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835章 商人之谈

以往,扬州官员都知道刘义隆的杀伐果断,以为刘义隆是一位非常有威严的皇帝,没想到如此平和。

但是没人会认为刘义隆软弱,相反,这样的皇帝更加可怕。

不过扬州官员相对来说比较清廉,原因简单,有刘义宾的压制,扬州官员根本不敢贪污,不用上表刘义隆,刘义宾就够他们受得了。

同时,扬州的赋税很正常的从未有过问题,扬州的商税也是国库收益的主要来源。

如今,江南的税收就占宋国税收的三分之一有余,长安虽繁华,但是周边地区却拖了后腿。

宋国如今的强盛离不开稳定的税收,虽然宋国的农业税收的并不多,但是商税却是农业税的数倍,这还是商税收的并不多,否则国库将更加充实。

刘义隆不会竭泽而渔,毕竟长远发展才是王道。

扬州以及江南的发展就得益于商税,有了商税,江南的商业也越发发达,同时,邗沟以及日后通济渠的连通,肯定能让江南进一步发展,同时带动北方商业发展。

刘义隆来自后世,知道商业的巨大潜力,在重农的同时并没有抑制商业发展,这是刘义隆和历代皇帝的不同。

历朝历代重农抑商,除了北宋这个特殊的朝代。

重农抑商有几个原因。

政治原因:古代皇帝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本业,商业是国家的末业,他们认为农民是忠诚、顺从、稳定的社会基础,而商人是贪婪、狡诈、动荡的社会寄生虫,他们担心商人会通过财富和交易来影响政治和社会秩序,甚至威胁到皇权和中央集权,因此,他们通过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加重商人的税收负担、干预商人的经营活动等方式来抑制商业的发展。

经济原因:古代皇帝认为农业是国家的财富之源,商业是国家的财富之耗,他们认为农业可以创造实物财富,而商业只是转移和流通财富,他们认为农业可以促进国家的富强,而商业会导致国家的贫困,因此,他们通过鼓励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价格等方式来重视农业发展。

文化原因:古代皇帝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农业是天命所归,商业是违背自然,他们认为农民是遵循天道、符合礼义、奉行节俭的君子,而商人是追逐利益、破坏和谐、奢侈浪费的小人,他们认为农业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而商业会败坏人的道德风气,因此,他们通过弘扬儒家文化、教育百姓尊重农耕、歧视工商等方式来塑造农业文化。

古代皇帝重农抑商并不是没有道理或者无知愚昧,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和考量。

然而,这种政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和后果,就是阻碍了社会进步,损害了民生福祉。

刘义隆不同,来自后世,没有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而且见过繁华的后世,并且熟知历史。

历朝历代帝王害怕商人会威胁皇权,但是刘义隆不怕,因为他坚信一句话,一个伟大领袖说过的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个时代,枪杆子是什么,是军队,所以,刘义隆将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也是他不断御驾亲征的原因,他要让普通士卒知道,作为皇帝,他可以率领他们冲锋,而不是坐在皇宫里享受。

有人会说,都穿越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刘义隆会告诉你,盛世可以,但是乱世,享受会让人失去进取之心,别说享受了,很可能会成为亡国之君。

如今,刘义隆有了妻儿,有了羁绊,他不能允许妻儿同北宋后妃一样,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任人凌辱。

还有就是,刘义隆深深感受到刘裕对他的感情,那临终之前的眼神,让他永远不能忘,对北伐的执念永远不能忘。

刘义隆知道,后世可能会给他冠上暴君、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但是他不在乎。

他只要能够完成父皇的遗愿,保护妻儿就可以了。

所以,先皇后袁齐妫和先太子刘劭是刘义隆心中永远的痛,在刘义隆寝宫,有两件物品,那是一个玉簪和一柄环首刀,这是袁齐妫和刘邵的遗物。

玉簪是二人大婚时袁齐妫戴的,那是刘义隆亲自挑选的,而那柄环首刀是当初太子外出历练的贴身之物,是刘义隆亲自下令将作监为太子打造的。

青儿也知道,刘义隆永远忘不了二人,但是青儿不介意,因为刘义隆重情重义,作为皇帝,这十分难得。

就因为如此,刘义隆绝对不会对想要伤害自己亲人的人手软。

军队就是刘义隆的底气,哪怕商业再发展,商人也无法撼动刘义隆的统治。

不过这一点也有弊端,就是要求皇帝必须掌控军队。

如今的宋**队,是刘义隆亲手建立的,当然可以完全掌控,太子刘绍也没有问题,至少三四代以内问题不大,但是刘义隆明白,哪有什么千秋万代,能够保证三四代的强盛已是不易。

刘义隆熟知历史,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千秋万代,只要不是刘义隆一死就分崩离析就可以了。

刘义隆所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家人而已,当初对待世家高压,也是要掌控权力,能够更好的实施自己的政策,让宋国更加强大。

因为刘义隆知道,拓跋焘是一个劲敌,不过如今的拓跋晃更让刘义隆意外,他比拓跋焘更加难对付。

原本历史中,拓跋晃死的很早,没有多少表现,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拓跋晃突然崛起,不仅处死宗爱,并且逼迫拓跋焘退位。

之后居然还想突袭邺城,虽然没能成功,但是这也表现出拓跋晃的野心,他年轻气盛,如果给他时间,拓跋晃将更加可怕。

然而刘义隆对他并不在意,只有强大的敌人才能激起刘义隆的斗志,否则,将索然无味。

回到建康行宫,刘义宾再次来报,“皇兄,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三日后祭拜先皇。”

刘义隆点了点头,于是下旨,三日后祭拜初宁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