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187章 三国博弈

燕国刚刚抵挡住魏国进攻,士气正盛,但是冯跋没有掉以轻心,反而加强肥如城的防守,他知道拓跋焘野心极大,不可能放弃攻打燕国。

就在这个时候,来自宋国的船队为燕国带来了守城利器,轰天雷,并且派遣一队士卒负责使用。

刘义隆想将辽东的水搅浑,他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同时他还频繁调兵,分散魏国注意力。

冯跋这个时候更加的感激刘义隆,虽然知道刘义隆在利用他,而他何尝不是在利用刘义隆,只不过各取所需罢了。

然而宋国支援的事情是绝密,只有冯跋和冯弘得知,就连太子冯翼也不知道,这也让冯跋对当初让冯受居去宋国感到非常明智。

不过此时的拓跋焘却不淡定了,宋国频繁调动兵马,瞎子都知道是因为什么,就算宋国还说是正常换防他也不会相信。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撤军,但是拓跋焘一点都不甘心,而且如今要是退兵,北平不一定保得住。

所以,拓跋焘下令,无论如何要阻碍宋国进攻,同时迅速攻下燕国。

但是拓跋焘的想法虽好,现实却是粮草再次告急,这也让他愁眉不展。

不过崔浩却将主意打在燕国身上。

但是如今燕国不会不防着这一手,不会很好得手。

拓跋焘只得一次次向国内催粮,平城的长孙翰也是没有办法,魏国战事太过频繁,粮草根本没有储存。

他多次劝说拓跋焘不要急于攻打燕国,但是依旧没能阻止。

如今攻打燕国并不顺利,朝中不少大臣对此颇有微词,一些当初反对的大臣开始频繁的上书劝说拓跋焘。

这让拓跋焘气愤不已,但是依旧没有改变他的决心。

拓跋焘无奈之下下令向寺庙借粮,这让长孙翰十分为难,但是又不能不执行命令。

但是让长孙翰意外的是,大多数寺庙不愿意借出粮草,还美其名曰阻止战争,借粮的目的是为了征战,他们不会借出的。

这让拓跋焘心中极其不悦,崔浩种下的那颗种子已经茁壮成长。

长孙翰只得从各地临时调拨存粮,只是这样,如果今年魏国境内有旱灾的话会很危险,到时候朝廷拿不出赈灾粮会激起民变的。

此时的拓跋焘也是没有办法,但是崔浩却建议拓跋焘向宋国购买粮草。

拓跋焘虽然不抱希望,仍然派人去宋国试试,万一成功了呢。

此时刘义隆则是等待魏燕两国再次交战,不过当得到消息,魏国派人前来,他就感觉有机可乘了。

不过魏国派来的是商人,他们直接前往商会,商会虽然会出售米粮,但是绝对不允许向魏国出售,但是这次魏国给的价钱实在太高,所以黄金向刘义隆请示。

刘义隆和众大臣商议对策。

“陛下,臣以为不可向魏国售粮,燕国的存在可以牵制魏国,魏军缺粮,必然无法继续攻打燕国。”

“臣以为可以答应魏国,但是价格还得再加两成。”

……

大臣们纷纷发表意见,只有几个心腹大臣没有人说话。

不过他们说的也并无道理,只是刘义隆打算听听王昙首他们的意见。

结果,王昙首、徐羡之等人都不同意,只有徐麟和王华没有说话。

刘义隆看向二人,二人对视一眼,徐麟首先道:“陛下,臣认为可行,其一,魏军断粮必然会退兵,其二,魏军断粮可能会大败,这样对于我大宋并没有任何好处。”

王华道:“陛下,如果魏国大败,魏国必然将防御重点放到我大宋一侧,因为就算燕国击溃魏军,燕国也绝对不会出兵攻打魏国。”

这一下让刘义隆很是满意,不过刘义隆却不会让魏国得到足够的粮草。

“好,可以出售粮食给魏国,但是要控制量,既让魏国可以继续打下去,还要让魏国付出代价。”

“诺。”

收到消息的黄金很快将粮食出售给魏国商人,但是数量却远远没有达到魏国的要求。

无论魏国商人哀求,黄金都推说宋国粮食也不是很多,一次卖出这么多已经不易了。

这把魏国商人气的牙痒痒,但是又不能得罪他,无奈只得作罢。

黄金的分寸把握的极好,所以魏国购买的粮草也只够大军三个月之用,三个月定夺攻破肥如,再向继续攻击粮草问题又会暴露出来。

拓跋焘知道后破口大骂,他知道这些年宋国没有遭遇天灾,战事也不是很多,并且宋国土地更多,所以宋国应当有大量存粮。

但是事已至此也没有办法,他想过通过拓跋氏吹吹枕边风,但是没有任何效果。

无奈,拓跋焘只得准备攻下肥如再。

然而燕国如今把肥如打造的十分坚固,想要攻下谈何容易,而且肥如重要无比,燕国也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拓跋焘此时也有些明白,如今攻打燕国并不是最好的时机,他的确有些心急了。

不过他并不打算撤军,尤其已经攻破北平,算是迈出第一步,但是他还有一个目的,他知道刘义隆对于魏军早就有想法,所以他打算将计就计,趁机夺回河套南部,继续威胁关中。

宋魏燕三国可以说计谋频出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择手段,这也是乱世的残酷,适应不了就会被淘汰,东晋、西秦、北凉、胡夏相继灭国,还有之前的前秦、后赵、冉魏、南燕、后秦等也是如此,自从永嘉之乱后出现在华夏大地的政权又何止十六国,但是如今除了北燕,就剩下宋魏两国南北对峙。

刘义隆从最初的新手世子,成长为合格的皇帝,但只是合格而已,毕竟刘义隆算是有外挂,毕竟对于历史的熟知让他从中受益匪浅,至少历史上的错误事例不少,给他很大的优势。

很多时候可以排除一个错误答案,这样成功的几率就大了很多,更不用说那些成功的例子了,直接借鉴就可以了。

如今的宋国就此历史上更加的强大,相对来说,魏国就此历史上弱一些,此消彼长,刘义隆有信心终结乱世,再创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