家彦、金炫、唐通、刘肇基。

看着出城的队列连绵不绝,几人眉头紧缩,尽皆沉默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李邦华才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回转身来,向在场的所有人行了一礼。

众人脸色顿变,连忙回礼。

李邦华起身,“诸位,天子离京,京师动乱在所难免。如何稳住局面、坚守城池,就看在场的诸位了。”

杨廷麟带头行礼,“李阁部放心,我等必定齐心御敌,以报天子之恩。”

李邦华点了点头,转向王家彦道:“王总督,一旦天亮,必有无数百姓拥到城门,想要出城。京营的人马可尽数派往九门,稳定城门秩序。若有趁机做乱者,立即逮捕入狱。若动乱不止,可斩杀。”

王家彦脸色一凛,抱拳道:“属下明白。”

李邦华点了点头,又转向唐通,“朝阳门紧要,就麻烦唐将军暂时留守此地,协助金后督稳住局面。你二人要通力合作,确保此处安全。”

唐通、金炫两人连忙抱拳,“末将领命。”

李邦华接着看向刘肇基,“刘将军,城中安稳也同样重要,你那一营人马就负责在城内巡逻。有人趁机作乱,抢劫、奸淫者,直接斩首示众。”

刘肇基挺直身子,拱了拱手,没有多言。

李邦华最后将目光落在王承恩和李若琏身上,“王公公,李指挥使,你们是陛下最信任之人,本职也不隶属内阁。但陛下出京之前曾言说,你二人要听本官之令。不知……”

李若琏首先拱手道:“属下听令。”

王承恩也笑了笑,“李阁老,有什么吩咐的,您尽管言语。咱家和咱家的两万厂卫随时应命。”

李邦华深深的点了点头,“李指挥使,你手下锦衣卫散布京师,若有消息,你必会第一时间知道。本官也要你第一时间上报给本官,蒋次辅,或者杨赞画,而且不得有任何隐瞒。”

李若琏看了看在场的杨廷麟,遂抱拳道:“属下明白。”

李邦华又看向王承恩,“王公公,陛下不在,太子便是城内的主心骨。等天亮,还需要你陪着太子在城墙各处走一走,以稳定军心。”

王承恩点头道:“这个自然,陛下走之前便有交待。”

李邦华接着道:“至于你手下的两万厂卫,他们铠甲不齐,就暂不上城墙,作为后援兵力吧!”

王承恩眉头一挑,“李阁部可是瞧不上我等太监?”

李邦华摇了摇头,“王公公何出此言?”

王承恩沉声道:“我等厂卫,自成军起,便和京营将士一起接受训练。论吃苦,论听令,我等哪点输于他们?现在战事逼近,李阁部却要以如此拙劣借口阻我等上城守御。这不是瞧不上,什么是瞧不上?论铠甲不齐,京营哪个营是全员披甲的?”

李邦华紧皱眉头,没有言语。

杨廷麟上前道:“公公息怒。你们厂卫的辛苦,下官是知道的。但公公也应该知道,厂卫身份特殊,没人能管的住他们?而守城,最重要的是听令行事。若上城后,公公们恣意行事,不听命令。不但对守城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添乱。”

王承恩看了杨廷麟一眼,笑道:“还是杨赞画是忠厚人,把什么问题都摆在明面上。”

李邦华脸色一红,拱手向王承恩道:“望王公公体谅。”

王承恩摇头道:“咱家不体谅。”

李邦华顿时一怔,脸色陡然间变的难看起来。

王承恩继续道:“李阁老,自进入京营后,我们便不是宫内的太监,而是陛下手下的兵卒。我们懂得什么是令行禁止,什么是军法从事,更明白此战对于大明的重要。因而,我们不会干涉什么,只会听令行事,助大军收好城池。此心可昭日月,望李阁老成全。”

看李邦华面带犹豫,王承恩继续道:“李阁老,你们是官。京内有一个家,是官场。京外还有一个家,是你们的老家。但我们太监,自入宫起,京外那个家十有**就已经散了。所以,我们只剩下宫内这个家了。大明是你们的,但同样也是我们的。”

“孩儿们那么辛苦训练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保卫大明,同时让其他瞧不上我们的人看看。我们这些没卵子的,未必就不是大丈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