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1061章 齐王返京

随着青州大雨,旱情逐渐缓解,不仅如此,周孚三人也在临济以及青州各地抓捕有关盐运的官员以及世家。

随后,那些官员和世家中人都被交给劳教司,各地驻军配合劳教司开始驱使这些人恢复青州,修缮水渠,修复道路和城墙。

接着,刘义符再次出手,将一些世家手中的粮食收了上来,充实各郡粮仓,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朝廷的粮草也到了,由于旱情已经缓解,而且刘义符从世家弄到了很多的粮草,所以青州百姓已经度过了难关,但是刘义符还是将朝廷的粮草交给吴谙,因为今年青州大旱,收成大幅下降,所以,冬天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所以这些粮食就成了救命粮。

吴谙带领青州官员忙碌起来,而这个时候,刘义符接到了圣旨,让他立刻返回长安。

吴谙知道,朝中大臣肯定会弹劾齐王,不仅如此,恐怕他也不一定会继续担任青州牧了。

随后,刘义符准备启程,吴谙前来见刘义符。

“齐王殿下,此次回京恐怕是凶多吉少。”

“是啊,不过本王不后悔,不这样,青州百姓就要挨饿了。”

“齐王殿下大义,下官佩服。”

“吴州牧,恐怕你也要动一动了。”

“早有预料,青州旱情如此,下官难辞其咎啊!”

“陛下不会太过为难你的,顶多是平级调动,不必担心。”

吴谙道:“殿下保重。”

随后,刘义符率领青龙卫离开临淄,准备返回长安。

青龙卫负责护卫的将领道:“殿下密旨。”

这是刚刚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刘义符接过密旨然后道:“徐将军,启程吧,要慢慢走。”

徐将军道:“殿下,这是为何?”

刘义符道:“陛下的旨意。”

随后,刘义符将密旨递给徐将军,徐将军看完,道:“末将遵命。”

刘义符明白了刘义隆的意思,就是慢慢走,等回到长安,就算那些大臣还要发难,但是青州旱情已经基本结束,几天的大雨缓解了很多,而青州百姓并没有饿肚子,这都是刘义符的功劳,因此,刘义隆会因此对其从轻发落。

路上,刘义符走走停停,只要遇到城池就留宿,就这样,半个月才走出青州。

虽然青龙卫都是平民组成,但是路过的城池内却有世家,他们将这一消息传到了长安城。

很快,趁着大朝,有官员再度弹劾齐王刘义符。

“启禀陛下,青州旱情已经平复,然而齐王殿下却迟迟不返京,这可是抗旨之罪,还请陛下下旨催促。”

刘义隆面色不好,但是他很克制,道:“青州大旱,只有齐王为朕分忧,虽然有些许错误,朕以为可功过相抵。”

“陛下,岂能如此,齐王在临淄及青州各郡随意调兵,然后大开杀戒,此乃乱国之势,还请陛下下旨抓捕齐王。”

刘绍站出来道:“尔等还在此大言不惭,青州旱情严峻,齐王为青州百姓,不得不如此,尔等还再此攻讦齐王岂有此理。”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世家并无过错,但齐王殿下不仅夺其粮还杀其人,如果不惩处,恐朝臣不服。”

秦王刘义季起身道:“尔等文官不明就里就弹劾朝廷王爵,难道以为我大宋律法管不到你们吗?”

“秦王殿下,你这是强词夺理,齐王殿下滥杀无辜难道就符合大宋律法了吗?”

“哼,无辜,那些世家真的无辜吗?青州百姓遭遇旱灾,颗粒无收,而且青州已经开始粮荒,百姓就要饿肚子,而那些世家囤积居奇可称得上无辜?”

那些大臣一言不发,王华站出来道:“陛下,臣认为齐王殿下不但无罪,还有大功,青州数百万人口,如果不是齐王殿下,会有多少死于这次旱灾!”

这下,那些大臣有些气愤,但是却无可反驳,然而也有世家大臣道:“陛下,臣不敢苟同,世家不都是罪孽深重,齐王此举会导致民怨沸腾,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臣认为齐王虽有功绩,但是私自调动兵马残杀世家,此举有叛乱嫌疑,陛下不要忘了,齐王殿下身为尚书左仆射,无权调动青州军,这可是陛下定下的,齐王这是僭越。”

刘义隆有些气愤,但是没办法,世家可以说有罪,但是刘义符调动青州军确实没有得到朝廷命令,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这些官员似乎有些太着急了,徐麟给刘义隆出的主意就是让刘义符慢慢的回长安,然后朝中也做准备,至少让刘义符的罪责降到最低。

很快,刘义隆道:“好了,此事先不争论了,等齐王回到长安再说,毕竟齐王还是有功劳的,先谈论一下青州盐运和旱情的事吧。”

刑部尚书刘湛道:“陛下,此次青州盐运之事实在影响恶劣,臣建议彻查全国盐运衙门,以防青州之事。”

刘义隆想了想道:“可以,这件事刑部和御史台共同负责,对产盐州优先调查,要暗中调查,否则看不到真相。”

刘湛和御史大夫杜充齐声应和。

随后,刘义隆又道:“如今青州旱情已过,看来粮食依旧不够,需要大力推广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并大力开发江南,荆扬两州人口增长很快,要加大土地开发,确保粮食充足,同时,户部要统计各地存粮,以防不时之需。”

余澋道:“臣遵旨。”

刘义隆道:“此次青州旱情,虽然吴谙并没有直接过错,但是前期青州百姓流离失所,他难辞其咎,降职外调,吏部可有建议?”

吏部尚书崔敞起身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吴谙可调益州长史,原益州长史到元度可接任青州牧。”

刘义隆想了想,可以,不过刘义隆有些伤感,到元度是已故太尉、骠骑将军、建昌公到彦之长子,而到彦之是刘义隆爱将,可以在相州病逝,让刘义隆深感遗憾。

如今吏部提议到元度任青州牧,刘义隆并不反对,于是下令到元度接任青州牧,吴谙调任益州长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