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614章 齐聚长安

各方的想法不一。

魏国,平城。

“启禀陛下,宋国遣使邀请我大魏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庆祝宋国迁都。”

拓跋焘正为刺杀寇谦之失败而难受,不过既然刘义隆都发出邀请,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传旨,崔浩出使宋国。”

“陛下不可!”

拓跋焘见是贵族大臣,心里不悦。

“陛下,崔家投靠宋国,万一崔浩一去不返,岂不使宋国实力大增,此消彼长,我大魏危矣。”

崔浩怒不可遏,“胡说,本官对大魏忠心耿耿,况且我家眷都在平城,岂能做出背叛之事。”

“口说无凭,你崔家已经有多人在宋国为官,且备受重用,陛下,崔浩不可去宋国。”

拓跋焘也是想让崔浩再立功好官复原职,可是他们所说也不无道理,这就让拓跋焘心情复杂。

“好了,既然这样,燕才作为使者,出使宋国。”

“臣遵旨。”

魏国就这样定下来由御史大夫燕才带队出使。

至于吐谷浑和契丹这样的宋国姻亲,当然不会错过。

吐谷浑可汗打算亲自前往长安,而契丹首领大贺祢蓁也打算亲自前往。

柔然可汗郁久闾吴提心中不忿,他现在很是无奈,他不喜欢和宋国打交道,但是宋国如今实力强悍,他不得不低头,只能派遣使者前往长安。

高车当然不会错过盛世,三位首领中的斛律睹亲自前往长安。

至于西域诸国,平时在宋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当然不会错过。

还有高句丽也派出使者准备向宋国示好。

一时间,宋国居然有了天朝上国的气象。

未央宫天禄阁,这里是宋国的藏书阁,和石渠阁一样,不过刘义隆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御书房,可以随时取阁中之书。

“参见陛下。”

“平身吧。”

“怎么样,长安还算稳定吧。”

徐麟道:“启禀陛下,一切都很正常,只不过王昙首大人自从来长安以来,身体每况愈下,恐怕……”

“嗯,朕也多次派太医诊治,希望他早日恢复吧。”

礼部侍郎杨和道:“陛下,礼部已经准备妥当,一但各方使者到来可按部就班进行接待。”

“很好,商会那里呢?”

黄金道:“陛下,商会已经准备妥当,昨日从将作监做开了很多货物,足以应对这次盛会。”

“很好,到时候城内的安全极为重要,不可携带。”

“臣等遵旨。”

众人离开天禄阁,走出未央宫,看着庞大的宫殿群,众人都很振奋,宋国这次一定要让所有人见识大宋的强大。

三日后,第一批使者抵达长安城,他们来自西域诸国,虽然以前来过长安,但是他们从没进入过内城,只在外城居住,这次他们来到了内城,见到了传说中的未央宫。

未央宫广明殿,刘义隆在这里接待西域诸国的使者,这让他们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大宋的未央宫如此恢宏大气。

不过当有人告知这只是其中一座宫殿的时候,他们对于宋国更加崇拜。

随后就是魏国、柔然和高车使者。

高车使者则十分兴奋,魏国和柔然使者则面色凝重。

尤其燕才,他认为,这样的城池根本无法正面攻破。

他原本对于宋国并不看好,他认为长安再怎么建,也不会超过洛阳,可结果让他震惊。

至于柔然使者则兴致缺缺,他知道,宋国和柔然其实已经是不死不休了。

当初刘义隆亲率骑兵攻入漠北,两方之间已经无法和平相处。

不止如此,不论宋灭魏,还是魏灭宋,下一个就轮到他柔然了。

至于其他势力,根本无法和两方抗衡。

随后,契丹和高句丽使者则来到了长安。

大贺祢蓁不仅见识了雄伟的长安城,更是被长乐未央所震撼。

尤其连妹妹所在的长乐宫都如此恢宏大气,他实在是没想到。

随着各国使者的抵达,刘义隆又有理由办晚宴,而且是一连三日皆有晚宴。

三日后,商会正式开始举行盛会,还有就是最吸引人的拍卖。

这次依旧有各种精美的琉璃酒器等器物,还有一把精良的横刀出售。

不过谁都知道,这把刀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就看他刀鞘上镶嵌的珠宝就可以预见,还有就是刀鞘上的金边。

暂时拿这把刀上战场,可是十分闪亮的。

至于兵器铠甲,魏国也发现了,宋国卖给他的环首刀还好,毕竟是锻造的,但是铠甲就差强人意了。

毕竟铠甲的甲片可不是锻造,而是铸造,这也是刘义隆故意坑魏国的。

长安盛会持续了七日,七日后,长安恢复了平静,但是繁华不退,商人依旧陆陆续续来往不绝。

最开心的莫过于酒店客栈的老板,还有那些出卖苦力的百姓。

大量的货物交易,让他们也大赚了一笔。

然而赚得最多的还是黄金,身为商会会长,当然要比别人赚得多。

哪怕已经除去上缴国库那部分,黄金的收入依旧可观。

他也不贪心,他知道那些可以拿,那些不可以拿。

黄金也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下了。

长安的繁华可不仅仅是有商会,本来长安的人口就多,需要的就更多了。

长安的百姓对比其他地方可是好了很多,他们对于生活也更讲究。

不少百姓甚至可以经常喝酒,虽然酒坊卖的酒不比酒楼便宜多少,而且没有上品以上的酒,但是对于普通百姓,下品荆露就已经很满足了。

刘义隆在长安盛会结束以后,带着大贺萍沭和大贺祢蓁逛了逛长安外城集市。

“怎么样,还不错吧?”

“陛下,这可不比洛阳差啊!”

“嗯,陛下,臣也是这样认为的,有时候,臣真想留在长安的了。”

“这还不简单,让陛下给兄长封个官,你就留在长安呗。”

“傻丫头,你兄长可是肩负全族的命运,岂能说放下就放下啊!”

“是啊,多谢陛下理解。”

“朕何尝不是啊,当初父皇驾崩,朕尚且年轻,就要扛起大宋,这里面太多的艰难啊!”

“陛下,妾知道,大宋能有今天,陛下付出了太多。”

刘义隆听到这里,想起来先帝刘裕、先皇后袁齐妫、先太子刘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