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229章 塘报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第229章 塘报

作者:太白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2:10:51

朱由哲笑道:“说其他事,你一言不发。说起李自成,你终于愿意说话了。你对他的忠心,可真令人羡慕啊!”

李岩眉头紧蹙,“闯王仁义,曾救过学生的性命,李某定当誓死以报。”

朱由哲勾了勾嘴角,“那这次你身受重伤,朕把你从鬼门关拉回来,算不算对你也有救命之恩?”

李岩沉默了片刻,沉声道:“学生谢过天子。但忠臣不事二主,就请天子不要勉强学生了。”

朱由哲笑着摇了摇头,“这个以后再说。或许过一段时间,你就想开了呢!反正无论如何,朕都不可能放你回李自成那里,你也趁早死了这个心。”

李岩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朱由哲起身,说道:“再给你说一件事,李自成醒来,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以他的弟弟李自敬为主帅,携高一功、左光先、官抚民等将率部前去增援湖广,解荆州、襄阳之围。”

李岩脸色微变。

朱由哲笑了笑,“奇怪吧!让李自敬一个废物领着一批降将前去,李自成还真是心大啊!”

李岩摇头道:“国勋并非废物。”

朱由哲道:“高一功可能不是,但他不是主将。说实话,若朕是他,会让刘宗敏带这些降将前去,至少能压住他们。让李自敬当主帅,就跟了一个高一功,闯军在湖广战场危矣!”

说着,朱由哲突然拍了一个额头,说道:“忘了对你说了。襄阳已被马士英率部攻下,现在闯军在湖广只剩下荆州一个孤城了。”

朱由哲没再理会脸色难看的李岩,坐在孟大春搬过来的小凳子上,把塘报递给凌駉,示意他念。

一封是关于张献忠的。

在其得到成都之后,在成都称帝,号大西国,定成都为西京。最搞笑的是,张献忠立年号为大顺。

不错,就是李自成的国号。

**裸的挑衅啊!

接着,张献忠宣布在成都开科取士,但又觉得这些士子心向大明,最终将五千余士子尽数屠戮。

此外,凡进士、举人、贡监、生员皆被杀。

一时间,成都周边人头滚滚,惨不忍睹。

朱由哲虽然心中有些可惜,但这局面无疑对大明是有利的。

在明代,凡是能读书的,要么家中有钱,要么家中有权,岂会是普通人?

张献忠杀了那么多人,必将遭受当地乡绅的疯狂反扑。

而张献忠未必能挡得住他们,至少在成都待的不安稳。而一旦待不下去了,张献忠就只有三条路可走。

一条是向北进攻汉中。

一条是向南,向云贵方向走。

还有一条是向东,去湖广。

而目前,四川由高斗枢和秦良玉坐镇。无论是川南、还是川东,明军都部署了重兵。

张献忠前去,未必能讨得便宜。

只有向北,因为李自成进攻山西,导致汉中、乃至陕西的兵力都不多。

所以,张献忠极有可能北进,那对大明来说,只有好处。

看朱由哲眉头紧蹙,但没有表态。凌駉将那封塘报搁置在一边,拿起另一封糛报往下念去。

郑芝龙令其弟郑芝豹,义子郑彩携带五十艘海船,船员五千抵达天津。

朱由哲眉头一挑,顿时高兴起来,“凌駉,替朕拟两道圣旨。一道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另一道让郑成功前往天津接收这五十艘海船及五千士卒。至于接收之后,……”

朱由哲想了片刻,说道:“让郑成功带这五十艘海船前往登莱,一切听从黄蜚的指挥。”

凌駉很快研好了墨,写好了圣旨,呈给朱由哲看。

朱由哲感觉没大错,签上自己的名字,让发往京师。

圣旨只有盖上天子之印才算有效,而这天子大印是由王承恩保管的。但出京时,朱由哲让王承恩交给李邦华,而其只负责秉笔。

这道圣旨传到京师,王承恩书写,李邦华盖章,这才算正式完成。

王辅臣煮好了茶水,端了过来。

朱由哲接过,先弄了一杯给李岩,这才端起喝。“凌駉,你继续念。”

其他的并无大事,无非是朝廷的一些争斗,李邦华劝谏让朱由哲尽快回京,马士英收复襄阳的过程,还有高杰、王永吉等人和刘芳亮的交战情况。

朱由哲听着,一一做了处置。

等休息好了,朱由哲让其他人先去准备,留下了凌駉,问道:“知道怎么当好你的东昌知府吗?”

凌駉脸色微变,拱手道:“请陛下指教。”

朱由哲摆了摆手,“没什么指教的。送你几个字吧!平寇,伸冤,募兵,固守。”

看凌駉满脸疑惑,朱由哲解释道:“平寇,就是聚集兵力,平定当地土寇。乱世用重典,无论你采取怎样的手段,朕时候都不会追究。但你要给朕一个稳定的东昌府,尤其是稳定的临清。”

凌駉轻轻点头,“臣领旨。”

朱由哲道:“伸冤就是替百姓伸冤。朕去曹县处置刘泽清时,闻听了临清的一些情况。当地商贾云集,多有强买强卖,逼良为娼,强收土地之举。你去,为百姓伸冤,给朕好好整治一下当地的风气。”

说着,朱由哲抬头看了凌駉一眼,“朕借你二百士卒,让他们随你一同前往。但只是借给你的,一个月后,他们还要返京。在这一个月内,你得建立一支完全听你号令的军队。”

凌駉脸色疑惑,“陛下,按照大明规制,知府是不能掌兵的。”

朱由哲摇头道:“朕给你的这个知府是带刀的知府,你不但可以掌兵,还可以募兵。还是那句话,朕给你做主,你尽管去做。你手中有多少粮,有多少兵器,你就可以招募多少士卒。”

凌駉嘴角抽了抽,沉默半晌,问道:“陛下,臣能否问一句,您说的固守指的又是什么?”

朱由哲紧蹙眉头,停顿了好一会,说道:“若将来京师失陷,或者京师被围,敌军南下。朕希望大明能守住两处,一处临清,一处德州。只要这两个地方不失陷,敌军的破坏的便只有京畿和河北。那大明就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