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201章 治理洛水

但是根据刘义隆的记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泛滥次数并不多,所以刘义隆对于黄河是以查缺补漏为主,并不打算大动干戈,但是洛水却是多次泛滥,甚至曾经将洛阳湮没。

所以刘义隆特意派出工部大部分人员进行周密的勘察,并且走访大部分老船工,得到的结论让工部官员担心不已。

根据各方消息,洛水多处大坝已经年久失修,平时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一旦出现洪水,甚至不是很大的洪水都有决堤的可能。

相对来说黄河就好多了,但是有些地方也是需要修缮的。

刘义隆先调拨一部分金钱对黄河各段大堤进行修缮。

至于洛水的问题,一直没有拿出有效的方法。

经过几次的商议,依旧能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办法解决洛水的问题,洛水洛阳段尤其严重。

经过永嘉之乱,政权更迭频繁,洛阳也几度易手,所以洛水大堤没有人去进行修缮,如今这段大堤已经有了溃坝的危险。

“陛下,洛水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根据工部官员勘测,以及有经验的老船工所说,洛水今夏必然会有大洪水,以大堤如今的情况,必然会决堤,但是洛阳额度有可能陷入一片汪洋。”

王昙首将所有情况汇总后向刘义隆说出他的推测。

其余大臣也都十分赞同,并且很多都建议尽快修缮大堤。

但是徐麟却提出一个问题,“陛下,臣了解到,洛水大堤已经无法修缮,并且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但是要重新修建大坝的话,部分土地必然会被淹没。”

“仔细说一下。”

工部一个官员出列道:“陛下,徐大人说的都是事实,据臣等了解,洛水大堤确实不能再度修复,只能重建,并且需要挖开大堤引水,部分土地会被洛水淹没。”

刘义隆思考片刻,道:“涉及土地有多少,都是属于谁的?”

“启禀陛下,大约十几万亩,有一座县城那么大的区域。”

刘义隆心中一沉,一座县城,可不算小,那名官员继续道:“陛下,这些土地大多都是属于皇室成员的,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百姓。”

“具体勘测过都有谁的地吗?”

“启禀陛下,有一部分土地属于齐王,一部分属于朝中大臣,还有一些属于白马寺,其余一小部分属于百姓。”

刘义隆陷入沉思,涉及到的大臣站出来道:“陛下臣愿献出土地,洛水大堤功在千秋,臣责无旁贷。”

刘义符也出列道:“陛下,臣不会为难陛下,臣也愿意献出土地。”

有了齐王和众大臣表态,问题就解决了一部分,但是百姓的地怎么办?

“陛下,那百姓那一小部分地怎么办?”

有大臣说道:“陛下,毕竟是一些百姓,给点好处不就好了。”

刘义隆突然浑身杀气涌现,凛冽的目光直视那名大臣。

那名大臣腿一软直接跪了下去,低着头不敢再看刘义隆,马上说道:“臣知错了。”

“朕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我大宋没有这万千百姓,还要你我有什么用。”

“臣等铭记。”

“好了,户部出人跟相关百姓商量,朕拿出皇族土地和他们交换,朕的原则就是绝对不能让百姓吃亏。”

“陛下,寺庙的土地如何解决?”

“朕亲自前往白马寺,我想朕的面子他们不会不给。”

商议完毕,刘义隆决定,明日亲自去白马寺走一趟。

第二日,刘义隆亲至白马寺。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东汉初平元年,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的各地联军,对洛阳形成了半包围的阵势。为防止人民逃回,他便把洛阳城周围二百里以内的房屋全部烧光,洛阳白马寺被烧荡殆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称帝,在东汉洛阳废墟之上,重新营建洛阳宫,即包括重建洛阳白马寺。再从曹魏嘉平二年,有昙柯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佛律”的记载,足证洛阳白马寺在文帝曹丕、明帝曹睿之后已经恢复。

西晋永安元年,司马颙部将张方攻入洛阳,烧杀掳掠,在长期的战乱兵火中,洛阳白马寺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

宋元嘉元年,刘义隆下令重建白马寺,后刘义隆迁都洛阳,定白马寺为皇家寺院。

如今白马寺香火鼎盛,刘义隆并不排斥佛教,但是刘义隆对待佛教和道教一视同仁,洛阳附近不仅有皇家寺院,也有皇家道观。

如今刘义隆亲临白马寺,住持率众在门口迎接。

“贫僧率白马寺众僧恭迎陛下,陛下亲临蔽寺与有荣焉。”

“大师客气了,朕此来有事与大师商议。”

“陛下请。”

刘义隆被住持迎进寺内,然后特意带着刘义隆进入禅房。

“陛下请,清茶一盏,还望陛下勿要嫌弃。”

“大师说笑了。”

“陛下前来有事相商,不知是何事?”

“哎,大师有所不知,洛水今年将有大灾,朕忧心百姓,所以打算提前修缮洛水大堤,但是大师有所不知,大堤已经无法修缮,只能推到重建,所以有些土地必然会暂时被水淹没,今年将颗粒无收,所以朕来跟大师商议。”

“陛下所言贫僧知晓,本粮食多有盈余,今年可保无忧,如果大灾来临今年收成依旧难以保全。”

“大师高义,朕不会让白马寺白白吃亏的,朕从粮库调集存粮以抵白马寺损失。”

“陛下大可不必,覆巢之下无完卵,贫僧有感陛下仁德,区区土地又有何意。”

“朕代百姓多谢大师。”

“贫僧岂敢。”

二人聊了一会,刘义隆离开白马寺回洛阳准备重修洛水大堤。

白马寺这边,住持在禅房自言自语。

“义熙末,异象现,帝星出,天下平。”

良久,住持大笑,“师父,弟子明白了,皇帝仁德,乃帝星也。”

刘义隆不知道这些事,他已经通过户部回来的官员得知百姓已经接受换地,刘义隆大喜,并减免换地百姓一年的赋税。

之后刘义隆下旨,工部准备修建洛水大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