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1039章 再次商谈

很快,拓跋崇再次求见刘义隆,其实那些贵族和世家商人还抱有希望,希望拓跋崇能够和宋国商议,可以放开对盐的限制。

但是,他们也知道,拓跋崇是宗室,根本不可能站在他们这边。

很快,拓跋崇再次见到刘义隆,将来的原因说了出来,刘义隆还是没有反对。

随后吩咐户部和工部以及商会的的官员和拓跋崇商谈。

拓跋崇全程没有提放开盐的限制,这里的事情也不可能传出去,哪怕传出去对宋国也没有任何关系,刘义隆也不在乎,反正只要能让魏国内斗刘义隆还是很乐意的。

随后,拓跋崇离开未央宫,返回了驿馆,和宋国官员约好明日再商会再次商谈具体细节。

拓跋崇知道,这就是完成了一半,至少宋国已经答应,接下来就是商谈如何交易以及价格等问题了。

上次他宋魏两国对细盐的交易价格都严格保密,所以,至今,外界还不知道两国交易细盐的具体价格,但是魏国都城平城已经有细盐开始出售,虽然比前几日便宜了很多,但是只是针对有钱人,那些普通百姓只能继续购买粗盐。

没办法,魏国无法提炼细盐,细盐的来源只有朝廷掌握,好在粗盐大多数掌握在世家和贵族手中,所以他们并不在意。

但是让魏国百姓无奈的是,随着细盐供应增多,粗盐开始涨价,虽然涨的不多,但是对于本就困苦的百姓来说更加雪上加霜。

那些贵族和世家由于无法得到细盐的购买权限,他们感觉损失巨大,于是将粗盐的价格提高了一些,以弥补他们所谓的损失。

魏国其实一向如此,所以,魏国百姓十分向往宋国的生活,但是他们也不可能举家迁移,这并不现实。

古代不像后世,交通发达,即使是宋国有水泥路,但是普通百姓哪能有马车,所以依靠双脚根本不可能去宋国。

虽然魏国贵族和世家的做法让百姓不满,但是如今的魏国百姓想要反抗很难,首先是反抗的代价太大,还有就是平时根本吃不饱,也没有反抗的力气了。

刘盖在魏国现在也只能隐藏起来,虽然他很想借此机会打击一下魏国,但是魏国百姓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越来越多百姓已经彻底放弃了,他们只能期望宋国快些打过来。

刚刚返回驿馆的拓跋崇迎来了一些客人,这些都是贵族和世家商人,他们是来打听消息的。

“参见建宁王殿下。”

“不必多礼,坐吧。”

“谢殿下。”

“诸位此来是想询问关于盐的事情吧。”

“殿下,盐关乎民生,朝廷根本无力掌握太多,反倒因此使得细盐紧张,还望殿下明鉴。”

拓跋崇心中冷笑,还不是利益驱使,还关乎民生,这些商人都是逐利之辈,怎么可能关心百姓的死活。

“诸位,非是本王不愿,而是宋国态度强硬,并且陛下已经下旨,建立司盐局,这次只是试一试,看来宋国是怕盐落到你们手中会影响宋国,所以宋国才不愿放开对细盐的限制。”

“殿下,要不殿下上书陛下,让陛下下旨,撤销司盐局,回到我大魏岂不是我们自己说的算了。”

拓跋崇知道这些人打什么算盘,岂能任由他们牵着鼻子走。

“诸位,本王也爱莫能助,明日还要和宋国官员商议要事,诸位还请回吧。”

众人离开,心里十分不满,但是没有办法,他们根本无法和宋国高层取得联系,而且他们现在确信,皇帝绝对不会派贵族或者世家官员出使,以防止他们接触宋国高层。

这就没办法了,他们只能陆续开始返回魏国,毕竟在长安时间久了花销太大。

第二日,拓跋崇来到商会最顶层的会客厅,这回是户部尚书余澋、工部尚书张沐和少府监商会会长黄金三人。

见拓跋崇到来,三人只是起身一礼并没有下拜,“建宁王殿下。”

拓跋崇马上回礼,“三位大人不必多礼。”

旁边的两名魏国官员也向三人施礼

三人给拓跋崇面子,拓跋崇也不拖大,随即六人落座。

拓跋崇首先道:“三位大人,本王这次前来主要商谈交易铁器的事宜。”

张沐开口道:“殿下,我大宋铁器种类繁多,不知贵国需要些什么?”

将作监虽然直属皇帝,但是将作监打造的东西最终有一些要进入工部仓库,像曲辕犁、筒车和其他工具、器皿类物品都交由工部管辖,像日用品的香皂等于则交给户部管理,至于兵器、铠甲、器械等则由兵部管理。

所以,张沐先开口,毕竟很多工具类物品也是魏国所需要的。

拓跋崇没有开口,一名魏国工部官员道:“张尚书,我大魏需要很多用于修缮城墙、房屋等的工具。”

宋国的这些工具大多都是刘义隆根据后世绘成图形,由将作监打造,这也让宋国很多方面远超魏国。

这些工具也让宋国工匠方便不少,但是一些机密工具是不能卖给魏国的,能够出售的都是普通常用工具。

不过这些都已经让魏国眼馋不已。

以往魏国并不重视,直到有商人无意间带回去一套,很多工匠发现好处,本来希望商人能够带回更多,哪想宋魏爆发战争,通商阻断,好不容易才恢复通商。

于是,魏国工部官员很在意这些工具,不仅如此,另一名官员则更关注农具,农具种类也不少,锸、锄、镢湣17、犁、耙、铲等。

商谈很顺利,价格也耽误多少时间,毕竟这些对于宋国来说本来就是没有利润的东西,毕竟是关于生产的工具,宋国重视商业,农业同样重要,《宋律》有关农具的律条也规定的很严格,任何人不得囤积居奇,价格也由朝廷规定。

刘义隆就是希望百姓可以顺利抵达耕种。

很快,拓跋崇启程准备返回魏国,同时带着一块和购盐用的铜牌一样的用于购买铁器的铜牌返回魏国,至于魏国国内什么反应,就跟宋国没有关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