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564章 江南旱情

“百姓是国之根本,当年张角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立国四百余年的大汉随即崩溃,开启了汉末乱世,所以百姓吃不饱可是要出大事的。”

“陛下心系百姓,可以和孝文皇帝相比了。”

“青儿,谬赞了,朕怎么比得上孝文皇帝啊?”

孝文皇帝,汉文帝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刘义隆知道,刘恒在位期间以安民为本、减省租赋、减轻徭役、废除盗铸钱令、弛山泽之禁使得经历过秦末战乱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汉得意稳步发展。

刘义隆有些政策就是借鉴了文帝的政策,毕竟经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百姓在宋国的生活还是很好的。

就在刘义隆和青儿正在交谈的时候。

“启禀陛下,徐麟大人求见陛下,好像很急。”

“让他去御书房。”

“恭送陛下。”

刘义隆来到御书房,徐麟急忙道:“陛下,出大事了,江南最近几月突然大旱,恐怕秋收要收到影响。”

“怎么回事?”

“陛下,建康太守上月急报,自从大水退去,接连两月没有下雨,而且已经有几条河流出现了断流,不少农田出现了旱情。”

“这么严重?”

“这是建康太守的加急奏章。”

刘义隆看完之后感到头疼,看来扬州旱情还挺严重的,一旦旱情扩大,秋天的收成就要少很多,甚至有些百姓可能连饭都会吃不上。

“传旨谢晦想办法派遣水军向受灾地方送水。”

“陛下,恐怕会杯水车薪,因为据钦天监的观察,至少三个月之内,建康恐怕不会下雨。”

“传旨,太子监国,齐王、楚王辅政,王华、王昙首负责朝政,鲁王、徐麟、张沐跟随朕前往建康。”

刘义隆随后返回了后宫,青儿这次一反常态对刘义隆道:“妾想要陪陛下去建康。”

刘义隆思考片刻同意下来。

随后刘铄调集五千青龙卫,护卫着刘义隆向着建康方向而去。

刘义隆很焦急,他一路速度很快,然而刚过武关,刘义隆就带着刘铄和青儿弃大队乘船前往建康。

站在甲板上,刘义隆有些担心,建康是宋国旧都,不管怎样不能出乱子,要不恐怕宋国暗中的敌人就会跳出来。

其实他不知道,建康以及周边的情况,要比他想的还要糟糕。

此时的建康太守已经焦头烂额,他求助建康都尉,派出士卒来回运水,可是干旱面积实在太大,根本没有效果。

不仅如此,一些百姓看着地里的水稻等作物不断的枯死,心里绝望了。

不久后,越来越多的流民进入了建康等地,这让很多官员十分头疼。

此时在晋陵郡延陵县的一个村庄。

“如今天子无道,上天降下惩罚,江南百姓苦不堪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少百姓纷纷附和,随后说话那名百姓,组织起近三百人的队伍。

那人叫做张承,他本来就很有野心,想要当官,但是他不学无术,并没有通过科举。所以他对朝廷怀恨在心,如今江南大旱,他抓住机会,挑拨百姓,然后揭竿而起。

然而当他这三百人抵达县城后,不少百姓有些害怕,还有些百姓趁机逃走了,这让张承气愤不已。

他知道以他们的实力根本无法攻破县城,于是他们开始在周边的村镇招募士卒。

那些吃不上饭的人纷纷响应,还有就是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也纷纷加入张承的叛军。

短短一个月,张承的叛军就达到了千人。

随后他们开始攻打县城,而且还成功攻破了延陵县城。

收编了一些县兵,并强迫县中的青壮加入了叛军。

就在这个时候,他自立为王,号晋陵王。

随后他派人去各县招募那些心术不正,游手好闲的混混,进行武装,准备攻打晋陵郡郡治,晋陵城。

晋陵太守得知消息惊慌不已,首先告知晋陵都尉。

晋陵都尉立刻发兵准备攻打叛军。

然而晋陵郡兵之中有叛军的探子,所以叛军提前知道了宋军的行军路线。

结果可想而知,宋军被叛军埋伏,晋陵都尉战死,两千宋军被俘一千余人,被张承编入叛军。

如今叛军势大,他又收拢周边流民,叛军人数达到了五千余人,甚至还有五百骑兵。

晋陵太守得知消息,大惊失色,立刻调集城防营紧守城池,然后派人将消息送往建康。

刘义隆此时刚刚抵达建康,来到太守府。

“终于到了。”

“陛下,为何这样着急?”

“朕怕出事情,最近你们也看到了,旱灾如此严重,流民越来越多了。”

“父皇,太守来了。”

“臣参见陛下。”

“平身吧,灾情怎么样了?”

“陛下,灾情稍有缓解,一些地区下了雨,不过如今最难办了不是天灾,是**。”

说完,建康太守跪在地上,双手将奏章举过头顶。

“请陛下降罪。”

刘义隆拿起奏章看了起来,然而看完后,刘义隆并没有发怒。

“起来吧。”

“铄儿,传旨,虎卫军和黑风军外加一万朱雀卫即刻前往建康。”

“诺。”

接着,刘义隆道:“调集扬州军,前往晋陵郡,务必要保住晋陵城。”

“诺。”

“走,带朕去干旱地区看一看。”

“诺。”

随后,建康太守带着刘义隆向着那些干旱严重的地方而去。

看着那些干裂的土地,还有枯萎的庄稼,刘义隆心中难受。

“哎,朕的错啊,导致百姓如此。”

青儿劝慰道:“陛下不必如此,这不是陛下的错。”

“父皇,你看那边!”

“看看去。”

刘义隆等人来到了,田地的一边,看到田间居然有一座庙,很多百姓在那里跪拜。

刘铄走近一看,居然是刘义隆的生祠,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有听说有被百姓立生祠的。

可见百姓对于刘义隆有多崇拜。

“父皇,这……”

刘义隆摆了摆手,心里不是滋味,百姓如此信任自己,自己面对天灾居然没有任何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