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787章 盱眙城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第787章 盱眙城

作者:红黑色的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21:57:52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

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公元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九月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

三国魏曾弃置盱眙,西晋复置,刘宋建立,盱眙归属徐州临淮郡。

盱眙为淮北重镇,此地为南北航运枢纽,所以,刘绍决定在盱眙考察,盱眙还位于庭湖南岸,水网密集,作为通济渠南端入淮口最为合适。

盱眙因此也十分繁华,虽然濉水沟年代久远,但是仍有一定运力,。

刘绍和刘铄来到盱眙城内,这里虽然没有长安繁华,但是依旧让二人感到了不同的风情。

由于盱眙周边有洞庭湖,水产丰富,这里的鱼宴比较出名。

刘铄身为皇子,身上有着鲜卑血统,但是他十分喜欢吃鱼,长安地处渭水,不缺水产。

然而洪泽湖和渭水地域不同,所产水产当然不同。

刘铄心情很好,终于有机会尝一尝不同的鱼宴了。

“三弟,前面有一家渔家馆,听说很有名,咱们去尝尝。”

刘绍早就看出兄长的意思,反正都出来了,尝尝也不错,他也听说过盱眙鱼宴的名声,于是道:“兄长,既然来了怎么能不尝尝呢!”

于是一行人进入了这个渔家馆。

“几位客官,里面请。”

几人落座,伙计道:“几位客官,吃点什么?”

刘铄道:“上几道你们店的特色鱼宴,再来几个小炒,再来两壶荆露,要上品。”

伙计道:“好嘞,您稍等!”

不一会,八道菜陆续上来,其中有三道鱼宴,还有两道螃蟹,其余三道都是素菜。

“客官,菜上齐了,请慢用。”

刘铄道:“来,尝尝吧。”

众人开始品尝,刘铄感到不错,于是拿起酒杯道:“来,今日有美食品尝,咱们也奢侈一把。”

刘绍道:“兄长,难道平时吃的都不好吗?”

刘铄道:“你们也知道,长安那边就那么几个酒楼,早就吃腻了。”

众人一阵欢笑,然后刘绍道:“盱眙繁华,如果运河开通后,这里将更加繁华,孤打算将这里作为运河转运枢纽,连通黄河长江,中转淮河运输的一个重要支点。”

水部司官员道:“殿下,臣认为可以,这里距鄱阳湖很近,所以殿下所言十分正确。”

接着,其余官员也说出了想法,大多都是认为盱眙可作为漕运司的所在地,管辖其余各地漕运衙门,直属尚书省,并不属于任意一部。

刘绍觉得可行,于是道:“诸位,如果实地探查可行,孤立刻上表陛下,虽然如今邗沟还在修缮,不过通济渠也要开始准备,以免到时候慌乱。”

“殿下所言极是,臣以为,濉水沟虽然年代久远,可以一用,臣还查阅工部资料,除了濉水沟,鸿沟、蒗荡渠如果可以都可以利用,然后将几条运河拓宽连通,通济渠就可以连通黄淮,通过淮河连通长江。”

刘绍很满意,这次来的工部官员做了很多准备,资料也准备的很齐。

刘铄吃的很开心,道:“三弟,为兄以为可行,不管怎样,可以利用原有运河不仅可以省下很多钱粮,还能节省时间,早日实现江河连通。”

众人都很认同,刘绍道:“皇兄,没想到你会有这样的了解,真让小弟刮目相看。”

刘铄道:“三弟,为兄只不过不愿多想,不过这江河连通,南方水产就可以通过运河运送到长安了!”

刘绍一脸黑线,他没想到,兄长想到的居然是这个,让他忍俊不禁,其余水部司官员也偷笑不已,这个皇长子南平王真的很直率。

几人离开渔家馆,来到盱眙集市,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水产,还有就是北方、南方各种货物,还有西域香料,不过这里的店铺是朝廷开设,归商会管理。

突然前面突然鸣锣开道,一队衙役押着几名百姓,仔细一听,才知道,这几个人是几名私盐贩子。

宋律规定,盐铁由朝廷专售,各州郡商会选出适合的商号专门出售食盐。

然而,私盐依旧屡禁不止,刘义隆更是下旨,规定私售盐一石,斩首,组织大规模售卖私盐,夷三族。

处罚不可谓不严重,但是贩私盐暴利,屡禁不止。

刘绍道:“早闻私盐在淮北猖獗,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户部官员道:“殿下,淮北不产盐,主要是沿海的海盐场所产,需要通过邗沟运到盱眙,再从盱眙运往淮北各州郡。”

刘绍点了点头,刘铄道:“本王常听朝中大臣说盐税乃朝廷根本,一旦有事,国库必然崩溃。”

刘绍道:“是的,盐铁由朝廷专收,除了贩盐利大外,还有就是盐作为必需品,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否则一旦被有心人掌控,以此要挟,危及江山社稷。”

刘铄不懂这些,但是也听出,盐铁对朝廷的重要。

户部官员道:“是啊,盐是百姓必须食用的,否则浑身浮肿无力,这可是要命的大事啊!”

众人纷纷点头,不过私盐有各地官府查办,他们也管不着。

工部官员则道:“殿下,臣可听说,陛下在青州设置盐场,大大缓解了淮北的食盐紧张。”

刘绍道:“是啊,以往都是以扬州盐场的食盐通过邗沟运送到盱眙,然后通过陆路运往淮北,尤其洛阳附近,更是盐价极高,陛下为了解决此时,特意在青州设盐场,以解决黄河两岸的用盐。”

刘绍将这些记在心里,这对以后都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