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207章 刘义隆出巡

两国在夏季经历大水之后都趋于平静。

宋国虽然损失要比魏国要小,但是建康城被淹让刘义隆心中不悦。

虽然将那些罪魁祸首就地正法,但是依旧无法排除心中的郁闷。

刘义隆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回建康巡查一番。

三日后的大朝,刘义隆在众臣奏报完毕后道:“朕虽然贵为皇帝,但不能将自己封闭在洛阳,朕决定巡幸长安,关中作为我大宋的最为重要的地方,不可有丝毫闪失。”

“陛下,身为天子当以社稷为重。”

“朕知道,朕这不就是以社稷为重吗,如今刚刚入秋,正好看看今年关中收成如何。”

“陛下英明。”

众大臣知道无法改变,还不如顺着皇帝为好。

“这次朕去关中,朝中之事就交给齐王和楚王,由他二人会同徐羡之、王昙首、王华处理朝政,吴王、鲁王、秦王、徐麟、傅亮、孔宁子随朕出巡,柳元景带五千青龙卫负责护卫”

“臣等遵旨。”

当夜,跟随刘义隆出巡的官员来到御书房。

“各位,朕此次虽说是要出巡关中,但是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看看各地百姓的生活如何?”

徐麟道:“陛下莫非要微服出巡,我等只是幌子。”

傅亮道:“陛下不可,这样太过危险。”

柳元景也道:“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还望陛下三思。”

“卿等多虑了,朕不会自己去的,鲁王负责抛头露面,朕带着吴王和秦王,不会有事的,难道你们忘了,朕可是武将出身,虽然朕已经许久没有上战场了,但是朕的武艺可没有落下。”

众人知道无法再劝,傅亮和徐麟对视一眼,傅亮道:“陛下,大队交给鲁王殿下和臣,徐大人必须跟随陛下。”

刘义隆想想没有问题就答应下来,徐麟足智多谋,有他在也能出谋划策。

“嗯,此事就这么办,不过朕让你们来不只说这些,你们也知道,徐卿此次去建康可是查出很多贪官,这让朕心忧不已,所以朕才会走出洛阳去看看。”

徐麟道:“陛下,臣认为当走到百姓之中,只有那样才能了解各地的官员。”

“徐卿是有什么打算吧?”

“臣还没有想好”

“行,那就边走边想。”

“臣遵旨。”

“好了,都回去准备,三日后大队启程,出函谷关后我们脱离大队单独前往渭南。”

“诺。”

三日后,刘义隆率五千青龙卫出洛阳开始出巡。

大队到达函谷关。

“陛下保重,臣等在长安恭迎陛下。”

“嗯,你们要慢慢得走,不要着急,就当出来散心了。”

“诺。”

刘义隆带着刘义恭、刘义季、徐麟以及五名虎卫军校尉离开函谷关向潼关前进。

五名虎卫军是傅亮特意劝说下刘义隆才答应带着。

这五名虎卫军校尉身手不凡,必要时可以亮明身份,虎卫军是宋军精锐,地位超然。

他们一路西进,很快便临近潼关,刘义隆想起当初自己率军攻打潼关。

当初潼关还在夏国手中,当初是沈庆之突袭武关才打破关中,否则强攻潼关将损失惨重。

潼关如今更加巍峨,刘义隆可是将长安置于洛阳之上,要不是如今关中尚未恢复,否则早就迁到长安了。

当初迁都只完成了一半,洛阳只是临时都城,长安才是宋国的都城。

长乐未央两宫已经有专人负责,长安城也修缮完毕,不少朝中大臣在长安都有府邸,迁都以后直接就可以过去居住。

刘义隆想到很多描写潼关的诗,有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潼关作为关中重要关隘,见证了无数王朝兴衰,但真正苦的只有百姓,这就是所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刘义隆这次就是要看看自己治下百姓如何,虽然他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能让百姓有富足的生活就不容易了。

一行人越过潼关向渭南前进,大队此时才出函谷,刘义宣尚年轻,刘义隆安排傅亮跟着他,也有历练他的意思。

这次大队中还有一人,是他自己非要去长安看看的,谢灵运,他打算去长安见证一下长乐未央,毕竟《晋书》中很多大事都发生在长安。

先说刘义隆一行,在进去渭南之后发现渭南的变化。

道路两旁的田间有很多百姓在劳作,很快就要秋收了。

刘义隆特意来到一处百姓聚集的地方。

走过去看到百姓们正在兴高采烈的讨论着什么。

“几位乡亲,在下看你们这么欣喜有些疑惑?”

其中一个中年汉子道:“先生应该是读书人吧?”

刘义隆穿着并不张扬,但是气质出众,加上长年练武,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此人必然不是普通人。

“在下读过几年书。”

“先生看那边,”中年人指着远处的田地,“马上就要收获了,今年收成不错,交了赋税,每家都会有不少余粮。”

“哦,那真是可喜可贺啊。”

“是啊,这要是以前可不敢想,自从皇帝陛下进去关中,我们关中就变样了,而且是变得好了,如今生活可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刘义隆身后的刘义恭和刘义季听到这对刘义隆佩服得五体投地。

父皇征战半生,打下一片基业,如今这片基业已经被三哥刘义隆发扬光大了,他们也跟着沾光,谁让他们是刘义隆的弟弟呢。

告别几个百姓,一行人继续上路。

“你们二人要记住,不论什么时候,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没有百姓,我大宋不就成了空壳了吗?”

“我等记住了。”

旁边的徐麟心中不平,他自从凉州追随刘义隆以来,刘义隆一直对待百姓极为仁慈。

“陛下,以臣想来,昭烈皇帝当初的仁慈也比不过陛下啊。”

“徐卿谬赞了,朕何德何能和昭烈皇帝相比啊,昭烈皇帝仁德之名传于后世,朕当以他为榜样,再说昭烈皇帝也是我刘氏一脉。”

徐麟听得出来,刘义隆对于刘备极为推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