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199章 干旱中的春播

傅亮和徐麟二人一边组织百姓继续挖掘水渠引水灌溉,一边向朝廷求援。

这次的干旱范围越来越大,就连洛阳周边都受到一些影响,刘义隆对此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只得让工坊加班加点打造水车,加大灌溉力度,但是青州兖州情况更加严重。

傅亮被刘义隆派往了兖州,徐麟自己就在青州,顿丘郡交给到彦之和顿丘太守处理。

魏国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拓跋焘发兵五万挖渠灌溉,但是收效甚微。

但是刘义隆在洛阳却有了些成绩,由于大量用水车取水,洛阳周边已经达到可以春播的条件。

刘义隆立即调集驻军帮助百姓播种,尽可能的抢时间。

但是青州却依旧无法进行播种,兖州的情况要好一些。

青州刺史府,徐麟和青州刺史已经十分疲劳,但是二人却没有丝毫没有想睡的意思, 青州的形势不容乐观。

“徐大人,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了,看来已经无法进行播种了。”

“先不要气馁,陛下已经派人送来大量水车,我们还有希望,只求这次能够有效果吧。”

二人再度陷入沉默,其实心里都清楚,如今已经错过播种时间,但是还不算太晚,只要能够及时解决水源问题还能够播种的。

三日后,第一批水车运送到青州,徐麟立即调集兵马安装水车,加大对土地的灌溉。

但是水车数量依旧不够,虽然工坊已经加班加点的打造水车,但是数量依旧不够。

刘义隆立即下旨,让徐麟自己招募工匠打造水车,毕竟水车并不是什么秘密。

兖州的傅亮也收到了刘义隆的圣旨,立即以刺史府名义发布告示,招募工匠打造水车。

半个月后,兖州和顿丘的情况有所好转,已经开始播种,虽然比往年有些晚,但是至少不至于颗粒无收。

青州的情况也有所好转,但是恐怕今年青州的收成要比去年下降很多。

刘义隆根据以往经验秋天恐怕会有洪水,尤其黄河,多年没有问题并不是好事情。

刘义隆开始将储备粮向黄河流域各城调集,准备应对秋季的灾害。

刘义隆最近一个月忙碌的很,肉眼看上去瘦了一圈,但是问题总算是有所好转。

同时拓跋焘派遣使者来到洛阳,使者没有其他任务,直接面见刘义隆。

“外臣参见陛下。”

“平身吧。”

“谢陛下。”

“使者前来有何要事。”

“陛下,我皇派臣前来请求陛下将水车打造方法卖给我国。”

刘义隆明白了拓跋焘的意思,这是知道自己有办法解决干旱,他坐不住了。

“这有何难,王昙首,此事就交给你了。”

“诺。”

使者看了一眼王昙首,心中不以为意。

王昙首作为刘义隆心腹名声并不显,所以使者并没有重视王昙首。

但是以后发生的事,让他欲哭无泪,并且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散朝之后,王昙首与使者在洛阳府见面商谈水车之事。

“王大人,本使受我皇重托,希望大人能够高抬贵手。”

“使者此言差矣,本官受陛下信任,将此事交给本官,岂能徇私。”

使者眉头一皱,但是并不担心,毕竟刚刚开始商谈,还没有到讨价还价的时候。

“大人说笑,不知大人如何才能将打造水车方法卖给我国。”

“使者不知,此方法是我大宋工匠经过多年改造出来的,怎么轻易交出。”

使者看着王昙首的脸上的神情心中有些不悦,但是却不敢多说什么。

“大人,我国可以用金钱交换。”

“使者是在说笑吗?区区金钱就想得到,那不是太便宜了吗?”

使者眼角微抽,心中有些微怒,但是依旧面带笑容,“大人,我国百姓如今都还没有春播,恐怕秋天就会没有粮食,还请大人怜惜百姓。”

“使者也说了,那是魏国百姓,我国百姓尚顾及不到,本官无暇顾及魏国百姓。”

“大人……”

“使者别忘了,贵国百姓还没有播种。”

使者知道光靠金钱是不够的,“五万金再加五百匹良马。”

“使者真会开玩笑。”

“再加五百匹如何。”

使者面带笑意,他认为这个价格应当不低了。

“嗯,使者诚意满满啊,容本官禀告陛下。”

“还请大人多多美言。”

“好说好说。”

王昙首将情况向刘义隆汇报,五万金外加一千匹良马,说实话,真心不是很高,但是水车毕竟不是很复杂的东西。

水车也算是对百姓有利的东西,虽然是魏国百姓,刘义隆也不想太过分,这些百姓以后都会成为宋国百姓。

王昙首还建议刘义隆将消息散播出去,就说是宋国皇帝体恤百姓,将水车打造方法提供给魏国。

刘义隆立即派出影子向魏国散布消息,然后让王昙首继续商谈,等到消息扩散再答应交易。

很快,在魏国有消息传开,魏国百姓欢欣鼓舞,都在等待水车的到来。

刘义隆也不再迟疑,告知王昙首答应魏国的要求。

魏国使者很是兴奋,但是等到他回到魏国就高兴不起来了。

很快,魏国使者返回魏国并将水车打造图纸交给拓跋焘,但是一路走来听到的消息让他心里难受。

明明自己长途跋涉去宋国购买图纸,怎么就成了他宋国皇帝仁慈了。

还不止这些,拓跋焘对他也没有封赏,只是勉励了几句,然后就让他离开了。

拓跋焘也不迟疑即刻让工匠打造几架水车实验,然后准备大力推广。

实验结果确实出乎拓跋焘意料,这让拓跋焘更加忌惮宋国的实力。

同时由于水车的大力推广,这次春旱挺过去了,虽然播种时间有些晚了,但是至少避免了秋季颗粒无收的情况。

但是魏国却发生了一个让拓跋焘十分愤怒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寺院开始大肆招收僧人,这让拓跋焘再一次对佛教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崔浩趁机再一次提出打压佛教,巩固道教地位。

但是拓跋焘因为刚刚经历春旱,不想魏国再一次陷入动荡,所以暂时隐忍下来。

但是一颗种子已经在拓跋焘心中生根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