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1049章 秦川的坚持

伊楼通离开平城,在魏国不算什么大事,不过通商开始后,魏国的国库一下子充实起来,并且宗室可以牢牢压制贵族和世家,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拓跋晃也强势起来,同时开始招募士卒,准备操练新军。

而宋国,刘义隆则因此彻底将国内对魏国有心思的世家给打压下去,这次伊娄樊之事,让那些世家看出,魏国似乎已经无力再和宋国争锋,之上这件事,魏国姿态放的很低。

刘义隆也很满意那些世家,不管怎样,世家真的很难去除,根深蒂固,不过随着这些年,纸张的价格逐渐降低,并且刘义隆下令大规模印制书籍,普通百姓中也开始出现人才,他们通过科举逐步进入官场,虽然还未接触核心,但是这是一个好现象。

但是想要发展下去,还需要时间,这就不是刘义隆可以控制的了,毕竟真正能够彻底消除世家之患的不是科举。

虽然科举在消除世家门阀制度有一定作用,但是这个过程很缓慢,整个唐朝都没能彻底解决,哪怕贞观和开元两个盛世。

直到唐末,一个人的出现。

黄巢,生于晚唐年间,家族世代为盐商,富贵非常,所以,黄巢自幼就接受着贵族子弟才能享有的教育,而他也怀揣着科举高中,入仕做官的理想。

虽然隋唐时期已出现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但魏晋遗留下来的门阀之风依然兴盛。

纵使皇帝想要打破这种门第观念,可门阀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想要改善这种局面十分困难。

在《新唐书》中有载“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

即便是大唐盛世也很难消除这种门阀偏见,另外,唐朝末年,国力衰微,贵族门阀之风更甚。

而黄巢呢?他只是一介商户之子,纵使他的家族有着泼天的富贵又如何,在这个阶段,世人看中的是家族门楣。这就使得黄巢数次应考,却数次落榜,只有那些世家子弟才有机会“高中状元”。

这就是一种内定,黄巢在几次三番的打击之下,他也放弃了入仕的抱负。

而此时的唐朝正陷于军阀割据混战之中,朝堂内部又被门阀世家把持,百姓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因苛捐杂税而被悍吏洗劫一空,因天灾频发而尸横遍野。

人生不得志,又亲眼目睹了人间疾苦的黄巢,在公元875年,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的队伍,成为了副将。

此时的首领是盐商王仙芝,可没多久王仙芝因战争而死,而黄巢就被推举为新的首领。

公元881年,黄巢带兵攻入了长安,得知消息的唐僖宗弃城出逃。

因为黄巢没有门阀在身后支持他,所以才导致他数次科举不中,这也让黄巢对朝臣与贵族产生了怨恨之心,所以在入主长安后,他还命人将城中的门阀子弟都揪出来,将他们屠杀殆尽。

可黄巢的美梦还没做多久,一支唐军杀进了长安城,将他吓坏了,赶紧带着手下将士出逃,但在城外黄巢却清醒过来,因为唐军的人数不多,他完全可以将其剿灭。

于是,黄巢又回来了,这一次他不再手下留情,血洗了这偌大的长安,这就是史书中提到的“巢怒民迎王师,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谓之洗城”。

也正是这一举动将这颗残害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门阀世家给拔除了。

虽然这个时空未必会发生,但是刘义隆的举措让世家根基有了动摇,但是刘义隆毕竟深知历史,他很明白,这不够彻底铲除世家,不过宋国从他开始,三代应当问题不大,但是,一旦皇帝难以掌控全局,门阀世家必然死灰复燃,甚至重新回到历史的轨迹上去,隋唐还有可能出现,黄巢也很有可能出现。

虽然宋国现在看着繁华,但是,前提是有他这个皇帝强势压着,他相信,刘绍也能压住这些世家,但是以后,他真的很难去想。

不过刘义隆并不担心,至少他很有可能结束南北乱世,如今,从八王之乱开始已经一百余年,中原大地生灵涂炭,十室九空,虽然有所恢复,但是时间还是太短。

这也是宋国屡次有机会更进一步,但是因为粮草问题不得不停止北伐的原因。

如今有了土豆、红薯和玉米,希望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加快统一速度。

虽然这个时候的三种作物和后世无法比拟,但是相比同时期其他作物,产量确实高了很多。

同时,宋国将作监不断改良农具和相关工具,使得耕种更加便利,可以提高产量。

说到将作监,秦川依旧在试验,虽然有了突破,但是他发现,透明琉璃需要运气,无法大量生产,他也摸出一些门道,想办法提高炉温,改变配方,他逐渐接近成功。

但是,很难达到后世玻璃那样透明,因为原料就不同,琉璃和玻璃虽然都含有二氧化硅,但是琉璃含量在50%以下,而玻璃在50%以上。

还有一个问题,烧制玻璃炉温要在1600度左右,现在无法达到,就算秦川想尽办法,也只能堪堪达到1200度左右。

不过虽然没能烧制出玻璃,秦川烧出了一种白色接近透明的琉璃,虽然无法完全透明,相比其他琉璃制品,通透了许多,相较于现在用的琉璃灯盏更加透光。

于是,秦川将这一消息告诉刘义隆,刘义隆没想到,还算有些收获,于是,刘义隆让秦川单独选人去烧制这种灯盏用的琉璃,并且告知黄金准备售卖这种琉璃灯盏。

不过,首先,皇宫率先用上了第一批最新的琉璃灯盏,这也让皇宫的夜晚明亮了很多。

本来秦川还想继续,但是刘义隆叫停了他,并告知,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于是,秦川最终放弃了,不过随着最新琉璃灯盏的出现,各地商人再次沸腾起来,这种相比以往更加通透的琉璃灯盏瞬间受到了追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