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32章 连番用人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第32章 连番用人

作者:太白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2:10:51

申湛然和黄尼麓挨着刘文炳坐了。

朱由哲坐在主位,对面坐着李若琏,其他八人坐在两侧。

十个人把三丈长的桌子坐了个满。

王之心和栗宗舟在旁侍候着,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粥。

所有人都惶恐的接了。

尤其是申湛然和黄尼麓,接粥的手都在颤抖。

一介布衣,能和天子一起用膳已是天大的恩赐,况且现在还有两个贴身内侍亲自在旁伺候。

两人不禁都想起了“力士脱靴”这个典故。

虽然两人没有李白那么有才,也不可能像他人那样倨傲,但是现在确实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礼遇。

朱由检眼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他能感受到他们的激动和感激,这难道就是朱由哲之前所说的人味?

他不禁看向朱由哲。

朱由哲的每个举动看着似乎都大大咧咧的,似不是有心为之。但他每次那么做,都能获取对方的好感。

天子的礼遇之恩,普通人哪里顶的住?

就像眼前的申湛然和黄尼麓,如果朱由哲这时若让他们去死,他们很大可能会毫不犹豫的同意。

不知不觉中,朱由哲已经笼络了一些可信之人。

这样的能力,可比死之前只有王承恩一人陪伴的自己强多了。

但朱由哲现在却一脸平静的看着摆放在面前的奏疏,似乎把这一切都当成了理所当然。

这样的人太不可思议了。

朱由检在心中发出感慨。

朱由哲看完方以智的奏疏,太假大空,几无可取之处。

这明末四公子之一或许是读书读傻了,不考虑一点实际。

不像侯方域,品性暂且勿论,至少他的水火并进的绝户计确实助清廷平定了坚持十几年的榆园军起义。

朱由哲放下他的奏疏,问道:“密之,你和侯方域熟识吗?”

方以智连忙起身,“臣……”

朱由哲摆手示意他坐下,“坐下说。”

方以智坐下,说道:“臣早年曾游历于江淮、吴越之间,曾与多名友人主盟创建复社,而侯方域便是其中之一。因而,臣与之颇为熟悉。”

朱由哲点了点头,“他这人如何?”

方以智道:“其人豪迈,心中多大略,聪慧而多才。但因为其屡试不第,心生悲意。目前流落江南,以诗歌自娱。”

朱由哲轻轻的点了点头,没再多言。

心中考虑着,是否也该下一道圣旨招其前来?

无德有才。

这的确有点难抉择。

朱由哲拿起另一封奏疏,是陈名夏所写。他提出自己愿意孤身前往山东,招勤王之兵,以卫京师。

明代山东有九卫十所,加上各地驻兵,应有不下十万之众。

最主要的是,山东历经过吴桥兵变、李青山之乱。不说别的,至少有不少可战之兵。

前往山东招勤王之兵,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山东有刘泽清这个山东总兵在,陈名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他靠什么招募勤王之兵?谁又会听他的?

只不过通过陈名夏的这本奏疏,朱由哲倒想起了一个合适之人。

曾主持平定吴桥兵变的朱大典。

地位高,有威信,能力强,最主要的是忠心。

在清军兵临浙江之时,已经因罪去职的朱大典散尽家财,募兵固守金华。在城破之后,举家殉国。

和这些相比,朱大典贪财的那点小毛病根本不知一提。

朱由哲转向陈名夏,“百史,你的这封奏疏甚好,但不用你前去,朕有其他的人选。留在朕身边,暂时当个侍读学士吧!但朕准你议事之权,今后凡是内阁的会议,你都可参加。”

陈名夏脸色顿变,接着有股难以抑制的狂喜,慌忙跪下,“臣谢陛下。”

侍读学士为从五品,这个倒是没什么。

但参与内阁会议,那岂不就是入阁了吗?

但凡以后内阁有空位,那就是自己的。

从翰林院编修到入阁,这不是一步登天的节奏吗?

如何能不令陈名夏兴奋?

朱由哲让他起来,不经意间瞥到他身旁的张家玉。

对方脸色难看,甚至还带有一些小惊恐。

朱由哲心中奇怪,但也没在意,拿起他的奏疏看去。

空白的?

朱由哲一脸不可置信,还以为自己拿错了,翻来覆去又看了一遍。

的确是张家玉的奏疏,第一页写着他的名字和官职。但里面也的确是空白的,一个字都没。

朱由哲看着张家玉。

张家玉低着头,额头上满是汗珠。

沉默了半晌,朱由哲放下他的奏折,语气平静的说道:“元子,你这封奏疏还真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啊!”

张家玉慌忙跪下,“臣知罪!”

朱由哲摆手让他起来,“元子,你会骑马吗?”

张家玉顿时一怔,“陛下,您说什么?”

“朕问你,会骑马吗?”

“会,臣会骑,”

朱由哲点了点头,“嗯!王之心,一会你陪元子去御马监一趟,让他自己挑一匹好马。今后,你就弃文从武,留在朕身边吧!”

从张家玉写空白奏折这件事看,他恐怕现在就已经存了改朝换代,投靠新主的心思。

在原有历史中,张家玉的确向李自成投书言说投靠之意。

但李自成败的太快,张家玉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到南明后,又因为他曾主动投靠李自成的经历,被弘光帝逮捕入狱。

后来张家玉受到隆武帝的启用,面对强势的清军,他在各地积极招兵抗清,最后在广州增城被俘殉国。

在张家玉抗清过程中,他的表现算是可圈可点。曾靠一己之力招募万余人,连破数城,不知比着那些身居高位的朝廷大员强上多少。

这样的人,朱由哲当然打算重用。但不放心把他放在外面,所以打算将他留在自己身边。

至于是让他协助巩永固统治禁军,还是直接将他放到京营里面为将,朱由哲暂时还没考虑清楚。

朱由哲没再理会一脸懵逼的张家玉,看向众人道:“你们别看朕了。吃你们自己的饭,还有那么多呢!”

说完,朱由哲拿起他们三人挑出来的奏折继续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