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664章 世家的力量

在世家家主们的哀嚎声中,宋军士卒将他们陆续拖出牢房。

周家主这个时候也没有曾经的沉稳,这时候,他开始回想,发现自己错了,刘义隆并没有对不起他们,只是他们太过贪心了。

还有就是,他们就跑想和卫家比,卫家可是安邑城破的主导,当然会被重视,而他们呢,如果没有卫家,他们可能随着宋军攻破安邑城就烟消雾散了。

然而他们却没有感恩,而是选择刺杀刘义隆,最终将自己和家族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周家主见那些哭喊的世家家主,心中不屑,大声道:“尔等当初做出决定就应当知道会有这样一天,如今却如此不堪,有死而已。”

然而却有一名家主破口大骂,“周老狗,你将我们带入死地,你不得好死。”

周家主道:“如今知道后悔了,当初尔等可是叫嚣的很呐!”

“你…你…”

“哼,周某敢作敢当,刺杀陛下就是周某谋划,这些人都有参与。”

周家主顿了顿又道:“周某惭愧,居然忘恩负义,没有陛下,恐怕周某及周家早就不存在了。”

刘义欣看着悲天悯人的周家主,知道他顿悟了,可是太晚了。

刘义欣道:“本王告诉你们吧,你们的家人已经被愤怒的将士全部击杀。”

刘义欣说完,短暂的安静过后,不少家主都痛哭出来,周家主虽然也很痛心,但是他知道,这是他们咎由自取。

周家主突然身上气势汹汹,道:“尔等曾经也是高人一等的世家,如今却如此不堪,我们咎由自取,又能怪谁,既然家人已经先一步离开,我等跟随就是,何必在此号哭。”

刘义欣没想到会这样,他高看了周家主一眼,看来这个周家主还真是个人物,只是他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当初他如果和卫家选择一样,以后也很有可能得到刘义隆的重用。

刘义隆早就想明白了,宋国想要更加强大,不能光靠百姓和寒门,世家也有价值,只要他们能够认同宋国,刘义隆不介意重用他们。

毕竟刘义隆知道,世家在这个时候还是很有实力的,大部分资源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且最重要的是,哪怕刘义隆实行了科举,但是科举中选拔的人才依旧还是世家子弟比较多。

这是没办法的,这个时代,世家远远没有进入到末路。

因为有句话说的好,百年王朝千年世家,自东汉初开始到唐末为止,华夏历代王朝短则数十年而亡,长则上百年而止。

而在这段时间内,皇族可能会更换选手,但是在世家从未缺席,一直是朝廷重要官员的主要来源。

可以说东汉到唐末,在这段时间里面,实际上并不是皇族一个人独掌天下,而是和世家,共同统治天下,就算是皇族也不敢随意忽视世家的力量。

世家的兴起,主要得益于曹操时期推行的“九品中正制”。

在九品中正制之下,选拔官员只问出身,不问能力。

九品中正制在晋朝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诡异局面。

这也就导致了世家对权力的垄断,寒门弟子终身难以出头。

同时世家之间又相互联姻,巩固自己的地位,由此世家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世家的影响力之大,甚至能左右皇储的人选,世家会支持有益于自家利益的皇子当上太子。

如果说皇帝跟世家不和,世家故意下绊子,甚至可能导致朝廷上面无官员可用。

因此皇族对世家咬牙切齿,但也实属无奈。

而三国两晋南北朝,也可以看到是一部世家的争霸史。

曹操是官宦世家,是汉相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则是高至太尉。

刘备则是中山靖王之后,是皇亲贵胄。

袁绍则是出身汝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曾经无限辉煌。

孙权则是代表一整个江东的世家,参与了乱世的争霸。

等到东晋南渡之时,琅琊王氏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底蕴深厚。

司马皇族想要顺利维持他的统治,就不得不向王氏低头。

因此在当时,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世家在南北朝的时候,经历了一段低谷期,又在隋唐之时重焕光彩。

这也是刘义隆的机会,如今正是世家低谷期,也是刘义隆不断打压世家能够保证皇权不旁落的原因。

但是,想要彻底解决世家问题还没到时机。

刘义隆则想过彻底解决世家,然而他发现,世家就如同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分顽强。

于是,刘义隆改变策略,既然无法消灭,那就改变他们,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而世家的末路要等到唐末才会真正到来。

这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黄巢。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巢随口应曰:‘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巢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 ,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起兵。

黄巢在冤句与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起兵,响应王仙芝。

这也拉开了残唐五代的序幕,也为曾经强盛的大唐王朝和大唐庇护下的世家大族敲响了丧钟。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

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这也从侧面反映当时科举虽然会有百姓一飞冲天,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由世家大族掌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