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509章 魏国铸币

宋国改革纸币和赋税,使得宋国更加繁荣,宋国洛阳集市比往日热闹了很多,百姓手中多了闲钱,他们开始舍得花钱购买一些日常用品。

魏国的商人再次带着满满的马车返回平城。

在渡过孟津之后,魏国的士卒十分殷勤。

“呦,王先生回来了,这次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将军,当然少不了你的。”

随后,他拿出一袋东西,将东西交给了那名校尉,其他的士卒也收到了礼物,商队也顺利通过渡口。

这是魏国的情况,这样的事经常发生,不过商人已经习以为常。

魏国的士卒收到礼物他们也不会为难那些商人,哪怕他们运送粮草去宋国也不会受到为难。

来到平城也同样如此,从宋国来的东西很受欢迎。

魏国和宋国一样,在平城设置了商会,但是商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所有的物品必须交易给商会,再由商会在集市售卖。

不过如今这些商人开始有些不满。

“老王,这次又发财了吧?”

“发什么财,咱们什么时候看见过钱啊?”

“也是,以前还见过,自从先帝废除铸币以来,我们就只能以帛、絮、丝、粟四物进行交易,哪像宋国,虽然是纸币,但是好歹是货币啊。”

“嘘,小点声,可不敢这么说,万一被有心人告诉官府,可就麻烦了。”

“哎,这些鲜卑人,他们什么都不懂,居然将货币废除,简直荒唐。”

“是啊,我们汉人自从商朝就有了货币,可是如今我们在魏国还得用帛等物去交易,真是笑话啊。”

商会之中不少人都在议论纷纷,而且不少人都认同他们的话。

其中还有些人是魏国官员,他们也很认同,不过他们并没有说什么。

很快,几名魏国官员来到长孙翰的家中。

“大人,商会很多商人都对如今的交易方式不满,尤其经常前往宋国的商人,他们感到回到魏国交易十分不便利。”

“是啊,宋国的细作从宋国传回来的消息称宋国百姓使用宋国纸币购买物品十分便利。”

“是啊,大人,要不要建议陛下,我们也……”

“哎,纸币虽然轻便,但是宋国一直将造纸技术严格控制,虽然我也能造出纸张,但是多次试验也没法造出宋国那样可以制作纸币的纸张。”

众人沉默了,长孙翰也知道,没有货币对国家发展不利,但是魏国条件并不允许,别说纸币,哪怕铸币也很难打造出来。

“我去找崔浩,他应该能有办法。”

随后,长孙翰来到崔浩的府邸。

“崔大人好兴致啊。”

“长孙大人说笑了,来尝尝,据说这是杭州灵隐寺产的茶,就连宋国的皇帝也喝不到。”

“哦,有这等好东西。”

崔浩为长孙翰斟了一杯茶,长孙翰喝了一口,“不错,是好茶。”

“长孙大人此来有何事?”

“哎,不知崔大人想过没有,宋国为何富足?”

崔浩思考片刻,道:“长孙大人,你的意思是宋国的政策吗?”

“大人,宋国普通百姓都可以用纸币购买货物,可是我们魏国只能以物易物,十分不便。”

崔浩明白了长孙翰的意思,“嗯,确实是这样的,可是大人也了解,我们大魏别说纸币,就是用铜铸币都很困难。”

“确实,所以,我来找大人,大人被陛下视为智囊,想必大人必有办法。”

崔浩又斟了一杯茶给长孙翰,“大人,可是陛下会同意吗?当初先帝废除铸币,改以帛、絮、丝、粟用以交易,如今让陛下更改恐怕不易。”

“大人,宋国日渐强盛,我们大魏也必须强大起来,否则我们早晚必被宋国所灭啊!”

“长孙大人别急,如今形势确实如此,宋国皇帝多次改革,宋国才有如今的局面,我们可以从宋国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大人,那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宋帝的果决,和决心,这次宋国改革,宋国朝廷之内阻力并不小,但是宋帝终依旧改革成功,大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是宋帝的果断。”

“所以,我们大魏要改革,就要陛下的果决,不能因为那些贵族反对而前功尽弃。”

“想必崔大人已经有了主意。”

“长孙大人喝茶。”

长孙翰喝了一口茶,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好,我这就去找刘洁。”

随后长孙翰找到刘洁,刘洁对于如今的情况也知道,而且他们这些贵族也感觉没有货币的麻烦。

他们这些贵族手中也有很多商人,他们当然知道宋国的纸币很方便,虽然他们不奢望,哪怕只有铸币,也要比帛、絮、丝、粟更加便利。

随后长孙翰告诉了刘洁,崔浩有办法,只要他们能够劝说陛下全力推行铸币。

两人商议完毕,刘洁就将一些心腹叫来,告诉他们,这次他们暂时和长孙翰、崔浩一同劝说皇帝推行货币。

两日后,大朝。

“陛下,如今我大魏急需改革,否则很难和宋国抗衡。”

“嗯,有什么建议尽管说来。”

“陛下,宋国之所以富裕,就是因为有货币,我国虽然难以像宋国一样推行纸币,但是推行铸币也是好的。”

“可是我大魏并没有足够的铜用来铸币啊!”

崔浩知道自己要出场了,“陛下,臣有一策可解陛下燃眉之急。”

“哦,快说。”

“陛下,我国如今铁矿充足,不如以铁矿换取宋国铜矿用以铸币。”

拓跋焘陷入思考,其实他早就知道,宋国的繁荣离不开货币,但是宋国的纸币制作工艺掌握在宋国手中,不会轻易得到。

想要铸币却缺少铜,不过魏国的铁矿确实不少,但是这样会使宋国壮大,然而魏国不推行铸币难以快速发展。

“好,派遣使者前往宋国。”

“陛下,同时要让工部在我大魏各地寻找铜矿。”

“准奏,着工部即刻去办。”

“诺。”

魏国两路并进,一方面打算用铁矿和宋国交易铜矿,一方面在魏国境内寻找铜矿。

既然铸币之事已经定下,只等铜矿了,拓跋焘随即下令建造铸币坊,待铸币完成在平城首先推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