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开局杰顿幼体,进化从环太平洋起 > 第204章 化茧其二:敏捷之力

强大的**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敏捷度也不容忽视。

巨型躯体的行动,在任何作品里,似乎都与笨重、迟钝相关联。

但是,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

假设一下,就拿那些着名的合体怪兽来举例,吉咖奇美拉,萨乌鲁斯等……

倘若我三百米的身躯,能够做到与五十米身躯的反应速度一样,那奥特曼该如何应对呢?

当下,对于杰顿而言,最为关键的要素,无疑是其体内神经传导这种特殊的信息交换机制。

在常规生物的体系中,整个神经系统承担着信息交换的重任,而这一过程主要是借助化学信号的传递来达成。

一般情况下,生物的神经细胞呈现出独特的结构,通常具备一条修长的轴突以及多个树突。

那条长长的轴突,如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极大地拓展了神经细胞的影响范围,使得神经信号能够传输至更远的区域。

而数量众多的树突,则像是一个个信息交互的枢纽,负责与其他神经细胞之间进行细致而复杂的信息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会呈现出电位变化,也就是生物电场的产生,但追根溯源,其实质依旧是神经细胞连接点之间化学物质的传递。

正因如此,整个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速度并非无拘无束,而是存在着特定的极限。

事实上,经过科学测定,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大约维持在每秒100米左右。

基于此,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

以人类平均一米多的体长为例,当人体躯干末端感知到诸如痛觉或者触觉等某种信息时,将相应信号传导至大脑,大致需要0.01秒多一点的时间。

倘若再考虑到信号从大脑返回至躯体末端所需的时间,那么仅神经信号的往返传递,就大概需要0.03秒。

这样的时间间隔,乍看之下,似乎极为短暂,仿若转瞬即逝。

然而,当我们进一步将大脑对这些信号的处理速度纳入考量时,情况便有所不同。

在正常情形下,人类对于某种信号的完整识别过程,通常至少需要0.1秒以上的时间。一般而言,这个时间范围大致在0.15 - 0.4秒之间。

如此时长的时间间隔,对于旁观者来说,已然能够较为明显地察觉出来。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将生物的躯体长度大幅延长,达到十几米甚至上百米以上,又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可以预见,这个反应时间极有可能会超过一秒。

这一秒的信号延迟,看似短暂,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影响。

例如,假设艾斯拿着断头刀砍向某只超兽那几十米长的尾巴,那么这只超兽很可能需要一秒以上的时间,才能够对这一攻击做出反应。

而在这期间,发动攻击的艾斯早已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更多的光线攻击。

显然,这样的反应延迟在实际的战斗场景中,是绝对无法被接受的。

尤其是当面临同等级别的对手,每一毫秒的误差,它可能直接关乎生死存亡。

如今,杰顿经过三十年的生长发育,其身体总长已然达到了惊人的三百米以上,身高更是高达一百二十米,并且未来还有持续生长的趋势。

如此庞大的身躯,使得上述问题变得尤为严峻。

仅就当下的身体状况而言,神经信号在其体内来回传递,就需要整整三秒的时间,倘若再加上大脑处理信息所需的时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漫长过程。

其实,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特摄剧中,那些身形越是庞大的怪兽,行动往往越是笨拙迟缓。

它们仿佛被自身庞大的躯体所束缚,在战斗中极易成为奥特曼们的“活靶子”。

如此一来,它们不仅连正常的活动都难以敏捷地完成,更遑论与其他灵活的生物展开激烈的战斗了。

在杰顿的认知里,神经系统针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射延迟,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层面:信息处理延迟与信息传递延迟。

对于体型小巧的生物,或是那些距离大脑极为接近的头部感知器官而言,神经系统的反射延迟大多集中在大脑对信息的处理环节,而信息传递延迟则相对不太显着。

然而,一旦生物的体型变得足够庞大,信息传递延迟带来的影响,或许就会比大脑处理延迟更为棘手。

不妨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当你试图做出某个动作时,肢体末端却要延迟一两秒后才会真正有所反应,这该是何等的诡异。

打个直观的比方,这就好比拿着一部配置极低的手机玩王者荣耀,你刚点下技能,当技能被释放时,可能一场小型团战都已经结束了。

要知道,平时游戏里仅仅460ms的延迟,都能让众多玩家气得骂娘。

而现在可是长达4600ms的延迟,这还怎么玩得下去?

面对这种状况,杰顿思索着几个可能的解决方向。

其一,尝试将神经细胞的长度拉伸到极限,以此减少化学信号在细胞间传递的次数。

但此方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且如何在保证神经细胞长度的同时,兼顾其在身体内的覆盖密度,似乎是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第二种思路是,考虑在身体中段增添一个大脑组织,作为副脑来辅助控制身体动作。

然而,这个方案面临的难题也不少。

大脑的运作机理极为复杂,远非骨骼、肌肉等组织可比,并非简单地堆砌一堆神经细胞就能构建出一个有效的副脑。

此外,还得解决主副大脑之间的协作问题。事实上,杰顿所知晓的生物中,几乎没有依靠主副脑协调行动的成功范例。

唯一勉强沾边的,是《环太平洋》世界里的开菊兽,可当时自己,似乎全给宰了……然后就是吃掉……

貌似并没有收集到太多相关素材。

现在想来,多少有些后悔啊!

