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995章 两国反应

魏军退兵的消息首先传到了平城,朝堂一片哗然。

前几日,魏军高歌猛进,兵临襄国城下,却没想到,不得不从襄国撤军。

拓跋晃有些接受不了,当初他可是信心满满,希望能够传来攻破襄国的消息,然而却是从襄国撤军的消息。

看着桌案上的奏章,拓跋晃有些失神,这和他想的不一样。

当初他听说宋军攻打西域,表现的并不去以往强势,他以为宋军战力有所下降,至少西域之战是这样的。

然而他不知道,宋军之所以在西域没有表现出强大战力,不仅仅是出动的只是凉州军,凉州军战力不差,只是对手太弱,凉州军没有发挥出最大战力而已。

拓跋晃缓缓开口,道:“谁能告诉朕,为何会这样?难道宋国就真的不可战胜吗?”

朝堂上安静无比,没人说话,众臣都低着头,这让拓跋晃更加不爽。

然而毕竟拓跋晃做了几年皇帝,在朝堂上不会太过失态。

拓跋晃道:“如今大军退至柏人城,晋阳王的意思是重整大军,再次攻打襄国,不过希望调集巨狼骑军,以应对宋国骑兵。”

拓跋谭道:“陛下,末将以为右卫足以应对,无需调集巨狼骑军,如今定襄也需要精锐骑兵来抵挡宋军。”

拓跋崇道:“陛下,臣以为宋军不会攻打定襄,那里只不过是牵制我军兵力,臣以为晋阳王更需要精锐骑兵。”

拓跋晃有些生气,他现在发现,宗室内部也不是十分团结,这可不是好事。

然而现在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于是拓跋晃道:“既然如此,调巨狼骑军前往柏人城,由晋阳王调遣。”

拓跋谭道:“陛下……”

拓跋晃打断他,道:“燕王,定襄郡就交给你了,记住,以防御为主,绝对不能丢失定襄郡。”

拓跋谭无奈道:“诺。”

拓跋谭也知道不是时候,于是只能应下。

接着拓跋晃道:“传旨,各州郡调集粮草,务必保证大军粮草充足,胆敢有人敢染指,朕必夷其三族。”

“臣等遵旨!”

拓跋晃这次真是下定决心了,务必要攻破襄国,不能再失败了,他也感到朝中有些不稳了。

禁卫统领拓跋丕对他是忠心耿耿,然而拓跋谭和拓跋伏罗虽然对他也很忠心,但是二人似乎暗中争斗起来了,这让他很担心。

这次拓跋伏罗攻相州,拓跋谭的左卫在定襄有五万人,其余五万被拓跋晃就在平城,说是防止柔然进犯,但是北方六镇还有四镇,依然有八万大军足以抵挡柔然,也就是拓跋晃对拓跋谭有所防备,以免二人爆发冲突。

如今和宋国开战,他可不希望国内不稳。

然而他却忽略了,贵族一直都不希望发生战争,他最看重利益,所以,他们总是和宗室对着干,而宗室大多都是好战的,他们不仅需要战功稳定自身的地位,也想通过战功来获得更多的权利。

不过宗室有着皇帝支持,这里让贵族得以收敛一些。

贺楼真,兵部右侍郎,他和宋国建威将军贺楼圻是远亲,自从宋国占据相州,贺楼真就有了打算,所以他一直暗中和贺楼圻有联系。

而且,贺楼真和兵部尚书,济南王拓跋丽不和,拓跋丽是建宁王拓跋崇长子,是建宁王世子,他一直在打压贺楼真。

因为贺楼属于贵族,当初贺楼家可是跟随拓跋什翼起兵建立北魏的元勋。

贺楼圻很快收到了贺楼真的书信,他将拓跋晃的决定都告诉了贺楼圻。

贺楼圻来到了御书房。

“末将贺楼圻参见陛下。”

“平身吧。”

“谢陛下”

刘义隆知道贺楼圻和贺楼真有联系,而且知道的人只有他,所以这是机密。

“陛下,族兄有书信来了。”

说完,贺楼圻呈上书信。

刘义隆看完道:“很好,你给他回信,告诉他一切小心。”

贺楼圻走后,刘义隆立刻给檀道济下了一道密旨,告知他拓跋晃的部署,又给沈庆之发了一封密旨,随后又密令颜师伯率领黑风军前往襄国,协助檀道济,并命令刘义恭率领神箭军前往柏人城附近骚扰魏军。

安排好一切,刘义隆本来打算回后宫休息一下,但是这个时候,影子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户部右侍郎联合兵部右侍郎私下克扣军粮和军饷。

刘义隆听完大怒,于是密令暗卫彻查。

户部右侍郎程潇,是世家子弟,兵部右侍郎楚江出身稍差,但是也不是平民百姓。

二人都是荆襄人士,当初在荆襄荆襄政绩出众,因此进入朝堂,后又随朝廷来到洛阳,再至长安。

二人也算是有能力之人,否则也不能屡次提拔。

然而就是这样的官员,居然敢向军粮和军饷出手,简直胆大妄为。

接着,刘义隆也没心情去后宫,于是就在御书房看了一会奏章,然后回到寝宫休息去了。

然而暗卫却一夜没有停歇,对二人展开调查。

原本二人做的很隐蔽,二人也算是能人,不管怎样,能做到这个位置,六部中两部的三把手,也是有能力的。

起初还二人也没想对军粮和军饷动手,然而一次二人负责调配军粮,发现了漏洞,本来二人并没有当回事,但是一个人的出现,让二人有了心思。

是一名商人,此人曾经是司马家近臣,自从刘裕废晋自立后,他一直在想办法覆灭宋国,哪怕到现在也没有放弃。

起初他想进入官场,但是他发现那样很难,于是他改变策略,开始经商,宋国支持商人,他很快有了资本,然后一步步发展壮大,现在关中地区,甚至洛州,很多郡县都有他的资产。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忘了初衷,于是,他开始物色官员。

他很谨慎,他知道,宋国官员待遇不低,一些官员,尤其那些高官,不会轻易的去贪腐,因为没必要,他们待遇很好,而且刘义隆对贪腐十分严格。

于是,开始在户部物色官员,终于找到了户部右侍郎程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