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425章 截杀魏军

檀道济大军撤回青州,王仲德病逝,古弼认为此时宋军必然士气大跌,于是,他立刻夺回渡口,准备船只,渡过黄河,进攻乐安郡。

檀道济抵达千乘城,立刻上表刘义隆,并下令将王仲德将军遗体装殓运回洛阳。

檀道济正在悲伤,斥候回报,“将军,魏军渡过黄河,我军难以抵挡,魏军此时已经聚集千乘不远了。”

“再去打探,传令大军立刻进行防御。”

檀道济没想到这个时候古弼率军来攻,真不是时候。

不过他并没有乱了阵脚,按部就班的安排士卒防守城池。

很快,千乘城以北的乐安各县全部陷落,不过古弼约束士卒,不允许滥杀百姓,这让魏军很快稳定了各县。

古弼征集了足够的粮草,开始向千乘进军。

此时,刘义隆得知了王仲德的死讯,十分痛心,天下尚未一统,先损失一员大将,这让他悲痛不已。

之后,刘义隆下旨,追授骠骑将军,加太尉,谥号桓侯,陪葬皇陵,并配享太庙。

其实王仲德是刘裕的心腹大将,刘义隆对其信任有加,后来因病不出,后来被委以重任,没想到这次北伐因病去世。

刘义隆又再次下旨,让太子亲自扶灵,在洛阳祭拜王仲德。

安排好这些,刘义隆下旨,檀道济暂代青州都督,统帅大军抵挡魏军。

檀道济开始调兵遣将,打算在千乘城抵挡魏军。

古弼大军来势汹汹,檀道济则准备坚守不出。

好在当初为了攻打乐陵,千乘囤积了不少粮草辎重。

很快,魏军抵达千乘,古弼随即开始打造攻城器械,并派将在城下挑战。

就在这个时候,影子成员来到檀道济这里。

“将军,谢晦将军已经率军返回,还有半月可抵达青州,请将军务必坚守半月,然后在渡口夹击魏军。”

“好,告知谢晦将军,让他放心,本将军会按计划将魏军赶到渡口。”

几日后,魏军对千乘发起了猛烈攻击,但是宋军防守极为得当,并没有给魏军可乘之机。

古弼并非不担心,毕竟孟津那里还有宋国水军,所以他在距离渡口三十里内设置暗哨,以防宋军两面夹击。

不过宋国刚刚夺回孟津不久,不会轻易调集水军。

千乘城外,魏军继续发动猛攻,意图强行攻破千乘城。

古弼并不是莽撞之人,他知道宋国水军在辽东,一时无法赶回,不过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幽州派人联络。

这一日,魏军中军大帐。

“将军,去幽州的人回来了。”

“叫他进来。”

“诺。”

“将军。”

“说吧,有什么消息?”

“将军,宋国水军已经很久没有攻击辽东、辽西等待了。”

古弼听完,心中一惊,看来他忽略了什么。

“传令,大军准备撤退。”

古弼不敢赌,早已谢晦的大军返回,他将无路可逃。

当晚魏军开始准备,打算第二日就撤军。

就是因为这个,魏国暗哨忽略了悄悄出城的宋国精锐,飞豹军。

原来檀道济怕魏军撤军,于是派飞豹军出城,埋伏在魏军撤退的道路上,可以迟滞魏军,然后以大军攻之,必然可以击败魏军。

很快,朱容子带领飞豹军来到埋伏之地,隐藏好后,立刻派人告知檀道济。

第二日,魏军开始缓缓后撤,开始宋军并没有发现,直到魏军撤退得差不多的时候,宋军斥候发现了情况。

檀道济得知立刻率军追赶。

由于魏军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撤退,朱容子也有些犹豫,不知如何攻击。

古弼带领主力率先通过飞豹军的埋伏,不过等到后续魏军到达,朱容子不听再等了,他不相信,这里的魏军受到攻击,前方的魏军会不救援。

于是他下令进攻。

飞豹军是精锐步卒,手持弯刀盾牌,行动十分迅速。

魏军受到攻击,立刻进行防御,他们早就料到会有宋军伏击,因为这里是宋国,他们不能大意。

原本魏军将领见只是一支轻步兵,并不以为意,立刻下令反击,并要求迅速击溃宋军,然后追赶大军。

结果交手后,他后悔了,旁边的副将想起古弼的交代,立刻道:“将军,是宋国精锐轻步兵,飞豹军。”

将领见此情形,立刻下令,“不要恋战,立刻突出去。”

魏军拼死向北突围,但是却被死死缠住。

不久,朱雀卫三千骑兵赶到,对魏军发起了冲锋。

魏军被两面夹击,将领在乱军中被箭矢射杀。

然而所有人都发现,魏军只有大约七千余人,可是古弼麾下大约有三万大军,这只有一小部分。

因为后面的魏军得知前方魏军被伏击,他们立刻改道,从其他道路追赶大军。

朱容子的判断出现错误,魏军并没有因为后面魏军被伏击而返回解救。

当檀道济得知消息,也很佩服古弼,这种情况如此果断,为了避免全军覆没

竟然舍弃了这七千士卒。

但是檀道济并没有停止追击,立刻集结大军,派出骑兵继续追击。

因为谢晦的大军即将返回,他要在此之前缠住魏军。

古弼并没有任何停留,到达渡口立刻开始渡河,并派人告知后面各部加快速度赶到渡口。

不一会,斥候来报,“将军,大军基本到齐,有七千士卒被伏击,恐怕凶多吉少。”

“不能再迟疑了,立刻加快渡河速度,宋军就快到了。”

当宋军抵达渡口,魏军早就渡过了黄河,返回乐陵。

檀道济有些疑惑,谢晦的大军并没有出现,直到五日后,谢晦的水军才出现在渡口。

“檀将军,惭愧,大军遭遇大风没能赶到,让魏军安然退回河北。”

“哎,看来是天意,我们整顿大军,再攻乐陵。”

“好。”

宋军在渡口进行休整,准备再次渡河攻打乐陵。

洛阳,王仲德灵柩返回洛阳,太子刘劭带领文武亲自迎接,太子刘劭亲自扶灵进城,然后开始祭拜王仲德。

随后,王仲德被安葬在洛阳城外的皇陵之侧,刘劭亲自题写碑文,宋骠骑将军桓侯王公仲德之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