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824章 前往襄城

郏县,三日之后,新任县令抵达,同时,县衙中近三分之二官员被换掉。

刘义康决定,暂时离开郏县,前往襄城,襄城是郡治,而且暗卫的消息,襄城更加黑暗,同时,襄城太守府大部分官员都不干净。

襄城太守杜俜,是科举上来的,是为数不多出身平民的官员,但是,他一上任,就彻底变了。

不仅想尽一切办法靠近世家,还不断打压百姓,襄城百姓也深受其害。

不仅襄城的粮食和郏县无二,同时商税也很离谱。

每年,襄城赋税都很正常,但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襄城两大世家并不用缴纳任何赋税。

这就让人很是不解,既然襄城赋税没问题,那那两家的赋税是如何补充上去的呢?

难道这位杜太守会自掏腰包吗?

当然不是,襄城近办的商铺在两大世家手中,而其他都是散户,缺的赋税当然从他们身上出了。

很简单,襄城商会掌握在两个世家手中,想要在襄城经商,必须要通过商会,商会只是辅助官府的组织,没有收税的权利。

但是两大世家在商会设立了高额的入会费,想要在襄城郡范围内经商就必须缴纳,而且是每年都得缴纳。

这就补上了税款,还有盈余。

这就让襄城郡的商业并不像表面那样繁荣,反倒是一些商人被迫离开襄城。

然而如今大宋想要经商必须有原地商会的推荐信,襄城商会不出具,那些商人根本无法到其他地方经商。

不过,也有一些商人想到了办法,离开宋国,去魏国,取得魏国官府的文书,就可以不通过宋国商会,在宋国经商,不过也要缴纳两份商税,好在相对来说,要比襄城郡商会的入会费低不少,至少还能赚钱。

不仅如此,襄城地方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话,大事小事莫进衙门。

意思就是,不论大事小事,普通百姓进衙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句话襄城百姓十分笃信。

当初还真有人不信邪,结果不仅有理变没理,自己还被关进了大牢。

要说豫州都这样吗?也不是,整个豫州,只有一处能好很多,颍川郡,毕竟,颍川荀家可是皇亲,虽然荀家已经分家,但是依旧是颍川第一大族,并且是皇帝姻亲,豫州牧张弻也不敢将手伸进颍川,一旦被荀家察觉,那他就完了。

其实这次还真是荀家,上次刑部尚书刘湛也没查到什么,最后荀家派人告知,这才有了收获。

刘湛也是怕张弻察觉,连夜回长安,这才有了后面的事。

毕竟都在豫州,荀家怎么可能一点没察觉,况且荀家也经商,虽然张弻叮嘱各地,不得为难荀家商人,但是,都是商人,荀家当然也有一两个好友。

因此,荀家开始留意豫州,最终找到了机会。

如今楚王以钦差身份来到豫州,荀家也就放心了。

接着,钦差大队向襄城前进,暗卫已经调查清楚,至于郏县县令,如今也在队伍中,他已经将一切都招了,并且他愿意当面指认襄城太守杜俜,以换取活命的机会。

按理说,郏县县令必死无疑,但是如果他能够立功,还真可以保下一命,不过最好也得去劳教司,至少还能活着不是。

得知钦差将至,杜俜也是愁眉不展,他知道,钦差是楚王,从身份上,他就不能采取最激烈的办法,而且郏县的事情他也有耳闻,不过他没有郏县县令那么蠢,粮食他可没动。

他知道,粮食对于大宋的重要性,尤其连年征战,粮食需求极大,如果拿粮食做文章,他早就完了。

就这样,杜俜的目光一直盯在商人身上。

还有,杜俜主要是贪,每次断案,他从不管身份就看谁的钱给的多。

所以,每次,失败的都是普通百姓,哪怕商人,拿出的钱都不是百姓能够比的。

就这样,整个襄城郡的刑狱冤案十分多。

暗卫也只是调查出一部分,其中还有很多已经无人申冤,因为早已家破人亡。

刘义康看着暗卫的消息,怒从心起,他没想到,襄城太守就是个魔鬼,襄城如今看似每年上报的案件不多其实是根本没人去官府,知道,去官府花费太大。

其中,刘义康看到了一个案件,本来只不过是一个小事,一名百姓为其中一家世家搬运货物的时候,导致货物破损,其实赔点钱就完了,结果那家子弟看上了那个百姓的女儿,逼迫其以女儿作为赔偿。

那人当然不干,最终,那名世家子弟联合衙门,说是要他坐牢,那人家中本就不富裕,一旦他坐牢,恐怕一家人都得饿死,无奈之下那家的女儿不得不答应。

然而,三个月后,那名女子悬梁自尽,原因是那名世家子弟将她送给了他的几个狗腿子,那名女子不堪受辱,只能选择自我了断。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刘义康叹了一口气,于是道:“传令,加快速度。”

钦差大队两日后抵达襄城,襄城太守也出城迎接,然而他发现,不仅楚王刘义康,就连刑部侍郎周孚和大理寺少卿徐磬对他都很冷淡。

杜俜心中有了想法,他知道,肯定是他们知道了什么,突然,他看到了队伍中的郏县县令,他立刻明白了,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进城后,杜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青龙卫全面控制城防,守城军退出城内,襄城大牢也被青龙卫接管

这下让杜俜慌了,然而,接下来,刘义康等人并没有其余动作,只是在查询卷宗。

不得不说,杜俜还是有本事的,卷宗根本看不出什么,几乎天衣无缝,要不是早就了解杜俜,刘义康还以为他们冤枉了他呢。

襄城太守府,杜俜得知刘义康几人的动静松了一口气,毕竟他知道,光凭卷宗,根本查不出什么。

不过他还是想解决郏县县令,因为这人对他威胁太大,很多冤案都要上报太守府,所以,郏县县令知道他的一些事,虽然不至于置他于死地,但是丢官罢爵还是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