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23章 重组厂卫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第23章 重组厂卫

作者:太白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2:10:51

王承恩将王德化的供词呈给朱由哲,“皇爷,王德化都招了,他是把那些消息透露给了陈演。”

朱由哲点了点头,脸色平静。

内外相通,这对筛子一般的大明皇宫并不奇怪。

“死了?”朱由哲开口问道。

王承恩点了点头,“皇爷,王德化的尸体,还有那个小张子如何处置?”

朱由哲撇了撇嘴,“还能怎么处置,埋了呗!那个小张子,不用杀他,将他赶出宫去就行。”

王承恩长舒了一口气。

朱由哲饶了小张子,就说明他不愿意牵连更多的人。

毕竟,王德化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十数年,若追究起来,不知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王承恩当然知道宫内内侍和外官的蝇营狗苟,也希望有所改变,但认为绝对不应该是这个时候。

朱由哲的决定让他顿时安心了不少。

“陛下,这是王德化所掌管的玉玺和印绶。”

朱由哲没有接,“你收着吧!掌印太监不是比你的秉笔太监更高一点吗?”

王承恩一愣。心想,这是准备升自己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了?“皇爷,那臣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朱由哲不在意的摆了摆手,“你兼着,在找到合适人选之前你就一直兼着,朕现在完全信任的就你一个。”

王承恩心中一暖,犹豫了一下,决定照实说。“皇爷,王德化说他之所以派来小张子来监视您并私通外臣,是因为他觉得皇爷您性格反复,他害怕因为猜错您的心意而受到惩罚。”

朱由哲脸色微变,不自觉的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朱由检,后者脸色异常难看。

“将死之人,总习惯把自己的错怪到别人身上。”

为避免朱由检难堪,朱由哲特意为他辩解了一句。

王承恩继续道:“陛下,抄了王德化的住处,抄出白银三万余两,金两千两,还有一些玉器和字画。”

朱由哲脸带疑惑道:“王德化怎么说也当了十几年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怎么就这么点东西?”

王承恩脸色微变,知道这事不可能不牵连到王德化的家人了,犹豫了片刻道:“皇爷,王德化在宫外有一处宅子,他还有两个侄子。”

朱由哲一拍手,“这就对了。去,都给朕抄了。现在朕是穷光蛋,能多弄一点银子就多弄一点。”

王承恩行礼,“皇爷,奴婢这就去。”

朱由哲摆了摆手,“这点小事,你就不用去了。交给李若琏,让他带着他的锦衣卫去。王大伴,朕有更重要的事交给你。”

王承恩拱手道:“请皇爷吩咐。”

朱由哲沉默了一会道:“自朕登基以来,因为魏阉的缘故,一直缩减东厂及锦衣卫的人数和权限。但现在看来,发现此举未必对。宫内有内侍七八万,养着也是养着,你从中挑出两万人,重组东厂。”

王承恩脸色一变,“皇爷,这,这会不会招致朝臣的反对?”

朱由哲摆手道:“东厂和锦衣卫分开,不具监视、侦查、镇压百官之权,只在平时加强训练,临难时负责保卫内城安全。你任东厂厂公,所有的将领都由你来挑选,任命。他们反对,朕替你做主,你担心什么。”

王承恩慌忙跪下,“陛下,奴婢,奴婢不敢弄权。”

朱由哲苦笑道:“你不弄权,难道让王德化这样的人左右朕的生死。王承恩,朕信你,莫要辜负了朕。”

王承恩感动万分,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奴婢定不负皇爷。”

朱由哲点了点头,“去吧!用最快的时间把它建立起来。另外,把王德化的这封供词拿给陈演。”

王承恩接过,“皇爷,要对陈演说些什么?”

朱由哲摇了摇头,“什么都不用说。”

等王承恩离开,朱由哲转头向朱由检,语气沉重的说道:“崇祯老哥,厂卫重建了,禁军也得重塑,否则宫内难安。你有什么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吗?就是那种宁愿死,也不会背叛你的。”

这次,朱由检没有丝毫犹豫。

“驸马巩永固,新乐候刘文炳。朱由哲,他们两人后来怎么样了?”

朱由检脸色紧张,唯恐朱由哲说出他们像骆养性一样投靠了清廷。现在的他越来越怀疑自己看人的本事了。

朱由哲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们两人确实值得你信任。巩永固在城破之后,阖家**而死。刘文炳,及其弟刘文耀携全家四十二口,或自缢,或投井,皆自杀殉国。”

朱由检眼圈通红,久久没有言语。

这两人都为外戚。

和之前的新城侯王国兴不同,他们两人才是崇祯皇帝最亲近的人。

巩永固所娶的是崇祯皇帝的妹妹,他是朱由检的妹夫。

而刘文炳的父亲是崇祯皇帝的舅舅,他是朱由检的表弟。

朱由哲提起笔,写了道圣旨。

自即日起,任命巩永固为禁军统领,专司护卫皇宫内院的安全。

王之心进来,拱手行礼道:“皇爷,陈名夏、张家玉、还有方以智三人到了,这是他们三人所上的奏折。”

朱由哲放到一边没看,“把这封奏疏发下去,招巩永固、刘文炳和刘文耀三人立即进宫。”

王之心一愣,提醒道:“皇爷,陈名夏他们三人还在外面候着呢!是不是先见他们一面?”

朱由哲摆手道:“不用,你直接带他们去文华殿,让他们看那些大臣们所上的奏疏。挑出值得朕看的,等明早朕再去看。”

文华殿内。

王之心命人将所有奏疏摆到陈名夏三人的面前,“三位,圣上的旨意,今夜慢慢看吧!”

陈名夏和张家玉都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着那如山般的奏疏,顿时愣在当场。

倒是方以智,因为担任定王和永王的讲官,十分识趣。连忙站起来,偷偷向王之心塞了一张二百两的银票。

“王公公辛苦,请王公公喝茶。”

王之心看四下无人,连忙将银票收进袖筒。“方大人客气了,一切都好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