不过仔细回忆,人类时期里,那个正版日系哥斯拉在尾巴根部设定里倒是拥有一个副脑。

但先不说这个设定是否存在,即便为真,这里可是传奇哥斯拉的世界,并非原版哥斯拉的设定。

况且,即便真的增添了副脑,神经系统的延迟问题也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远远称不上彻底解决。

然而,就在杰顿为此苦恼之际,当初爱娃的教导却突然令杰顿豁然开朗。

还记得当初在潘多拉大陆上,无数树木之间的信号传递方式、灵魂之树与聆听之树的异化特性,以及最为神秘的爱娃的存在,都让杰顿陷入深深的思考。

虽然尚不明确其中的具体原理,但杰顿大胆猜测,与地球生物神经冲动需借助突触间化学信号间接传递不同,潘多拉树木之间或许传递的是真正的电信号。

若地球生物神经传递速度现今理论极限为150米每秒,那么电流在导体中的传导速度无疑要快上无数倍。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潘多拉树木之间信息传递速度也仅为百米每秒的程度,那么要实现遍及整个星球的树木之间的信息交换,所耗费的时间将是何等惊人?

但是,此时哥布纽的声音却突然出现:

【其实这种纯粹电信号传导冲动的神经系统,在地球生物体内本身就是存在的。】

“嗯?什么意思?”

【其实,地球生物神经体系里,突触就是神经细胞之间相互接触的关键。既是神经元在功能上建立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进程里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

【此前你所认为“低效”的化学信号传递机制,主要是借助一种特定的突触结构——化学突触来达成的。然而,在地球生物的体内,实际上还存在着另一种突触结构,也就是电突触。】

【这两种突触的差异显着。化学突触依靠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以此来影响突触后的神经元。】

【与之相对,电突触的信息传递则是通过神经膜间的缝管连接实现的,它无需神经递质的介导,而是让电信号直接进行传递。】

【从表面上看,电突触具备信号传递速度更快、能量消耗更低的优势,确实效率更高、更为先进。但是电突触这种结构大量存在于低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在高等脊椎动物体内却极为少见,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随后,哥布纽在杰顿的脑海里构建出了神经的图像:

【简而言之,电突触存在一个致命缺陷:由于电突触直接传递的电信号具有双向性,导致突触前和突触后的划分并非绝对。这就引发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当两个甚至多个信号同时产生并汇聚时,这些信号会严重地相互干扰。】

而此时,杰顿也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打个比方,假设突然产生了排尿的冲动,正常情况下,能够凭借大脑在一定时间内抑制这种身体冲动。

但要是神经全部通过电突触传递信息,排尿冲动信号与大脑的抑制信号很可能相互干扰,最终是否会失控排尿,恐怕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你脑子里想得是憋尿,可是你的身体还有自己的想法呢……

所以,按照这么理解的话,化学突触则不存在此类问题。

借助神经递质的作用,化学突触能够确保信息传递的单向性,从而更有效地辅助大脑工作。

【没错,此外,化学突触还具备疲劳效应,诸如习惯化、敏感化、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减弱等看似效率不高的现象。但是这些特性对于大脑的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么理解的话,如果杰顿将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化学突触全部改造,那么极有可能,他的自我意识将难以再依托这个仅仅由一堆传输结构堆砌而成的体系进行思考。

【但是这些,也许才是智慧生物存在的本质之一……】

还好哥布纽临时提醒,若是杰顿真的一意孤行,说不定真的就万劫不复了。

因此,全身的神经系统改造就是不可行了?

【并不是,保留大脑、脊椎中枢系统等,对其他神经进行改造,预计是可以达到百米级别巨化身躯的神经敏捷化重塑的……】

当然,这一切是否靠谱,还需通过实际尝试来验证。

……

不知历经了多少个日夜,杰顿终于成功地将这种能够承载电流传导信号的神经细胞布满了自己庞大的躯体。

在如今那已然变得光怪陆离的感知空间里,杰顿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他对自身生物特性和身体状态的感知变得愈发清晰,定位生物特性的速度也有所提升。

这种变化是在与爱娃进行感知共享之后才出现的,或许那段短暂的过程,除了带来一些难以言喻的感悟之外,还有着更为实际的益处。

接下来,便是将提取到的生物特性整合到自身之中。

毕竟这是对神经系统的改造,即便像杰顿这样经验丰富,在这个过程中也显得格外小心翼翼。

也许意识,或者说灵魂,并不一定只能以神经系统作为物质载体,但神经系统一旦发生改变,几乎可以肯定会同步对意识产生影响。

否则,那些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便不会生效,脑部神经的损伤也不会导致性格改变。

因此,杰顿一开始的改造工作进行得极为谨慎,先是从距离大脑最远的节肢末端逐步推进。

这无疑是一项精细至极的工作,好在杰顿只需把握大方向即可,即将潘多拉树木之间电信号的传递方式融入神经细胞,改变神经细胞之间通过化学突触间接传递神经冲动的模式。

实际上,在杰顿肉眼不可见的微观层面,神经细胞的形态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在神经细胞的外壁,尤其是长长的轴突周围,新的细微结构正在慢慢生成——那是一层薄薄的绝缘层,它不仅可以防止电信号受到干扰,还能增强传导效率。

虽然说,地球生物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结构——正是神经细胞轴突外围包裹着的髓鞘结构。

但是杰顿形成的绝缘层,却拥有更为强悍的抗干扰能力。

整个改造过程稳步推进,从最末端节肢开始,当顺利完成这一步后,杰顿尝试着控制节肢进行活动,卷曲、横扫……

毫不意外地发现依旧能够控制自如。

而且,他似乎感觉到节肢的响应速度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得到初步成果的杰顿并没有太多欣喜,而是紧接着又从其他肢体开始进行改造,随后是腹部、胸腔,最后才轮到头颅面部。

总之,一切都遵循着稳步推进的原则,谨慎的针对体内周围神经系统展开改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