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611章 大宋国教

其实寇谦之原本的历史上改革之后被称为被称为北天师道。

而陆修静则是南天师道,陆修静,字元德。南北朝时吴兴东迁人,道教上清派宗师。三国吴丞相陆凯的后裔。

笃好文籍,穷究象纬。早年出家修道,好方外游,遍历云梦山、衡山、罗浮山、峨眉山等名山胜地。

元嘉末约“市药京邑”,宋文帝闻其名,“慕其风”,命左仆射徐湛延请入宫讲道,不愿囿于束缚,固辞不就,“遂诉江南”,继续周游四方布道。

陆修静主张儒、佛、道三教合流,认为斋醮是求道之本,然后复以礼拜,课以诵经,即能成道。

他曾因为《洞玄灵宝》诸经真伪混淆,进行过刊正,并撰《斋戒仪范》一百余卷,以为典式。

南方道教斋仪因而初步完备,为辨别道家典籍的真伪,他又将所得之道教经诀,总括为《三洞》:《洞真经》(《上清》诸经)、《洞玄经》(《灵宝》诸经)与《洞神经》(《三阜》诸经),编纂了第一部道教经书总目《三洞经书目录》。

经陆修静改革后的道教成为南朝天师道正宗。

然而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不过刘义隆现在打算利用寇谦之先将天师道为朝廷所用,到时候等到陆修静出山,再次将南北天师道融合起来,将道教发扬光大。

不过刘义隆还有个心思,就是想办法将陆敬修引出来,如果能够让他和寇谦之配合,这样就最好了。

于是他叫来中常侍普境,他是最近提升上来的,原本的中常侍由于年龄原因已经离宫,所以他就被提拔上来。

原本中常侍已经在曹魏的时候废除了中常侍和黄门。

不过北魏和刘宋的中常侍和汉代的中常侍不同,宋国的中常侍只不过是宫中宦官的官职,并没有品级,还有中常侍不得干预朝政,否则将处以车裂之刑。

普境开慢刘义隆近前。

“陛下。”

“你将寇谦之来到洛阳的消息传播出去。”

“诺。”

普境很聪明,他知道什么事该问,什么事不该问。

普境离开御书房,将黄门令吴炳叫来。

“陛下有旨,将寇谦之来到洛阳的消息传播出去。”

“常侍大人,这是为何?”

突然普境敲了吴炳头一下,“不该问的别问。”

“卑职明白了。”

“好了,去吧,这件事办的好重重有赏,否则,别怪本官没提醒你。”

“诺。”

普境此时有些头疼,要不是吴炳忠心,他还真的有些后悔为何要将这个吴炳推荐为黄门令。

黄门令吴炳离开御书房,叫来了十余名宦官,然后将事情说了一遍,让他们将消息传播出去。

就这样,寇谦之开慢洛阳的消息很快就会被传播出去。

第二日,刘义隆在御书房召见寇谦之三人。

“参见陛下。”

“道长不必多礼,坐。”

“谢陛下。”

在御书房,刘义隆向寇谦之询问了天师道的很多事情。

寇谦之则侃侃而谈,并且利用自己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将刘义隆彻底吸引。

“道长,朕听说当初魏国的灭佛可是有些过了。”

“陛下有所不知,贫道也无可奈何,当初是崔浩主张的,贫道只不过想通过崔浩传播道教,没想到崔浩如此残忍,贫道也告诫过他,如此他将祸及满门。”

“如今还真的应验了。”

“哎!”

“道长可听说过陆修静。”

“贫道听过一二。”

“嗯,朕打算找到他,如果你二人能够将天师道加以改革,可是造福万民的事啊。”

“如果可以,贫道义不容辞。”

由于两人相谈甚欢,寇谦之也很开心,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毕竟他离开魏国到宋国不就是想继续传播天师道吗?

然而十日后,峨眉山,陆敬修在此修行,并且刊正了《灵宝经》,编撰《灵宝经目》。

这个时候,一个弟子来报。

“师父,弟子听闻,魏国寇谦之来到洛阳,打算传教。”

“哦!”

陆敬修想了想,“看来我要提前出山了。”

随后陆敬修带了一个弟子,二人向着洛阳而去。

半个月后,陆敬修来到了洛阳,看到高大的城墙,心中震撼,虽然他知道大宋的临时都城很雄伟,但是如今亲眼所见,更加震撼。

“师父,这就是宋国都城。”

陆敬修摇了摇头,“这只不过是临时都城,宋国真正的都城在长安。”

随后二人进入了洛阳城,然而,他们一进入洛阳城就被人盯上了。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御书房。

同时,寇谦之为何离开魏国的消息也传了回来。

就这样,刘义隆得知了寇谦之离开魏国的原因,寇谦之确实是在魏国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

至于陆敬修,刘义隆并不担心,只要让寇谦之去找他就好了。

正如刘义隆所想,寇谦之得到消息,首先找到了陆敬修,虽然陆敬修的年龄要比寇谦之小,但是他对道的理解却让寇谦之十分佩服。

就这样,陆敬修也住进了那个宅院,一连三天,二人就天师道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结果很多二人都很认同,最终二人决定共同改革天师道并发扬光大。

就这样,二人同时来到御书房求见刘义隆。

二人和刘义隆说了很多,让刘义隆受益匪浅,刘义隆这个时候有了一个想法,于是道:“二位道长,不如朕将天师道定为国教,二位就为我大宋国师吧。”

二人眼中有着兴奋和期望,随后二人道:“多谢陛下。”

“好,明日大朝,朕就宣布。”

第二日大朝,刘义隆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朝中大臣并没有原本想想象中的阻力,反倒很多大臣支持,这让刘义隆十分开心。

于是刘义隆下旨,在洛阳建黄龙观,作为皇家道观,陆敬修为右国师,寇谦之为左国师。

这下,二人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开始在洛阳传播天师道。

一个月后,随着刘义隆的圣旨和两位天师的传播,天师道开始在宋国传播,这让在魏国的崔浩郁闷不已,他心中有了危机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