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781章 魏国震动

很快,一匹快马向邺城而去,先要将消息告诉魏国,再将灵柩送还。

首先是相州牧冯钦得知了消息。

州牧府,一名衙役来到书房。

“大人,长安派人来了。”

“快叫。”

“诺。”

一会,一名青龙卫士卒到来,“拜见大人。”

“不必多礼,有何要事?”

士卒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道:“这是太子殿下的书信。”

冯钦接过信,展开看了看,看完有些震惊,这可是大事啊!

“你先下去休息,接下来交给本官就。”

“诺。”

冯钦有些担心,毕竟这件事很大,一个魏国公主,曾经还是宋国皇妃,如今却被宋帝赐死,赐死还罢了,居然还要送回魏国这不是挑衅吗?

难道陛下还想开战,逼迫魏国主动出兵?

冯钦想不出来,于是派人叫来柳元景,如今檀道济不在邺城,也只有柳元景可以商议。

很快,柳元景来到了州牧府。

“州牧大人。”

“柳将军不必多礼,坐,本官请将军前来是有一事,先看看这封信。”

柳元景疑惑,接过信一看,是太子刘绍的亲笔信,信中说了长安发生的事情,并且还说了接下来的事。

柳元景明白了,冯钦对于送还拓跋氏灵柩的事情感到头疼,柳元景也知道,这件事确实有些不地道,不过他知道,这是陛下的意思。

所以,他不能说什么,只能想办法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好不破坏现在的形势。

宋魏刚刚经过大战,虽然宋国占据优势,但是依旧损失不小,不仅粮草的消耗,士卒的阵亡对宋国来说还要支出抚恤金,所以宋国如今也不想和魏国开战,但是不能让魏国看出来,否则,魏国一定会孤注一掷。

柳元景想了想道:“大人,如今车骑将军不在,白虎卫在襄国和清河两城驻扎,恐怕魏国不会轻易开战。”

檀道济将十万白虎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驻扎在清河城,一部分驻扎在襄国城,这两地守住,魏军就无计可施。

其实檀道济多次上表,希望白虎卫驻扎清河,但是刘义隆不想刺激魏国,没有同意,这也导致魏国突袭清渊城,差点将清河郡丢失。

所以,这次刘义隆下旨,五万白虎卫驻扎清河,以防魏军再次突袭。

哪怕魏国在清河郡只剩三城依旧对邺城念念不忘,看来相州确实对魏国比较重要。

柳元景想了想道:“大人,本将军有一些想法,这件事对魏国确实有些耻辱,但是魏国刚刚战败,所以,魏国一定不会轻易开战,但是我们也要有所准备,魏国经过拓跋晃改革,如今并不弱,只是时机不对,否则这次不仅阳平郡,恐怕清河郡也要丢失。”

冯钦道:“确实如此,可是车骑将军不在,那我们该如何?”

柳元景道:“无妨,檀道济将军临走前交代本将军,白虎卫由本将军暂代,所以本将军这就派人告知白虎卫两位副将,严守死守,不能给魏军机会。”

冯钦道:“好,那本官这就将消息送往魏国。”

很快,宋国将消息送到了平原郡,让他们通知魏国皇帝。

魏国平原太守大惊,不敢怠慢,立刻前往冀州刺史府告知冀州刺史。

魏国冀州刺史也不敢大意,立刻派人将消息送往平城。

一匹快马飞奔进平城,直接向着皇宫奔去,导致平城内一阵鸡飞狗跳。

很快,拓跋晃得到了消息。

“启禀陛下,冀州八百里加急。”

“呈上来。”

“诺。”

奏章来到拓跋晃手中,看完后拓跋晃一声哀嚎,“姑姑!”

随后,拓跋晃大怒道:“刘义隆,朕跟你势不两立,来人,传旨,朕要发兵为姑姑报仇。”

几名内侍吓得瑟瑟发抖,不敢答话,全部跪在地上。

这让拓跋晃更加愤怒,“你们要干嘛,想要抗旨吗?还不去传旨!”

“陛下,不…不能冲动。”

“你说什么?”

这个时候拓跋晃有些恢复了理智,毕竟如今魏国新败,不能再轻易动兵,否则宋国必然会趁机夺取魏国土地。

拓跋晃只能说了一声滚,让他们都下去了。

随后拓跋晃坐在御座之上,想着小时候姑姑对自己的好,心里一阵悲凉,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刘义隆付出代价。

突然,拓跋晃道:“来人,让人查一查,始平公主是怎么死的。”

“诺。”

接着,拓跋晃叫来拓跋崇、奚斤、刘洁等大臣商议。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你们看看吧。”

拓跋晃将奏章递给众人,众人看完表现各异,然后拓跋崇道:“陛下,还是先将始平公主殿下接回来安葬吧!”

其余众人纷纷附和,拓跋晃道:“好,朕要让姑姑风光下葬。”

半晌,拓跋晃道:“传旨,拓跋余率虎纹铁骑迎回始平公主灵柩。”

“诺。”

拓跋余接到旨意后,立即率军启程,前往平原郡,并通知宋国,两国在平原和清河边境交接。

宋国很快,将拓跋氏灵柩送到了相州顿丘郡,接着,向平原郡前进。

五日后,在两国边境,魏国五千虎纹铁骑全军挂孝,迎接始平公主。

刘义隆也不吝啬,给始平公主准备的棺椁并不差。

但是虎纹铁骑我准备了上好的棺木。

在交接完毕后,魏军将始平公主换到他们准备的棺木中,随后护送灵柩返回平城。

拓跋晃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迎接队伍中一人身穿道袍,一脸悲怆之色。

这是魏国太上皇拓跋焘。

看到灵柩缓缓靠近,拓跋焘突然大哭,伏在棺椁上不断说,“妹妹啊!为兄对不起你啊!”

这让很多人都很动容,当初就是拓跋焘将始平公主嫁到宋国,十余年时间,物是人非。

之后,拓跋晃下旨,在平城北郊,一处依山傍水之处安葬拓跋氏。

这里距离拓跋焘和拓跋晃的皇陵都不远,这也是拓跋焘要求的。

此时,长安城长乐宫,惠妃宫锦泰殿,这里面的摆设一往如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