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651章 退守平阳

龙骧军依旧在收割魏军士卒,当被拦截的魏军士卒只剩下三千余人的时候,宋军才开始纳降。

随后,刘义欣带领骑兵押送着三千魏军返回临汾城。

此时,临汾城已经恢复平静。

刘义欣来到县衙,立刻道:“启禀陛下,臣弟惭愧,未能将魏军全部阻拦。”其实刘义隆则明白,单靠五千重甲骑兵,能够击溃两万魏军就很好,至于将两万魏军留下不现实。

毕竟两万魏军中有一万多骑兵,而且是轻骑兵,想要将这一万轻骑兵留下,恐怕五千重甲骑兵根本做不到。

刘义隆也没有怪罪刘义欣,毕竟这不是他的错,虽然有一万魏军逃走,他不在乎,毕竟加上平阳的魏军,也只有区区三万多而已,根本不在话下。

攻破临汾,魏军在河东已经大势已去,以刘义隆的判断,攻破临汾,拓拔焘将不会再投入兵力,更不会出兵了,还有可能将这剩余的三万魏军撤出河东。

拓跋焘不傻,如今河东大局已定他也没有了翻盘的可能,再说魏国刚刚在草原撤军,柔然虎视眈眈,拓跋焘决计不会将战事扩大。

一旦战事扩大,柔然必然不会袖手旁观,以郁久闾吴提的性格,绝对会趁火打劫。

所以,刘义隆断定,河东恐怕不会再有大战,所以,下令大军暂时休整,先将临汾城内修缮,其余以后再说。

宋军暂时在临汾停留,而拓拔谭此时就狼狈许多,大军仓促撤出临汾,没有带多少粮草,所以他此时已经断粮。

本来一万多人的魏军,多日断粮,已经出现了逃兵,只剩下八千多人了。

“殿下,前方有一个村庄,要不……”

拓拔谭摇了摇头,道:“如今乱世,百姓恐怕很难有余粮,我们再去恐怕那些百姓只能选择等死或者造反了。”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的村庄突然有浓烟冒出。

拓拔谭和副将都看到了,副将想说什么,却没办法开口,他知道前方的村庄发生了什么。

拓拔谭也没有说什么,乱世人名最贱,他可以恪守本心但是则不能看着麾下将士活活饿死。

叹了口气,拓拔谭干脆不去想这些,下令加快速度向平阳前进。

三日后,从临汾溃败的魏军抵达平阳,王宝兴已经得到了消息,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疲惫饥饿的八千魏军终于能吃一口饱饭了。

王宝兴为拓拔谭摆宴压惊,席间拓拔谭询问了平阳的情况,得知平阳早就修缮一新,并且似乎要比临汾更加坚固。

王宝兴的能力不得不说很厉害,短短两个月,平阳城就被他打造的固若金汤。

然而拓拔谭却心事重重,他知道,哪怕安邑那样的郡治都没能挡住宋军的攻击。

很快,宋军那边就修好了临汾城的城门,随后顺便将破损的城墙也一并修缮了一下。

城内有些充足的粮草辎重,不仅如此,宋军进城之后,立刻将那些世家包围。

当初魏军撤退仓促,根本没人通知这些世家,不仅如此,世家的私兵都聚集在南门,在宋军破城的时候全部被裹挟着投降了宋军。

如今的世家只能期待刘义隆能够给他们一个生路。

然而,宋军第一时间就包围了几家,让他们害怕起来,然而这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世家们只能想办法联系上刘义隆,刘义隆收到了许多信件,都是那些世家家主亲自写的,目的是想投靠宋国,并献出家族中大部分家资。

然而刘义隆却没当回事,因为刘义隆认为,这些世家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何必看那些世家的脸色呢。

再说,这些世家在宋军攻城的时候这些世家可不是这样的嘴脸,恨不得宋军全部死在城外。

这样的情况,刘义隆早就打探清楚了,那些世家要不是因为宋军破城太快,恐怕他们早就逃了。

徐麟这个时候来到了县衙。

“臣徐麟参见陛下。”

刘义隆看到徐麟来了,于是道:“徐卿,怎么,有什么事吗?”

徐麟微微低头道:“陛下,臣在临汾县衙发现了一些东西,是那些世家勾结县令压榨百姓的证据。”

刘义隆眼神一寒道:“说说。”

于是徐麟将主要的说了一些,刘义隆则气愤不已,随后将那些信件递给徐麟,示意徐麟看一看。

徐麟则接过信件,看了两封,然后笑道:“陛下,看来这些世家也是怕死的。”

刘义隆也笑了,“他们居然想拿朕的东西贿赂朕,想让朕放过他们。”

徐麟则跟着笑了起来,于是道:“陛下,该动手了。”

刘义隆道:“告诉铄儿,动手吧,徐卿,你辛苦一下,别让这兔崽子弄得太过。”

徐麟道:“臣遵旨。”

随后,刘铄和徐麟开始对那些世家进行清算。

最开始的罪名都是对城门以及临汾的百姓的压榨,这些世家还打算争取一下。

然而当徐麟拿出他们在宋军攻城的时候全力支持魏军的证据,这下那些世家再也没有反抗的余地。

接下来,世家接连被宋军抄家,他们的家产全部被充入府库,至于世家成员,那些罪大恶极的全部公开斩首示众,其余人被发配到极恶之地,至于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这下,临汾的百姓沸腾了,很多百姓泪流满面,不少百姓都被那些世家压榨过。

随后,让百姓更加疯狂的事出现了,县衙宣布重新丈量土地,然后开始分地,每家按人头分地。

最让这些百姓的高兴的事,宋律规定,土地一旦被确定,不得随意交易,如果需要交易,只能卖给官府,并且要有一定的理由。

百姓这回才相信,他们真的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只需要每年向官府缴纳很少的赋税就可以了。

不过,一旦丰收,还是要缴纳一些赋税才可以将余粮卖给官府。

临汾很快就开始实施宋国政策。

但是,平阳的县衙,王宝兴和拓拔谭正在商议对策,很多将领都主张放弃平阳,退回并州。

但是王宝兴和拓拔谭还是不想轻易放弃,最终两人决定上报朝廷,由拓跋焘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