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660章 世家的想法

随着宋军进入平阳城,另一边逃离平阳城的拓拔谭等人已经越过了汾水,向着上党郡而去。

不过拓拔谭心情十分不好,毕竟放弃三万大军,他真的有些不甘心。

不过拓拔谭则有些后怕,如果他留在城内,恐怕也很难逃离,尤其那些士卒,一旦失去希望,恐怕他们会被裹挟着投靠宋国。

别人投靠,哪怕王宝兴都可以投靠宋国,只有他,他要是投靠宋国,身为魏国宗室,恐怕也很难得到重用。

就在他们抵达杨县附近的时候,他们收到了消息,平阳的三万大军已经开城投降了,并派人劝降他们。

拓拔谭在杨县待了一夜,就离开了。

拓拔谭很快就在河东和上党的边界和古弼的大军汇合。

古弼皱眉道:“殿下,怎么就剩这点兵马了?”

拓拔谭无奈道:“本王没等到圣旨,结果宋军围城,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大军撤出来。”

古弼有些不可思议,道:“殿下,三万大军就这样放弃了?”

拓拔谭面色不悦,王宝兴道:“将军,精锐在临汾全部损失,大部分是从各县调集和新招募,以及临汾和安邑的溃兵,已经没有了战心。”

古弼听完也是叹了口气,“圣旨应当早就到了,应当被宋军拦截了。”

随后几人又说了一会,最终确定朝廷确实派人送圣旨,而且还没有收到拓拔谭的第二份奏章。

这一下,几人对于宋军更加忌惮了,于是古弼即刻调集兵马,以防宋军趁势攻入上党郡。

几日后,汾水以东的三县也向宋国投降,宋军正式接管三县,整个河东也正式全部落入宋军手中。

随后一份奏章传到了安邑,刘义隆的大军已经从平阳撤至临汾。

然而这份奏章却在途中被世家的私兵拦截。

河东除了卫家和崔家投靠了宋国,其余世家都是迫不得已的。

拦截奏章的就是安邑城中不算小的一个世家,周家。

这不是一个太大的世家,当初也是跟随卫家一同投靠宋国,他们以为就算和魏国不同,但是世家也应当有一些特权,结果宋国的制度彻底将他们的最后的侥幸击碎。

周家集合了几个小世家,他们想要反抗,不过碍于宋军实力强悍,不过他们没想到,宋军一路高歌猛进,将魏军逼得不断北去,不仅丢了临汾,如今平阳都丢了。

如今魏军已经撤出了河东,而且宋军已经彻底稳定了河东,再不动手他们就没机会了。

至于动什么手,他们想要在安邑对刘义隆动手。

因为他们认为,就算不能杀死刘义隆,他们不过是身死而已,然而一旦成功,宋国必然会有动乱,到时候不论自立还是魏国反攻,他们这些世家都有好处。

卫家和崔家大部分人都已经迁往长安定居,他们不仅在长安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还可以经商,家族年轻子弟还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相对于那些底层百姓和寒门,世家子弟的优势更加明显。

如今的卫家大部分人都前往长安,卫铸如今是兵部侍郎,可以说卫家再次进入了权力核心。

卫铸和卫家都很开心,而且对刘义隆十分感激,卫家曾经辉煌一时,也成为大汉的一流世家,随着改朝换代,卫家逐渐衰落,如今卫家有了再次崛起的希望。

不过随着卫家的离开,安邑那些小世家对此十分不满,当初共同投靠宋国,但是卫家如今一步登天,他们却被遗忘。

这不是刘义隆不想,而是不能,这些世家和卫家不一样,当初要不是卫家,他们可能根本不会想着投靠宋国,结果可能就是他们会随着魏军的战败而烟消云散。

如今他们家族依然存续,但是,由于低于预期,他们心中不满,这就没办法了,这就是所谓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就这样,这些世家想要铤而走险,想要恢复以往的生活。

周家。

“诸位,朝廷急报,粮草不足,宋军恐怕不会再继续进攻,所以皇帝刘义隆很快就会返回安邑,到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

“周家主,刘义隆不仁,就别怪我们无义。”

“要不是我们,当初宋军岂能轻松进入这安邑城,如今却卸磨杀驴,欺人太甚。”

“要不是卫家跑的快,连他们一起收拾。”

众人义愤填膺,可是没人提起当初要不是卫家,他们如今早就已经家破人亡了。

也可能不是没人提,而是不想提,或者不愿意提。

原因也很简单,卫家的崛起让他们嫉妒不已,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周家主轻咳一声道:“宋国压榨世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我们要反抗,要夺回我们失去的东西,让那些贱民重新匍匐在我们的脚下。”

众人十分激动,不论如何,世家实在不想失去曾经拥有的一切。

周家主继续道:“只要刘义隆一死,我们曾经的一切都会回来。”

所有人都很激动,他们实在是不适应如今的生活。

世家们商议完毕,只等刘义隆来到安邑。

同时,他们还想将河东所有宋国官员全部杀死,到时候收编军队,哪怕自立或者迎接魏军都可以。

世家这几日十分配合河东太守府,不仅捐钱捐粮,为即将到来的大军提供方便。

三日后,刘义隆率领大军即将抵达安邑城。

河东太守府官员和那些世家都在城外等候。

一刻钟后,刘铄率先带领十余骑到来。

刘铄道:“诸位大人,父皇即将到达。”

河东太守立刻组织众人准备迎接。

果然,大约半个时辰后,宋军大军缓慢向着安邑而来。

刘义隆不像那些皇帝亲征一样,并没有准备车驾,而是和将领一样骑马而行。

“来了。”

有人说了一声,所有人立刻整理衣着,随后等待刘义隆到来。

“恭迎陛下。”

“平身。”

“谢陛下。”

“诸位辛苦了。”

河东太守道:“陛下,已经准备好为陛下接风。”

听到这句话,旁边的几个世家家主嘴脸不自然的翘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