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522章 太子下葬

刘义隆看了一会奏章就被刘义符等人劝回去了。

刘义隆返回太子宫,这里已经设置了灵堂,刘义隆想要再陪陪儿子。

刘义隆将跟随的内侍打发走,一个人来到灵前。

看着儿子的排位,心中十分不舍,这可是他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如今却英年早逝。

刘义隆将拓跋氏亲手做的糕点摆到刘劭的牌位前。

“劭儿这是你拓跋姨娘做的,记得你很爱吃。”

刘义隆眼中闪烁的泪花,脑中不断回忆刘劭的点点滴滴,刘义隆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

儿子出生的时候他没有在,而是在外征战,儿子的成长他也不够关心,但是最后刘劭却没有长歪,虽然中间有段时间也叛逆过,但后来还是越来越成熟。

然而就在刘义隆幻想着以后刘劭可以继承他留下的国家的时候,却在青州被奸人所害。

刘义隆心中愤怒,但更多的是后悔,当初为何非要派他去。

其实这次只是王笃的自作主张,常释之当初给青州去信只是让他们将痕迹清理干净,并没有让他们杀死太子。

因为只要把痕迹清理干净就没太大问题,结果王笃自作主张不仅临时又打造了一批农具,还再最后事情要暴露的时候下毒毒死了太子。

这也是为何常释之得到消息立刻逃走的原因,哪怕不是他下令毒杀太子,但是太子毕竟已经死了,一切跟这件事有关联的人都难逃一死。

刘义隆在太子宫待了很久,这个时候礼部侍郎杨和前来求见。

“启禀陛下,礼部杨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

杨和,本来是仇池国国主杨难当的儿子,最后仇池国被灭,杨难当投降,杨和被刘义隆任命为礼部侍郎,其实也算是人质。

不过杨和这些年也算是兢兢业业,而且他确实很胜任礼部的官职。

“陛下,一切也准备妥当,请陛下定夺。”

“嗯,辛苦了。”

刘义隆看了礼部的奏章,还算满意,不过对于刘劭葬在哪有些不满意。

“杨和,告诉礼部官员,将太子葬在朕的陵寝之侧,朕不想他自己太孤单。”

杨和愣了愣,随后道:“遵旨。”

杨和离开后,刘义隆对着刘劭的灵位道:“劭儿,以后你就陪在父皇的身边吧。”

安静了一会,刘义隆再次道:“你这个臭小子,为什么就这么离开朕了!”

外面的内侍、宫女都流下了眼泪,他们也被刘义隆的情绪所感染。

刘义隆待了一会就离开了,派人叫来了刘铄。

“参见父皇。”

“起来吧,怎么样了?”

“父皇,暂时还没消息,父皇别太伤心了。”

“嗯,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诺。”

刘铄离开皇宫,带着骑兵再次在各个城门询问,得知并没有有关常释之的消息。

虽说当时有人看到常释之离开洛阳,但是也不能保证他又返回洛阳。

“殿下,要不全城搜查吧。”

“你想干什么?这里是大宋国都,谁敢乱来!”

这个时候一个人来到刘铄面前,拿出一个腰牌,虽然是青龙卫,但是还是有些许区别,只有不了解之人才能看出来。

“什么事?”

“殿下,请看。”

刘铄拿过一张纸,看完后,道:“替本王谢谢你们将军。”

随后对着部下道:“走,去秘书少监府。”

“诺。”

刘铄带着三百骑兵来到秘书少监府。

“上前叫门。”

“诺。”

一名士卒上前敲响了门。

大约半刻钟后才有人打开门,但是只打开了一个缝,“什么人在此喧闹,不知这是什么地方吗?”

“告诉少监大人,青龙卫中郎将求见。”

“哼,区区一个中郎将,我家大人不见。”

“你……”

刘铄本想先见一见秘书少监谈一谈,但是没想到对方的一个门房就如此目中无人。

刘铄也不客气,直接策马来到门前,“区区一个中郎将,本王皇长子、南平王、皇帝亲卫青龙卫中郎将,有没有资格见一个小小的秘书少监。”

“别说那么多,今日我们家大人谁也不见。”

说完,便关上了门。

刘铄有些气恼,刚想下令强行进入,副将道:“殿下不可,秘书少监毕竟是朝廷官员,如今并不确定常释之在此,不可鲁莽。”

刘铄点了点头,“派人监视这里,一旦有人出去立刻跟上。”

“殿下放心,末将亲自安排。”

刘铄离开秘书少监府,心中有些烦闷。

他来到太子宫,并带来了一坛极品荆露。

“二弟,大哥来陪陪你。”

刘铄其实和刘劭关系很好,刘铄知道自己没有皇位继承权,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想着当一个将军辅佐弟弟。

“二弟,哥哥还想以后为你开疆拓土呢。”

刘铄倒了两杯酒,和刘劭说出了很多心里话。

直到有内侍发现刘铄醉在了太子宫才将其送回南平王府。

刘义隆得知后也没说什么,他很欣慰儿子们的感情,他经历过不得不和二哥争斗,所以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也兄弟相残。

三日后,洛阳一片素缟,这是太子刘劭下葬的日子。

听着宫中的哀乐,整个太子宫一片哀嚎,刘义隆并没有为难他们,也没有让任何人陪葬,刘义隆作为后世之人不希望这样的事出现在自己眼前。

刘劭临死前也说了不希望有人陪葬,这让太子宫的内侍宫女感动万分。

平时太子对他们也是很好,所以他们真的为太子感到惋惜。

刘义隆亲自来到自己的陵寝之侧,亲自为太子盖上了第一捧土。

随后刘义隆下旨,太子刘劭谥宣仁。

并在御花园建宣仁亭以示哀思。

洛阳不少百姓也对太子刘劭的意外薨逝很哀伤,刘劭多次监国,也建议了很多好的政策,上次减免农税,太子也大力支持。

刘义隆返回皇宫,此时的袁齐妫得知了刘义隆给刘劭上的谥号,心中更加难过,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很优秀,如果没有意外,以后也能是一个好皇帝。

然而随着刘劭的薨逝,这一切都结束了。

此时袁齐妫突然心中烦闷,然后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幸好侍女及时扶住了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